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民國時長衫搭配什麼褲子

民國時長衫搭配什麼褲子

發布時間:2025-04-01 04:50:31

❶ 民國時期男子的幾種習慣裝束

辛亥革命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西服在中國開始流行起來,其穿著者主要是官吏,留學歸國的革命者、大都市的知識分子等。當時的都市口岸城市中,學生、教師、洋行和機關辦事員著西服的最多,最初的西服幾乎是清一色的進口貨。 1994 年,「王興昌記」製造出第一套西服,可謂「國產」,其實僅的仿製,樣式為小駁頭,下擺方里帶院,褲管窄小。

西裝這種新生事物的流行,表明社會的變革,也成為支持民國的一種表徵,當然以後也被人附庸為時髦,於是這種以崇洋為目的的西裝者便遭到了批評。「大家都知道了西洋文化的好處,中國人非學它們不可了,於是乎,阿貓阿狗,就都著起了西裝,穿上了皮靴,提起了手杖,以為這就是西洋文化的一切。」

中山裝
中山裝是經過改良的服裝,最早有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示意,由奉幫裁縫製成的服裝,由於民主共和的影響,此服被冠以中山裝。穿著者多為革命者和政府公務人員,在南京政府時,中山裝成為黨政人員的服裝,也為蘇區領導接納。最早的中山裝領口呈關閉式八字形,前門襟七粒扣,後背有中縫,在衣服正面,各有上下左右四個貼袋,胸前兩個明袋還製成可以漲縮的「琴袋」式樣,上袋蓋作成倒山形筆架式,與中山裝配套的褲子為西褲,它是由前後分片組成,腰圍有褶襇,有側袋和後袋,褲腳帶折邊。

中山裝兼有西裝的特點,同時也適應國情,充分表現出當時國人新的時代精神。

學生裝
最初的學生裝,主要是由清末留日學生帶回的制服,形制比較簡潔,立領,左胸前綴有一袋

長袍、馬褂 長袍、馬褂依舊是民國時期法定的禮服,一般交際場合多穿此服。民國時期馬褂崇尚狹窄,一般多以黑色絲麻棉毛織品為質料,對襟窄袖,長至腹部,前襟釘紐扣五粒。長衫多用藍色,一般是大襟右衽,長至踝上兩寸,袖長與馬褂並齊。

民國後期,馬褂越來越少,趨於淘汰,不過民國時期是長袍馬褂月西裝革履並舉,穿著上半中半西,亦中亦西者大有人在。長袍西褲、圓形禮帽,腳穿一雙烏黑油亮的牛皮鞋,這樣的裝束的不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的時尚。

襖褲
上著衫襖,下著褲,這是一般民間百姓衣著,通常是下層人的穿著。中式褲寬大松垮,頭戴瓜皮小帽或羅宋帽,下身穿中式褲,腳蹬布鞋或棉靴,俗稱「短打扮」。

大髦
在北方地區,還流行穿大髦,即斗篷,穿著者多為一些軍政要員。民國初期北京是當時軍政所在地,也是服飾流行的中心。政治中心南移後,則以上海為中心,由於歐美文化對上海的影響,所以 20 世紀 30—40 年代的服飾流行都昂首以瞻上海。

❷ 民國時女扮男裝的服飾

p>在民國時期,女性扮男裝成為一種獨特社會現象,與當時的背景和文化氛圍緊密相連。女性通過選擇男性服飾,展現了自我意識的覺醒,追求更為自由的生活。

p>衣褲是男性日常穿著的基本服飾之一。女性扮男裝時,會選擇類似款式,褲子通常是直筒褲,長度到腳踝,搭配布鞋或皮鞋。上衣則為寬松的襯衫或長袍,顏色偏向深色系,如灰色、深藍色等。

p>馬褂是民國時期男性常穿的服飾,女性也會選擇穿著。馬褂分為長袖和短袖兩種,長度在臀部和膝蓋之間,顏色多為黑色、灰色。女性穿著時,會搭配同色系長褲或裙子。

p>長袍是民國時期常見的男性服飾,女性扮男裝時也會選擇。長袍長度通常到膝蓋以下,有時還會搭配馬褂或西裝外套。搭配的褲子通常是寬松的直筒褲或馬褲。

p>除了以上男性服飾,女性還會選擇改良後的女式西裝和中山裝。這些服飾設計更加女性化,但仍保留一些男性服飾的特點。

p>女性扮男裝的現象反映了社會背景和文化氛圍的變化。當時女性地位提高,意識覺醒,追求自由和平等,嘗試突破傳統性別角色限制。社會風氣較為開放,人們對於性別看法相對寬松,為女性扮男裝提供了良好環境。

p>在中國歷史上,女性扮男裝的現象並不罕見。從古至今,都有不少女性選擇穿著男裝出行或日常生活。這種現象體現了女性反抗性別角色限制和追求自由平等的決心,同時也反映了社會對性別角色認知和態度的變化。

p>總的來說,民國時期女性扮男裝的服飾特點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氛圍和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這些服飾不僅展示了女性的智慧和勇氣,也為了解當時的社會和文化提供了重要歷史資料。

❸ 民國時男人穿什麼衣服

長袍馬褂,洋裝,中山裝,唐裝。

長袍馬褂的男性造型,其實早在清末就有了,不過民國其實並未因其曾經在前朝廣為流行而禁止,相反的,袍褂一直是民國男性的常禮服。

民國18年所定《服制條例》中的「男子禮服」,由於該條例一直到民國92年才廢除,而後也沒公布新的服制條例,所以在一些需要傳統禮服的地方,仍然會穿著袍褂。

民國元年的大禮服(級別高於常禮服袍褂)所採用的就是洋裝,並且在常禮服中也可採用洋裝,其餘各種行政職務的制服,也是採用洋裝,民國主流力量對於洋務的推崇可見一斑。

一般來說,民國略有身份的人,至少都是長袍打扮,而短裝因為行動便利,一般都是社會下層及勞動人民的裝扮。

袍褂不見得非得是名流才可以穿著,但是相對於短裝自然是正式了許多。

中山裝起源眾說紛紜,但是這種極具軍裝風格的服飾,對於當時處於戰時的中國,為了標榜軍中職務,常有領導人穿著。如蔣中正,印象中的他一生似乎都是軍裝打扮,只有在私下生活里才會穿著袍褂,他的西裝形象反而極為少見。

(3)民國時長衫搭配什麼褲子擴展閱讀:

民國時期的服飾風格:

由於當時社會呈現出動盪不定,混亂無序,在這一時期,大量的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隨之出現。需要了解著一些社會問題,得應用歷史方法,考察當時人民的社會風尚變化。通過生活細節,可以看到大時代背景下的整體社會狀況 。

民國初年受清朝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了以廢除傳統服飾為中心內容的服飾改革。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尤其便現在東部沿海港口城市,由於沿海口岸城市較早開放,得風氣之先。

以京師宮眷顯貴為代表而被全國效尤的傳統京派服飾,漸漸失去了領導服飾潮流的優勢,轉而仿效蘇杭、上海。這一現象也表現出了西方文化滲透的方向。全國總體表現在,從東向西男子服飾由大量的中山裝和西裝向大量馬褂長袍的變化。

男子服飾這一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三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在一類就是日本式的士官服和學生服裝。這些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

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拜託了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干練的風格,但又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給人以一種朴實莊重之感。各個階層皆可以穿,出一定意義上說明了它的活力。

服裝上的差別不僅僅是因為審美觀的不同,其中還有經濟因素和個人生活習慣因素,穿中山裝和西服的人,沿海多於內地,城鎮多於農村。在一,不論城鎮還是農村,沿海與內地,富有者都是衣帽光鮮,穿著入時,窮人則大都維持溫飽而已,穿著也沒法講究,以衣禦寒。

女子服飾的變革主要表現在:隨著清末革命運動和女子解放運動的興起,一些新型知識分子把服飾變革與女子解放聯系起來,認為傳統服飾是束縛婦女的枷鎖,主張予以改革。民國初年,女子衣著特點:首先是取消了服飾上的等級差別,這一舉措無疑不成為婦女解放運動推向成功的訊號。

其次滿族婦女的服裝遭到摒棄。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服裝改變了傳統的胸、肩、背完全成平直的造型,變得更加稱身合體,並能體現女性的秀體之美。於是旗袍的走向了大街小巷,一時成為時尚的代名詞。

同時還有各式各樣的服裝,可以說是百花爭艷的服飾大潮流,歐洲國家時尚代表的巴黎各種流行服飾在當時應經到上海。上海的交際市場中女裝層出不窮,當時同樣在流行時尚推廣過程中,女裝很安裝有同樣的問題,這也是主要的社會問題。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我們需不需要有國服 (4)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裝

與民國時長衫搭配什麼褲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黃打底衫配什麼外套好看圖片 瀏覽:985
京東商城皮衣男士 瀏覽:796
男裝高領衣 瀏覽:518
男明星皮衣全身搭配 瀏覽:920
褲子怎樣測量褲長 瀏覽:606
小天鵝半自動洗衣機怎麼調皮帶 瀏覽:278
女式風衣中長款春秋圖片大全 瀏覽:341
軍綠色羽絨服裡面穿什麼內搭 瀏覽:297
抖音上腿側邊有拉鏈的褲子 瀏覽:189
古代官員代帽子圖片 瀏覽:654
賣女裝需要會什麼牌子 瀏覽:430
牛仔褲搭紅外套好看嗎 瀏覽:651
日式牛仔夾克搭配 瀏覽:849
旗袍店的名字 瀏覽:734
淡紫色衛衣搭配什麼顏色褲子 瀏覽:140
針織衫搭襯衣好看 瀏覽:816
威鵬男裝羽絨外套 瀏覽:736
咖啡色衣搭配什麼好看 瀏覽:102
機器製作的旗袍的壞處 瀏覽:89
大碼女裝秋款連衣裙新款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