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牛仔褲的起源與發展
牛仔的起源與發展:
牛仔褲起源於1567年義大利熱那亞港水手穿的一種粗帆布製作的褲子,在1849年開始的美國西部的淘金潮中,由於強烈的勞動使衣服極易磨損,工人們就穿著一種產於義大利熱那亞的帆布製作的工裝褲,叫genoese.
這種穿著顯得精悍、粗獷、有精神的礦工工裝逐漸在美國西部被普遍接受,並流行起來,成為大眾的新裝,尤其受到美國西部放牧青年的喜愛,後來就獲得了一個新的名字------牛仔褲(jeans)。
雖然1850年利維公司生產的501工裝褲被世人公認為牛仔褲的鼻祖,但1873年5月20日,美國專利商標局向利維.斯特勞斯頒發其申請的工裝褲的專利(第一次使用金屬鈕扣和第一次使用金屬鉚釘加固牛仔褲受力部位),才被認為是牛仔褲誕生的標志。
最早的牛仔褲面料是帆布,顏色是棕色,沒有表袋,沒有腰帶袢(耳仔),只有一個後袋,沒有使用拉鏈,其誕生後經歷了漫長的完善和發展的過程:1855年利維.斯特勞斯用從法國進口的藍色粗斜紋棉布取代原用的棕色帆布,奠定了現代牛仔褲的基本面料和色調,1890年開始使用表袋,1905年開始使用第二個後袋,至此,五袋款牛仔褲才固定下來並沿用至今。
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在美國中西部農業地區幾乎人人都穿的牛仔褲被帶到密西西比河以東的繁華都市,從此牛仔褲開始步入流行服裝的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當局把牛仔服指定為美軍的制服,大批的牛仔服隨盟軍深入歐洲腹地,從而使牛仔服在歐洲各地普及並流行開來。
50年代初牛仔服藉助好萊塢巨星加里.庫伯在《西部牛仔》中成為美國英雄的象徵;馬龍.白蘭度在《野性騎手》和詹姆斯.迪恩在《無端的反抗》中塑造的叛逆形象;瑪麗蓮.夢露在《不合時宜的人》和簡.芳達在《閃電騎士》中展現的年輕,性感,充滿活力的形象等為牛仔褲賦予了年輕性感,自由平等,粗獷灑脫,叛逆自我等內涵,把牛仔褲的野性文化彰顯到極致,成為一種時尚的標志,掀起了牛仔服的國際流行風潮。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牛仔裝開始進入上流社會,名門貴族都競相穿起了牛仔裝:英國的安娜公主、埃及的法赫皇後、摩洛哥國王哈桑二世和約旦國王海珊以及法國前總統蓬皮杜等都喜歡穿牛仔裝,美國前總統卡特甚至還穿著牛仔裝參加總統競選!從此,出身卑賤的牛仔裝便一躍而身價百倍,久盛不衰!
中華文化向來以典雅,文明著稱,「雅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現實底蘊,牛仔裝傳入中國以後,被融入了中國的雅文化,形成了琳琅滿目,風格各異的牛仔服飾,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並深受喜愛!
盡管對牛仔褲的需求量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下降,卻因為設計師的品牌牛仔褲進入市場而有短時間的增長。世界各地受歡迎的時裝設計師開始在市場上銷售自己設計風格的牛仔褲,而且定價極為昂貴。生產商堅持不懈地尋找使牛仔褲的需求保持在高位的方法。他們細心分析購買趨勢,設計出柔軟的丁尼面料,以適合所有人——從嬰兒到老人的需求。
『貳』 牛仔褲是怎麼樣傳入中國的起源什麼國家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一、流行明星效應使牛仔褲傳入中國
20世紀70年代末期,「貓王」艾爾維斯-普雷斯利和「教父」馬龍-白蘭度等明星讓牛仔褲轉化為搖滾、叛逆、獨立和自由的象徵。牛仔褲成為市場主流,時裝設計師開始設計牛仔服飾。巴黎時裝周開始接納牛仔裝。
同一時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牛仔裝開始湧入市場。中性化特徵漸漸被新一代中國人接受,在中國掀起牛仔大喇叭褲的風潮。
二、牛仔褲起源
牛仔褲最早記載於1567年,是對來自義大利港口城市那亞(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褲子的稱謂,捷即「或「Genoese」Genes」。
三、趣聞
1、1849年美國淘金潮,第一批踏上美國大陸的移民一窮二白,不得不拚命工作。強烈的勞動使得衣服極易磨損,人們迫切希望有一種耐穿的衣服。堅實、耐用的牛仔褲應運而生。
2、二戰期間,美國當局把牛仔褲指定為美軍的制服,大批的牛仔褲隨盟軍深入歐洲腹地。
。
『叄』 牛仔褲具體什麼時候傳人中國的 - 百度
20世紀70年代。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市場。
『肆』 牛仔褲是怎麼樣傳入中國的起源什麼國家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牛仔褲的傳入與起源[編輯本段] 牛仔褲,這一如今全球流行的服飾,起源於19世紀的美國。其最初的設計旨在為礦工和牛仔提供耐穿且實用的服裝。利維·斯特勞斯(Levi Strauss)通常被認為是牛仔褲的發明者,他在1850年創立了利維公司(Levi's),而1873年推出的501牛仔褲被視為牛仔褲的經典之作。
牛仔褲的早期歷史[編輯本段] 牛仔褲最初並不被視為高級服裝,而是藍領工人的標志性服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牛仔褲的耐用性和舒適性使其逐漸受到各種社會階層的歡迎。在20世紀,牛仔褲開始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在美國好萊塢的影響下。
牛仔褲的演變[編輯本段] 牛仔褲從最初的單一設計發展至今,經歷了許多變化。例如,1855年,牛仔褲只有一個後袋,且沒有腰帶環。到了1872年,為了加固牛仔褲的受力部位,開始使用金屬鉚釘。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牛仔褲逐漸增加了更多的口袋和裝飾細節。進入20世紀50年代,牛仔褲開始成為時尚的象徵,電影明星和音樂家經常穿著牛仔褲,進一步推動了其在全球的普及。
牛仔褲的國際化[編輯本段]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牛仔褲作為美軍的制服,被帶到歐洲和其他地區。戰後,剩餘的牛仔褲在當地限量發售,因其耐穿、實用和價格親民而受到歡迎。美國好萊塢的明星們通過電影推廣了牛仔褲的時尚形象,使得牛仔褲在20世紀50年代成為一種時尚標志。
現代牛仔褲的發展[編輯本段] 20世紀90年代,隨著科技的發展,牛仔褲的製作工藝得到了提升。現代牛仔褲不僅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實用性,還融入了更多的時尚元素。例如,水洗牛仔褲、補丁牛仔褲、毛邊牛仔褲等,都是現代牛仔褲的變種。
牛仔褲在不同文化中的影響[編輯本段] 牛仔褲已經成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美國、歐洲還是其他地區,牛仔褲都是男女老少喜愛的服飾。設計師們通過不斷創新,使牛仔褲能夠適應不同的時尚趨勢和個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