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涉外接待的要求是什麼
1、尊重各國風俗習慣,遵守社會公共道德。 2、遵時守約是對外活動中一個重要禮貌問題。現在有的領導者應酬多,自己脫不開身,請副手或手下的人先出面招待,這在外事活動中是失禮的表現。特別是會見和宴請不能這么做。作為主人在活動前要提前到場。迎接外賓、參加外事活動更要遵守時間,不能遲到。 3、尊重老人和婦女,這是一種美德。在許多國家的公共場合,常常看到,男士讓老人、婦女先行的情景。在我國也有尊老愛幼的傳統,但在尊重婦女方面,不少人沒有這方面的習慣。好的做法應該是:上下樓梯時讓老人、婦女先行,主動予以照顧;對同行的老人、婦女,男子應幫助提拿較重物品;進出大門主動幫助老人、婦女開門、關門,幫助他們穿脫大衣外套;同桌用餐,兩旁若是老人或婦女,男子應主動照顧,幫助他們入、離座位等。 4、舉止端莊,注意言行。不要作一些異乎尋常的動作,不要用手指指人,不喧嘩,不放聲大笑,不在遠距離大聲喊人。走路不要搭肩膀,腳步要輕,遇急事可加快步伐,不可慌張奔跑。無論站立或坐下,姿勢都要端正,不要蹲在地上等車、等人。站立時,身子不要歪在牆上或柱子上,不要坐在椅子、沙發扶手上。坐下時腿不要亂蹺、搖晃,更不要把腿搭到椅子扶手上或把褲管撩起。手不要搭到鄰座的椅背上。女同志不要*開雙腿。 5、切勿隨地吐痰,實在要吐,可吐在自己手帕或餐巾紙里帶走。不要亂扔煙頭或其他廢棄物品。 6、公共場合不可修指甲,剔牙齒,掏鼻孔,擤鼻涕,挖耳朵,挖眼屎,搓泥垢,搔癢,搖腿,脫鞋,打飽噎,伸懶腰,哼小調,打噴嚏,打哈欠應用手帕捂住嘴、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聲音。 7、在許多場合,如看演出和進餐時不許抽煙。在允許抽煙的場合,應先敬左右的人,如婦女在座,應徵得婦女同意。不要邊走路邊抽煙,進入會客室、餐廳前,應把煙掐滅。 8、參加活動前不要吃蒜、蔥等味大的東西,必要時,嚼一點茶葉可沖淡蔥、蒜的氣味。 涉外禮儀的若乾重要講究與禁忌 涉外禮儀,一般的是中國人在與外國人進行交際應酬時所須遵守的人際交往的行為規范。作為涉外交往的標準的、規范的作法,它好比「國際交通規則」,是每一位涉外人員均須自覺恪守的。 遵守涉外禮儀,主要作用有四: 首先,有助於維護個人形象、單位形象和國家形象; 其次,有助於展示自身的良好教養與素質; 再次,有助於增加中外雙方的相互了解與信任; 最後,是有助於發展交往雙方之間的友誼。 涉外禮儀,主要適用於較為正式的涉外場合,並且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在學習涉外禮儀時,既要了解其主要的講究,又要迴避其基本的禁忌。簡言之,就是要明確在同外國人打交道時,應當如何「有所為」,「有所不為」。以下,扼要地介紹一下涉外禮儀的一些較為重要的講究與禁忌。 一、關於穿著打扮 在涉外交往中,每個人的穿著打扮均被視為其自身教養的最為形象的說明,並且被視為與自己對交往對象尊重的程度有關,故此不可自行其事。 (一) 重要的講究 1、三色原則 在正式場合,涉外人員尤其是男士,應當有意識地令自己全身衣著的色彩,在量上限制在三種之內。涉外人員全身衣著的色彩若多於三種,未免令人眼花繚亂,因而難以給人以莊重之感。 2、三一律 男士涉外場合著正裝時,應當盡可能地使自己的皮鞋、腰帶以及手包為同一色彩,並且以三者同為黑色最佳。越是有身份者,在涉外活動中越要注意此點。 3、三大場合 參加涉外活動時,切不可使自己的穿著打扮以不變應萬變,而是應當根據本人所處的具體場合的不同令其有所區分。按照常規,涉外人員的穿著打扮主要有下述三大場合之分: 其一,公務場合。公務場合,即上班辦公的時間。公務場合的穿著打扮,應以莊重、保守為總體風格。此刻涉外人員的著裝宜為套裝、制服或者套裙。具體而言,男裝為藍色或灰色的西裝、制服,女裝宜為單色的套裙、連衣裙或者制服。 其二,社交場合。社交場合在此是指公務活動之餘的交往應酬的時間。社交場合的穿著打扮,應以時尚、個性為總體風格。在宴會、舞會、音樂會、相互拜訪以及聚會等常見的社交場合,涉外人員宜著時裝與禮服。目前,深色中山裝套裝與單色旗袍,可分別作為中方男女人員的「准禮服」在隆重的社交場合使用。 其三,休閑場合。休閑場合,泛指公務活動之餘的個人自由活動的時間,居家、健身、游覽、逛街、購等等。休閑場合的穿著打拌,應以舒適,自然為總風格,往往可以由人自其事。在休閑場合,運動裝、牛仔裝、夾克衫、T恤衫等等乃是最適當的選擇。在此場合若身著套裝、套裙,便會顯得煞有介事。(中國人出國,不少人一套西服從開始去,一直穿到回國,上街購物、遊玩也穿。) 4、首飾佩戴 參與涉外活動時,涉外人員所佩帶的首飾必須符合身份,以少為佳。在公務場合,女士通常不宜佩戴珠寶首飾以及耳環、腳鏈等女性化首飾,它們僅僅適用於社交場合。應當注意的是,在佩戴首飾時,通常不宜多於三種,每種亦應以兩件為限。佩戴多種、多件首飾時,應當盡量使之質地、色彩相同。 5、女性的化妝 在參加涉外活動時,女士一般應當化妝。在國際交往中,化妝不僅意味著自尊自愛,而且也是對交往對象重視有加的一種表示。在公務場合,宜化淡妝;在社交場合,化妝可以稍濃一些;在休閑場合,則沒有必要化妝。三者不宜一概而論。 (二) 重要的禁忌 1、著裝六忌 在公務場合,涉外人員的著裝應當避免過於雜亂、過於鮮艷、過於暴露、過於透視、過於短小、過於緊身,此為著裝六忌。女士在涉外公務活動中,著裝尤忌「六露」,即忌諱露胸、露肩、露臍、露背、露腳趾、露腳跟。 2、關於西裝 在正式場合男士以穿深色單排扣西裝、白襯衫、黑色皮鞋為佳。穿西裝時,最好不要內穿羊毛衫,不要穿布鞋或涼鞋,不要背背包。凡站立時,一定要扣上西裝的鈕扣。西裝上衣外側的胸袋中不宜別鋼筆。西裝上衣衣袖上的商標必須拆去。 3、關於領帶 穿西裝套裝時,一定要打領帶。在公務場合宜打單色或帶有幾何圖案的領帶,並應慎用黑色領帶或花領帶。最好不使用「一拉得」或「一卡得」領帶。打好之後的領帶,不應當長過腰帶。在一般情況下,沒有必要使用領帶夾。夾領帶夾時,宜令其處在七粒扣襯衫從上往下數的第四與第五粒衣扣之間,它的位置越向上越不好。 4、關於鞋襪 參加正式活動時,一般不宜穿涼鞋、拖鞋或旅遊鞋,赤腳不穿 襪子也不合適。男士穿西裝時,通常忌穿尼龍襪與白色的襪子。女士穿裙服時,切勿穿殘破的襪子,或者以健美褲代替襪子。女士穿裙子時,襪口如果外露,是既不雅觀,又不禮貌的。 二、關於會面 在涉外活動中與外國友人初次會面時,有必要遵守有關的會面禮節。對此掉以輕心,往往會給交往對象留下不良的印象。在涉外交往中,介紹分為自我介紹與介紹他人兩種,其具體要求各有不同。 1、自我介紹 進行自我介紹時,有兩點尤須注意。 其一,言簡意賅。自我介紹,通常愈簡潔愈好,一般不應當使之長於一分鍾。 其二,內容完整。在公務場合所使用的自我介紹,大體上應同時包括本人的所在單位、具體部門、擔負職務以及完整姓名等四項基本內容。它們應被「一氣呵成」,缺一不可。 2、介紹他人 介紹他人時,最重要的禮儀問題是被介紹雙方的先後次序。基本的規則是「尊者居後」,即介紹女士與男士時,應先介紹男士後介紹女士;介紹長者與晚輩時,應先介紹晚輩後介紹長者;介紹上司與下級時,應先介紹下級後介紹上司;介紹客人與主人時,則應當先介紹主人後介紹客人。 在外事接待中,若賓主雙方不止一人,仍須先介紹主方人員,後介紹客方人員。不過在介紹各方人員時,一般應當依照其職務、身份的具體高低,由高而低地依次進行。 (二) 握手 見面與分手時,人們大都以握手為禮,在握手時,下列兩點應予重視。 1、先後順序 行握手禮時,雙方伸出手來的先後順序至關重要。它的基本規則是「尊者在前」,即女士與男士握手時,應由女士首先伸手;長者與晚輩握手時,應由長者首先伸手;上司與下級握手時,應由上司首先伸手。賓主雙方握手時的情況比較特殊:客人抵達時,應由主人首先伸手,以示歡迎;客人告辭時,則應由客人首先伸手,以示請主人就此留步。應當指出的是,握手時伸手的先後順序分男女、論長幼,僅限於社交、休閑場合;在公務場合,通常是只看職務、只分賓主的。 2、主要禁忌 在公務場合與外國人握手時,有下述六種主要禁忌不宜冒犯。 其一、心不在焉。 其二、使用左手。 其三、戴著手套。 其四、戴著墨鏡。 其五、用雙手與異性相握。 其六、多人同時握手時出現交*圖案。 (三) 名片 在公務活動中,與初識者互換名片,是一種交際慣例。賓主雙方對此皆應「有備無患」。 1、遞上名片 把自己的名片遞給外國人時,有四點注意事項 其一,應當起身站立,遞到對方手中。 其二,應當使用雙手,或是使用右手。 其三,應當以文字正面面對對方。 其四,應當注意順序。通常,雙方交換名片時,應由位低者首先遞上自己的名片;當一人與多人同時交換名片時,則應當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遠依次而行。 2、接受名片 接受名片的基本講究有五: 其一,應當起身站立,或迎向對方。 其二,應當使用雙手,或者使用右手。 其三,應當在接過名片後將其認真捧讀一遍。 其四,應當將其畢恭畢敬地收好。 其五,應當隨後回敬對方一枚自己的名片。 3、主要禁忌 用於涉外交往的名片,一般不宜印上本人照片、格言警句或私宅電話號碼,並且不應當在其上塗塗改改,加加減減。接受外賓的名片時,不宜當面將其置於桌上、褲袋之內,或是將其交給他人傳閱。 (四) 話題 與外國人交談時,應對具體選擇的話題認真地加以斟酌。 1、忌選的話題 以下三話題,不宜在同外國人交談時選擇。 其一、格調不高的話題。諸如災禍、兇殺、慘案、緋聞等等。 其二、非議他人的話題。「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外國人往往對此也有同感。 其三、涉及隱私的話題。收入、年齡、婚戀、健康、住址、經歷等個人隱私話題,尤其不宜主動提及。 2、宜選的話題 與外國人交談時,選擇下述三類話題。一般均不會出現問題。 其一、交往對象所擅長的話題。 其二、輕松愉快的話題。如體育比賽、影視娛樂、休閑度假、時尚流行、風土人情、烹飪小吃、天氣狀況等等。 其三、格調高雅的話題。哲學、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等格調高雅的話題在交談中均可涉及,但切勿不懂裝懂或班門弄斧。 三、關於座談 在涉外交往中,座次的具體排列往往多有講究。 (一) 基本的講究 排列座次時,國內外的基本作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場合排列座次時,一般均應遵守國際慣例。 1、我國傳統作法 在排列並排的座次時,我國的作法是「以左為上」,即認為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當前,國內在舉行會議及正式合影時,仍多沿用此法。 2、國際通行作法 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為上認為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在涉外場合,它已被廣泛採用。
Ⅱ 司機開車為什麼戴手套麻煩告訴我
開車時最好戴上手套。
-不戴手套影響安全
無疑,只用一根手指或用圍巾墊著方向是潛在的安全隱患,在需要變線、躲避的時候一根手指不能完成轉向的動作,最終的結果是交通事故。
天氣寒冷時,最好能戴上手套,用雙手平行地握住方向盤
。無論是逆時針還是順時針轉動方向盤,雙手使用的推拉力都是一致的,可以順利完成變線、避讓甚至蛇行的動作。
-不戴手套影響健康
汽車行駛過程中始終在震動。道路凹凸不平、車輪的動平衡被破壞、傳動軸磨損過度都會造成車身震動。震動對司機的健康損害較大,尤其是手部和腳部。戴一副手套開車能減輕震動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科學研究表明,受震動的影響,長期開車的人的條件反射機能會受到抑制,神經末梢受損,痛覺功能明顯減退,對環境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也會降低;震動還會使長期駕車者的手掌多汗、指甲鬆脆、手臂肌肉痙攣、握力萎縮下降,骨關節出現脫鈣、局限性骨質增生或變形性關節炎。強烈的震動和噪音長期刺激人體,還會使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出現惡心、失眠等症狀。醫學上通常將這類震動引起的疾病稱之為震動病。
-選一副柔軟的手套
一些車主擔心,戴上手套成了機器人
,開車的手感全無;尼龍手套、普通的皮手套容易打滑也使戴手套開車受到司機的抵制。
這些都是人們對開車戴手套的誤解。真正的駕駛用手套會在手掌和手指處使用防滑的翻皮或植入細小的顆粒,防止打滑;在手腕等活動部位使用彈性更好的萊卡材料,手套與手掌緊密貼合,手掌活動自如不受阻礙;在容易出汗的關節部位使用COOLMAX材料,加速汗液導出,保持手掌的乾爽。
專業駕駛手套價格昂貴,車主也可以選擇性價比更高的自行車手套。
自行車手套的防滑、透氣功能與汽車手套相似。只是自行車手套還更加註意對手的保護功能,在指關節、手背等需要保護的部位增加了吸振、耐磨材料。此外,自行車手套的顏色、外觀更加前衛、運動化。手套是不是合適還要戴了才知道。在難以取捨的情況下,一副較柔軟的手套更能得到手的認同
比如一些大型車輛,方向盤很重,司機每天的工作時間又很長,如果不帶手套,手很容易磨傷,長繭,帶手套是保護手,還有就是豪華車的駕駛員,帶上手套是為了顯示禮儀和莊重.帶不同質地的手套會給駕駛帶了不同的感覺,比如棉的就可以吸汗,麻的防滑,起到保護作用.其餘的應該就是個人喜好了.
Ⅲ 常用手套有哪幾種材料哪種是防靜電手套
常用的手套材質:
金屬絲抗割手套。這類材質的抗割性能最強,並且便於清潔,但質重,使用不方便。
防靜電手套的材質及性能:採用特種防靜電絛綸布製作,基材由絛綸和導電纖維組成,手套具有極好的彈性和防靜電性能,避免人體產生的靜電對產品造成破壞,它適合在電子行業、半導體、無塵車間及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它是半導體工業,光電工業,半導體製造業、電子顯象管製造業、電腦主板生產企業、手機生產廠等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需穿戴的。
抗高溫的手套材質:一種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不熔融,抗火焰,耐高溫,可抗高溫達1100℃,柔軟舒適,而且能夠抵抗許多化學物質的侵蝕,即使經過反復洗滌也不會影響其抗高溫性能。
抗電傷害的手套材質:電絕緣手套要經過特別設計和嚴格測試,以確保安全。通常電絕緣手套是採用純的天然乳膠為材質的。由於帶電作業的特殊性及電絕緣手套本身的特點,在戴用此類手套時,要先戴上純棉布手套(吸汗、防滑),再戴上乳膠手套,最後再戴上皮的保護手套,防止被尖銳物體刺破絕緣手套。
抗振動的手套:材質通常為三層結構手套,內外層為皮或柔軟舒適的合成纖維,中間夾層為硅膠或其他能有效吸收振動的高聚物。手套選擇與使用中的注意事項手套選擇的合適與否,使用的正確與否,都直接關繫到手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