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闊(也就是袖壯)乘以2再乘以1.15就是袖壯的針數
毛衣編織的編織順序及尺寸計算
毛衣編織的順序:後——前——袖——領——最後織其它細小部件毛衣編織-後片
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直密
3. 正身長行數=(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肩寬×橫密縫耗(針)
5. 掛肩總行數=掛肩長×直密
6. 掛肩收針針數=(12胸圍針數-肩寬針數)÷2 :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後,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將應收針數收完。
8. 後領口針數=後領口寬×橫密+縫耗(針)
9. 單肩針數=(肩寬針數-後領口寬針數)÷2
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單肩針數÷肩高行數
毛衣編織-前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
2. 身長行數,與後片「2」相同。
3. 正身長行數,與後片「3」相同。
4. 肩寬針數,與後片「4」相同。
5. 掛肩總行數,與後片「5」相同。
6. 掛肩收針針數,與後片「6」相同。
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後片,但前片比後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後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時,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
毛衣編織-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願密度×95%
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
3. 袖根針數=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
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袖根針數-袖口針數)÷2
5. 袖身行數=袖長行數-袖山行數
6. 袖山行數=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收針針數=(袖根針數-袖山寬針數)÷2
毛衣編織-領片1.領片針數=(領深×2+後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
2.領片行數=領高×羅紋直密
毛衣編織-其它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
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
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後慢,若減針,則先慢後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針行數接近於前、後片掛肩的收針行數。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後領口可不予考慮。
7.後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
2. 袖子袖山高公式是什麼 袖子袖山高公式解釋
1、袖子袖山高公式:長袖袖山高=胸圍的10分之1,短袖袖山高=胸圍的10分之1加1寸5。袖山越高手活動越不方便,同樣的袖籠,配袖子,袖山越高,袖壯越小。2、在服裝的製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線與袖子的袖山弧線縫合,但袖山弧長並不與袖窿弧長完全等長,而是比袖窿弧長略長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裝袖時袖山的吃勢量。為了將平面的面料適合於立體的人體造型而進行的一種工藝處理方法,是將多餘的量均勻地吃進所要縫的部位後進行濕熱塑型處理。
3. 插肩毛衣的編織方法
一、起針不問人:
1、用適合織你所要編織的線和針編織一小樣
起30針,量出5CM有多少針(比如17針),換個方向量出5CM有多少行,比如:得出1CM=17針/5CM=3.4針=5行
2、測量胸圍:本人測出來是84CM(測量時不要緊貼皮膚)
3、起針數出來了: 84CM*3.4針=286針(從下向上織就起這個數了)
如果想從領子開始編織
1、量出頭圍:53CM 本人的頭圍,你們按實際測量的結果換算。
2、頸圍:是定數0.9CM或者0.8CM
3、53CM*0.9=或者是0.8=47.7CM (0.9和0.8是指:脖子是頭圍的80%或是90%大)
4、起針數出來了:47.7CM*3.4針/CM=162針(得出領子起針數)
二、插肩毛衣袖子編織方法
1、袖壯(腋下最大處)部分的針數(包括腋下加的針在內),比如126針+10針;
2、量一下袖口大小(比如是18CM),再看看上面的小樣是1CM=3.6針=5行,那麼1.8CM*3.6針/CM=65針
3、量出袖長,得出袖子要織的行數:本人的是38CM+5CM(上下針) 38CM*5行/CM=190行
4、計算減針的次數:袖壯的針數-袖口的針數除以2,136-65/2=35(也就是說需要減針35次)
5、按照所列方程式計算出減針的行數和次數
X+Y=35(減針次數)
4X+6Y+4=190(要織的行數)
得出:4行平(不加不減)
4-1-12(織3行第4行減,共12次)
6-1-23(或者第1行減1針,後5行不加不減,這樣循環共23次)
4. 袖壯是衣服的哪個部位
袖壯就是袖子最寬的位置,也就是袖子靠近肩的位置。把袖子打開平鋪,如下圖,寫著79針的那天線就叫袖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