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皇上的冠冕是不是都是前低後高的
是的。
冕,就其本義而言就是系於下巴的帽子,基本組成部分有冕板、旒、笄、武、充耳等,其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意義。冕冠的頂部覆蓋一長形木板,稱為冕板。冕板,一般會用細致的布帛包裹,板形前圓後方、前低後高。
前圓後方象徵天圓地方,有天子是奉上天旨意來治理天下之意,而前低後高,呈前俯之狀,象徵皇帝有謙恭的美德,能傾聽民意,關懷天下百姓,這也是「冕」字的本義。在兩耳旁邊懸掛的玉石稱作充耳,目的是提醒帝王不可妄聽,誤信讒言。另外,在冕板的中間一般會橫著一條紅帶,代表天河,稱為天河帶。天河帶產生於唐宋時期,元代以後消失。
『貳』 明朝皇上的帽子上為什麼有兩個立起來的兔
這種叫翼善冠。
翼善冠是冠的一種,是明朝皇帝、太子、親王、皇室成員等所著之首服,也是朝鮮國王及王世子、安南國王、琉球國王的首服。
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唐貞觀中太宗采古制為翼善冠自服之。
黑紗翼善冠
黑紗翼善冠(4張)
朔望視朝以常服及帛練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與平巾幘通用。見宋王溥《唐會要.輿服上》《舊唐書.輿服志》。明永樂三年定皇帝常服冠以烏紗覆之折角向上亦名翼善冠。見《明史.輿服志二》。皇帝常服冠戴,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
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此翼善冠分為「前屋」、「後山」和「金折角」三個部分,冠上加二龍戲珠。
『叄』 古代皇帝的冠前面為什麼要有一道珠簾
天子的冕旒冠不僅前面有12串珠子,耳朵兩側還各有一串,取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肆』 皇帝上朝頭上戴的冕旒,有什麼來歷
在古裝影視劇中我們常能看到皇帝頭上戴著掛有許多珠簾的帽子,其實這個帽子有個正式的名字,叫做「冕旒」。屬於禮冠的一種,但卻是最高規格的。而且那東西很重。
因為戴上這東西,走路太急,旒串就會前後擺動打臉;如果行姿七扭八歪,垂珠就會在帝王眼前左右亂晃;而如果坐在那裡,不挺胸抬頭,重心不穩,冕旒也會滑落。所以久而久之,就迫使佩戴者養成挺胸抬頭,沉著冷靜,器宇軒昂的風度。
這頂冠冕上下都充滿了學問。冕板代表著天圓地方。十二串玉旒,代表皇帝的最高地位。玉旒遮面,提醒皇帝有些事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由於玉旒一晃動起來便容易雜亂交錯,所以也提醒著皇帝要保持莊重威嚴。塞耳提醒皇帝不可輕信讒言且該裝聾時裝聾。帝王之道、為君哲學在冠冕上充分體現了出來。
『伍』 正所謂,頂天立地,從頭開始,各個朝代君與臣的帽子有什麼特點和寓意
古代的帽子式樣繁多比起現在也不逞多讓,這里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
『陸』 清朝皇帝戴的叫什麼帽子,為什麼要這么設計
清朝皇帝戴的叫夏朝冠。因為滿族人前身是女真族,源自金人在帽上裝飾頂珠習慣,再由元人的鈸笠冠演革而成的。
皇帝夏朝冠:冠形作圓錐形,下檐外敞呈雙層喇叭狀。是由一種滿洲人稱為「得勒蘇」的草桿編成,此草產在清人興起的東北地方,清廷特稱其為「玉草」;帽上面鋪飾朱緯,頂平覆錦,植冠頂,冠額綴金佛,後飾舍林;冠形斗笠狀,有短冠檐平敞。
以紅紗或紅織金為里,外層綴朱緯,內層安帽圈,圈上綴帶。冠前綴金累絲鏤空金佛,金佛周圍飾東珠十五顆,冠後綴金累絲鏤空舍林,有東珠七顆。冠頂部再加金累絲鏤空雲龍,嵌大東珠寶頂。
清代凡由內務府發交江南江寧蘇州二府、浙江杭州府及兩淮織造司、局織造的御用冠服、妃嬪暨皇子、公主朝冠朝服,均依禮部定式或皇上命題由內務府或如意館畫師繪制重彩工筆小樣和墨線勾勒局部加彩的衣服裁剪大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
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織造,織成匹料後再送到裁作、綉作、衣作分別在衣料上綉花、裁剪、縫制。
完成之後,凡上用者陸路運送進京,宮用者水運進京,於限期內送交內務府廣儲司的緞庫驗收,這些小樣都附有白紙或黃紙墨跡題簽,有些並署有畫畫者的真實姓名,如「臣沈振麟恭畫」、「臣謝醇恭畫」、「臣沈世俊恭畫」等。
『柒』 古代君王冕旒上為什麼要加垂珠,其作用是什麼
中國古代舉行大祭奠儀式時,君王、諸侯和卿大夫一定佩禮冠,在其中冕旒極其高貴,只能君王才可以穿戴。相信大夥兒都有在影視作品中見過這類冕旒,許多人想知道為何皇上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臉給遮擋住一點。
事實上這里邊也是有許多講究,冕旒前後的玉串全部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每旒長12寸,一共有12塊五彩玉,每一塊玉間隔一寸,其目的便是為了防止臣子能見到皇上的臉。
玉珠的料一定是白玉,綖板前後分別有垂珠,代表君王目不斜視,是非分明。並且旒冕左右耳旁也各垂一個黃色的珠玉,走路時珠玉在後部晃動,提示君王勿信讒言,四字成語「充耳不聞」同樣是由此而來。與此同時旒還有一個功能,便是提示君王儀容端正,如果君王左顧右盼,那麼旒就會盪來盪去,具有提示功能,讓君王維持肅穆,與此同時臣子們也沒法隔著冕旒注視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