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巴基斯坦皮衣為什麼好
巴基斯坦皮衣好的原因:不僅在紋理質地和纖維緊實性方面質量都甚稱頂級,耐勞性強。而且巴基斯坦綿羊皮,在紋理、質地和纖維緊實防風效果和保暖效果好。
⑵ 我在巴基斯坦展館買了件皮衣,會是真的嗎
是真皮的,很不錯。但他們有的混得有舊皮衣在賣你得注意,我也買了一件RMB800,用的YKK的拉鏈,能用YKK的拉鏈的皮衣就足以說明其品質非常優良。一般只有高檔服裝皮具才會用YKK的拉鏈。
⑶ 怎樣打扮才顯得有男人味
我對男人味的理解
首先,頭部干凈利索。頭發不宜過長,及時理發,不理奇形怪狀發型。頭發要梳理,保持發型規整,不能蓬蓬零亂。刮臉,不能鬍子拉叉。鼻毛長了要剪,不能超過鼻孔。臉1天早中晚洗3次。每天早晚刷牙,牙要整齊,掉牙要及時修補,保持潔白。吃完要剔牙,漱口,漱口,照鏡子,確保臉部,牙,嘴唇清潔,無污物。
其次,穿戴講究。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一定高檔時髦,穿衣戴帽要合身適體。不是"花里糊少",也不是傳統的既藍又黑,但要穿的比較正規,正裝,禮服。
再次,成熟。舉止大方,說話文明。男人要擔當,有責任感。膽大心細,處事果斷,雷歷風行。敢做敢為,勇往直前,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絕不後退,絕不屈服。心胸寬闊,遇事不計較,忍讓。誠實守信善良,說到辦到,絕不失信。身強力壯給人以安全感,主人骨。絕不胡來,坑崩拐騙,損人利己,三吹六少,整天喝的醉熏熏,拖泥帶水,邋邋遢遢。是有正能量,積極向上,奮發有為,有風度有氣質的男人,是具有魅力的男人。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可見一個男人的穿衣搭配有多重要!男人想要顯得有男人味,離不開皮衣跟風衣!
下面給大家分享幾款彰顯成熟男人味的穿搭服飾,配上圖片供大家品鑒,有喜歡的可以點擊我頭像關注我!
一、ck 白標....純羊皮 綿羊皮..翻領設計 ..有種工裝感覺的皮衣..帶有略略的粗曠的感覺..堪稱男人的尤物..任何人都能穿出他的氣質..
二、Burberry男士經典風衣!防水 透氣 上身好看 經典bur格紋內襯! 暗扣設計..牛角扣..挽袖穿 更加有味
三、bottegaveneta leather to love from bv....型男頂級編織水洗做舊飛行員夾克 進口水染羊皮 手工編織 輕度植鞣水洗打蠟 皮衣..
四、coach 蔻馳男士皮衣 立領小羊皮 !採用巴基斯坦綿羊皮和定製客供五金 。立領皮衣比機車皮衣 上身更加帥氣挺拔設計理念工藝 真心嚴謹!!
五、Burberry男士風衣,防水保暖,型男
六、calvin kiein ck 連帽皮衣!採用印度進口綿羊皮 細膩柔軟。 內里加棉!帽子可以拆卸。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可見一個男人的穿衣搭配有多重要!男人想要顯得有男人味,離不開皮衣跟風衣!
下面給大家分享幾款彰顯成熟男人味的穿搭服飾,配上圖片供大家品鑒,有喜歡的可以點擊我頭像關注我!
一、ck 白標....純羊皮 綿羊皮..翻領設計 ..有種工裝感覺的皮衣..帶有略略的粗曠的感覺..堪稱男人的尤物..任何人都能穿出他的氣質..
二、Burberry男士經典風衣!防水 透氣 上身好看 經典bur格紋內襯! 暗扣設計..牛角扣..挽袖穿 更加有味
三、bottegaveneta leather to love from bv....型男頂級編織水洗做舊飛行員夾克 進口水染羊皮 手工編織 輕度植鞣水洗打蠟 皮衣..
四、coach 蔻馳男士皮衣 立領小羊皮 !採用巴基斯坦綿羊皮和定製客供五金 。立領皮衣比機車皮衣 上身更加帥氣挺拔設計理念工藝 真心嚴謹!!
五、Burberry男士風衣,防水保暖,型男
六、calvin kiein ck 連帽皮衣!採用印度進口綿羊皮 細膩柔軟。 內里加棉!帽子可以拆卸。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可見一個男人的穿衣搭配有多重要!男人想要顯得有男人味,離不開皮衣跟風衣!
一、ck 白標....純羊皮 綿羊皮..翻領設計 ..有種工裝感覺的皮衣..帶有略略的粗曠的感覺..堪稱男人的尤物..任何人都能穿出他的氣質..
二、Burberry男士經典風衣!防水 透氣 上身好看 經典bur格紋內襯! 暗扣設計..牛角扣..挽袖穿 更加有味
三、bottegaveneta leather to love from bv....型男頂級編織水洗做舊飛行員夾克 進口水染羊皮 手工編織 輕度植鞣水洗打蠟 皮衣..
四、coach 蔻馳男士皮衣 立領小羊皮 !採用巴基斯坦綿羊皮和定製客供五金 。立領皮衣比機車皮衣 上身更加帥氣挺拔設計理念工藝 真心嚴謹!!
五、Burberry男士風衣,防水保暖,型男
六、calvin kiein ck 連帽皮衣!採用印度進口綿羊皮 細膩柔軟。 內里加棉!帽子可以拆卸。
一個字:正。
看起來正人君子,滿滿的正能量。
兩個字:利落。
干凈,整齊,筆直,大方,帥氣。
三個字:有活力。
打扮入時,穿戴規整,展現氣質,充滿陽光,好一個帥小伙倍棒!!!
我認為男人味可以分兩種!一種是比較man的那種男人味,另外一種是非常有風度的男人味!而這兩種男人味,其實即使男人的兩種風格!比較man的男人味,對應的是機車風格,有種男人特有的叛逆存在!而很有風度的男人味,對應的是紳士風格,以及英倫風格,非常有紳士風度,以及英倫風格!這三種風格,一一來看!
先來說比較man的機車風格!機車風格由一件單品主導,也就是皮夾克!可以說,每個男人心中都藏著一種皮夾克,皮夾克有時候就是男人味的標志!經典的機車模樣自然就是皮夾克搭配黑色的T恤,搭配黑色的褲子,儼然一個痞帥少年的感覺,也有一種霸道的感覺!對於人人嚮往的壁咚畫面而言,機車風格是壁咚畫面的極致!
然後來說紳士風格!紳士風格就是成套的西裝!不過呢,要想表達男人的紳士風度,最好是避開黑色西裝,因為黑色西裝依然從紳士風度過度到了地產中介的職業感,失去了紳士風度原有的意味!而男士可以駕馭的西裝顏色,除了黑色,還有憂郁的藍色,高級的灰色,以及 時尚 的駝色可以駕馭!任選其一,都是非常有風度的體現!
最後來說英倫風格!英倫風格其實可以用兩種形式來表現!一種就是一件單品主導其整體風格,這件單品就是風衣!英倫的領型,加上大氣的廓形,對於男人展示男人味,助力十足!
另外,英倫風格也可以是由格紋來主導,格紋可以添加到任何單品上,比如格紋襯衫也是英倫的體現,格紋褲也是英倫的體現,以及格紋西裝,就是經典的紳士與英倫疊加出來的效果了!
除了這些純正風格之外,其實對於男人味的體現還可以將這三種風格混搭!比如,機車風格可以混搭紳士風格,由皮夾克搭配襯衫!貝克漢姆就將這種鐵漢柔情穿出了極大的魅力!
或者用西裝疊穿風衣,也是一個男人品位到極致的象徵,不僅有紳士風度,而且非常大氣,有一種英雄氣概的感覺!
所以,對於男人要彰顯男人味,有這三種風格,以及其混搭即可!
首先男人味並不是單靠打扮出來的,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一種男子漢氣質,比如說強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對家庭事業的專注度。都可以作為一個衡量男人的標准!
首先是外表,要成熟穩重。服裝偏向成熟風。比如西裝,或留性感的鬍子都可以。
要用男人味,就要首先成為一個男人。男人是需要有擔當的,學會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於承擔它,這樣你就是給人留下好的印象。
培養一些良好的品質,比如成熟,果斷,大度,有膽識,體貼人,擁有這些品質,會讓人感覺你很有男人味。
做事有主見,三思而後行,顧全大局,做事要有大局觀。這樣別人會感覺你很有安全感,很有風度。
豐富你的學識,給你的大腦充電,可以增加自己說話的方面,給人感覺你是個見多識廣,很有內涵的人
有血性,干勁。不要一副渾渾噩噩,邋邋遢遢的樣子,有男人味的人都是積極向上,干勁十足的男人吶!
對於很多男生來說,如果你現在正處於20歲的年紀,那你在衣服的選擇上就比較多元化一點,在這個年齡段,男人味對你來說,或許不那麼重要,但是,當你過了30歲,年輕稚嫩已經不屬於你了,在衣服上,就喜歡傾向於有男人味的服裝。
⑷ 蒙古族資料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主要分布地區:內蒙古、遼寧、新疆、黑龍江、吉林、青海、河北、河南等地。
【歷史】
蒙古人是來自中亞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們是兇猛的戰士,打敗牧地上的每一個敵人,並侵襲在東方和南方已開發的文明。從十三世紀開始,蒙古的部落在統一之後,即展開對外征戰。沿著他們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開拓出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由於所到之處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壞,因此被視為「魔鬼的騎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貝加爾湖的南面平原。在鼎盛時期,他們的帝國東起自韓國並跨越亞洲邊界,直侵俄羅斯在歐洲的土地,遠至波羅的海沿岸一帶。他們佔有大部份的小亞細亞、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分的印度與緬甸、整個中國與部分的越南。
在十三世紀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鐵木真所統一。鐵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強大的統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統治所有海內(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這個目的也幾乎達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約二萬五千個戰士,爾後則透過征服其他游牧民族來增強實力,並在1211年攻擊中國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佔北京,這場戰役造成三千萬的中國人喪生。其後蒙古人轉往西方,在1220年時,奪取在絲綢之路上最大的貿易城市布克哈拉,整個個城市被夷為平地,居民亦慘遭屠殺。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闊實魯完成中國北部的征服,繼續向歐洲推進。他在1240年攻毀基輔並向匈牙利進攻。闊實魯在1241年死於征途中,迫使大軍立即折回以解決繼承的問題。當蒙古的統治者把軍事焦點集中在中東和中國時,歐洲地區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孫子旭烈兀消滅了回教的「刺客團」,並在1258年攻佔回教徒的首都巴格達,城中十萬民居被屠殺。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高級的奴隸兵,為回教軍隊的一種)在今天的以色列打敗蒙古人,結束了蒙古人對回教和聖城的威脅。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個孫子,他在1279年完全佔領中國,並建立元朝。曾經在1274年和1281年兩度企圖入侵日本,卻被季風吹翻艦隊,導致重大的損失。1294年,忽必烈死於中國,蒙古的政權自此在亞洲和其他地區衰落。1368年,建立於的中國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個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統的戰士,宣稱他是成吉思汗的後裔,並爭取在中亞地區的蒙古領導權,企圖恢復蒙古帝國。此人名叫添穆侖 (意即「瘤子」添穆,歐洲人稱之為帖木兒,亞洲人稱之為毀滅王子),憑藉十萬名以騎兵為主的大軍,橫掃俄羅斯與波斯,以回教徒為主要攻擊目標。1398 年,他洗掠德里,屠殺當地居民達十萬人,隨後並轉往西方,在敘利亞打敗埃及的阿拉伯奴隸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敗大批的奧圖曼帝國土耳其軍隊,但隨即折返。1405年,他發動軍隊入侵中國,卻在同年死於征途之中。他喜歡掠奪財富和發動大規模的屠殺,但在位期間卻沒有考慮過設置一個穩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後,由兒子們所繼承瓜分的廣大國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蒙古族歷史悠久,蒙古的稱謂最早見於唐代,那時只是蒙古眾多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這個部落的發祥地在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以後逐漸西移。各部落之間競相掠奪人口、牲畜和財富,形成了無休止的部落戰爭。13世紀初,成吉斯汗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落,建立了統一的蒙古貴族政權。1219年西征,版圖擴大到中亞地區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全中國。1368年元朝滅亡。自元代以來,蒙古族人民在中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技術、天文歷算、文化藝術、醫學等各個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47年5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中國建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以後又相繼成立了9個自治州、縣:
甘肅省北蒙古族自治縣(1950年7月29日)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4年6月23日)
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1954年7月13日)
新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1954年9月10日)
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54年10月16日)
吉林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9月1日)
黑龍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1956年12月5日)
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1日)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58年4月7日)
【禁忌】
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煙、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嘩,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習俗】
見面要互致問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問好;平輩、熟人相見,一般問:「賽拜努」(你好),若是遇見長者或初次見面的人,則要問:「他賽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論認識與否),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裡做客必須敬重主人。進入蒙古包後,要盤腿圍著爐灶坐在地氈上,但爐西面是主人的居處,主人不上坐時不得隨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禮貌;主人請吃奶製品,客人不要拒絕,否則會傷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點也行。
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講究禮節和規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時,一般是將羊的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送給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則以一塊帶肉的脊椎骨加半節肋骨和一段肥腸送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薦骨、四肢、肋骨、胸椎、羊頭,有的地區還要加羊心、羊肝、直腸和羊肚。製法是將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鍋,水溫上升後,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開,並經常翻動。腸、肚、心、肝和燎好的羊頭另鍋煮爛。另配調料。開宴時將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盤子里,尾巴朝外,羊頭上要刻有象徵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時主人要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先動刀切割,然後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須煮羊胸脯肉給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別。烤全羊過去多用來進行祭典或祭敖包時才用,現在已成為盛大節慶或迎接貴賓用的一種特殊菜餚。
蒙古人起名習俗: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蒙古人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名字的符號作用.其男子起名的特點有:一.按民族心理習慣起名,如帖木兒,格斯兒,巴特爾等;二,按長輩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賽音(好運),巴雅爾(喜悅)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起名,如:賓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達楞(七十) 等.四,以勇猛的禽獸名稱起名如:少布(飛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爾斯郎(獅子) 部日固德(鷹),等.五,按自然萬物名稱起名 如:朝魯(石頭)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女子:一,以明亮的星辰為名,如:娜仁(太陽) 薩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陽般美麗) 薩仁高娃(月亮般美麗)等,二,以美麗的花草樹木為名 如:薩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兒) 娜布其(葉子) 海棠等,三,以珠寶玉器為名, 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麗) 等四<以理想為名 如,斯琴(聰穎) 烏雲(智慧) 高娃(美麗) 斯琴高娃(美麗聰穎)等.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還可以分出很多種 .現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點是不帶名字前綴,因而它只是名字,不應理解成姓名.有極個別帶姓氏前綴的,那隻是個別現象.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薩滿教,元代以後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飾】
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飾的4個主要部分,婦女頭上的裝飾多用瑪瑙、珍珠、金銀製成。男子穿長袍和圍腰,婦女衣袖上綉有花邊圖案,上衣高領,仍與蒙古族相似。婦女喜歡穿三件長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為貼身衣,袖長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長至肘,第三件為無領對襟坎肩,釘有直排閃光紐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團結互助的風尚,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中秋節等。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眾人圍成一圈,一邊舞蹈,一邊擊掌高歌。近幾年與內蒙古的親戚來往增多,開始舉辦「那達慕」盛會,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參加。
【節慶】
傳統節日有「白節」、祭敖包、那達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戲:打鬃節等。
蒙古族民間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是相當於漢族春節的年節,亦稱「白月」,傳說與奶食的潔白有關,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節日的時間與春節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餃子、烙餅,初一的早晨,晚輩要向長輩敬「辭歲酒」。
在錫林郭勒盟民間除過年節外,還在每年的夏天過「馬奶節」。節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還要擠馬奶釀酒。節日的當天,每個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乳酪、奶豆腐等奶製品擺上盤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馬奶酒被認為是聖潔的飲料,獻給尊貴的客人。
那達慕大會:每年夏秋季牧閑時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有娛樂或游戲之意。內容有摔跤、賽馬、射箭、舞蹈,以及物資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後,又增添了不少新內容,如田徑、球類比賽、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放映電影、交流生產經驗等,成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盛會。
魯班節,是雲南省通海縣西城的一帶蒙古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四月初二舉行,為期一天。居住在這里的蒙古族人民從其他兄弟民族那裡學會了建築技術。他們修建的房屋,不僅造型別致、美觀,而且經久耐用,頗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稱贊。為了紀念和慶祝在土木建築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們就把農歷四月初二定為魯班節。節日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無論路途遠近都要趕回家裡來歡度節日。各村寨都要殺豬宰羊,搭台唱戲。人們還把檀香木雕刻的魯班像拾著,敲鑼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後,大家匯集場上,唱歌跳舞。他們最喜歡的舞蹈叫「跳樂」。跳時,先由男青年作為先導,他們懷抱龍頭四弦琴,邊彈邊跳,後面的人群群分成兩行,有時圍成圓圈有時互相穿插,隊形多變,且歌且舞,場面十分活躍。
節日後,各村寨忙著收小麥、油菜籽,犁田插秧。幹完這些農活後,工匠們又成群結隊外出承包建築。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爐烤帶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餡餅等。民間還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備奶製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傳統宴客菜,祭祀活動時也常用;熟烤羊,內蒙鄂爾多斯地區風味菜餚;白菜羊肉卷;新蘇餅,蒙古族民間傳統糕點;烘乾大米飯,蒙古族風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視綿羊為生活的保證、財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離不開奶與肉。以奶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查干伊得」,意為聖潔、純凈的食品,即「白食」;以肉類為原料製成的食品,蒙古語稱「烏蘭伊得」,意為「紅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見的牛奶外,還食用羊奶、馬奶、鹿奶和駱駝奶,其中少部分做為鮮奶飲料,大部分加工成奶製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餘種,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製品一向被視為上乘珍品,如有來客,首先要獻上,若是小孩來,還要將奶皮子或奶油塗抹其腦門,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類主要是牛、綿羊肉,其次為山羊肉、駱駝肉和少量的馬肉,在狩獵季節也捕獵黃羊肉。羊肉常見的傳統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腦燴菜等70多種。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剝皮烤)、爐烤帶皮整羊或稱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見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講究清煮,煮熟後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鮮嫩,特別是在做手把羊肉時,忌煮得過老。但內蒙東部蒙漢雜居地區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時加佐料,並把肉煮成酥爛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區的蒙古族還喜將羊腰窩的肉切成大片,掛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間稱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燉、紅燒、做湯。還食用駱駝肉和馬肉,油炸駝峰片蘸白糖,視為上餚,有經驗的廚師還善於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製成各種食療菜餚。為便於保存,還常把牛、羊肉製成肉乾和臘肉。
在日常飲食中與紅食、白食佔有同樣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區的蒙古族還有用炒米做「崩」的習俗。用炒米做「崩」時加羊油、紅棗、紅、白糖拌勻,捏成小塊,就茶當飯。未經蒸炒的糜子多用來與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餅;麵粉製作的各種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飲食中也日漸增多,最常見的是面條和烙餅,並擅長用麵粉加餡製成別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餡餅及蒙古糕點新蘇餅等。西部阿拉善、鄂爾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麵粉做成饊子狀的「章汝」的習慣。東部的哲里木盟盛產蕎麥,用蕎麥粉烙制的煎餅是當地較有特色的一種食品。
蒙古族每天離不開茶,除飲紅茶外,幾乎都有飲奶茶的習慣,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凈水,燒開後,沖入放有茶末的凈壺或鍋,慢火煮2—3分鍾,再將鮮奶和鹽對入,燒開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時還要加黃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滋補飲料。有人甚至認為,三天不吃飯菜可以,但一天不飲奶茶不行。蒙古族還喜歡將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實、葉子、花都用於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風味各異,有的還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飲酒,所飲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區也飲用奶酒和馬奶酒。蒙古族釀制奶酒時,即先把鮮奶入桶,然後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為引子,每日攪動,3—4日待奶全部變酸後,即可入鍋加溫,鍋上蓋一個無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內側掛上數個小罐,再在無底木桶上坐上一個裝滿冷水的鐵鍋,酸奶經加熱後蒸發遇冷鐵鍋凝成液體,滴入小罐內,即成為頭鍋奶酒,如度數不濃,還可再蒸二鍋。每逢節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飲的習慣。馬奶酒是鮮馬奶經發酵製成,不需蒸餾。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開始談婚論嫁。小夥子的父母委託信賴的說親人,擇個好日子帶上兒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說親。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夥子就收下獻上的哈達和一盤餅食,這事就此定了下來。冬天是舉辦婚禮的好日子,經雙方選定日子後,新郎家於傍晚時分到姑娘家接親,至此婚禮已經開始,民族風格濃厚、趣味橫生的各種婚禮節目連續上演,一直到東方發白;接親的隊伍才跨上駿馬,同送親的隊伍一道往新郎家進發。在離新郎家不遠時送親的隊伍停下,迎親的隊伍到家後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親人前來第二次迎接。在婆婆為兒媳婦掀開蓋頭後,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親戚們一一行磕頭禮並敬酒。眾人也會興奮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歡樂在草原上盪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的意思。古時候稱蒙古包為「穹廬」、「氈帳」或「氈房」等。
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納10幾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納」(用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結而成)架好,再架上頂部的「烏尼」(長約3.2米的柳條棍),將「哈納」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後搭上毛氈,用毛繩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戶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戶了。
蒙古包搭好後,人們進行包內裝飾。鋪上厚厚的地氈,擺上傢具,四周掛上鏡框和招貼花。現在一些傢具電器也進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暢歡樂。
蒙古包的最大優點就是拆裝容易。搬遷簡便。架設時將「哈納」拉開便成圓形的圍牆,拆卸時將哈納折疊合回體積便縮小,又能當牛、馬車的車板。一頂蒙古包只需要兩峰駱駝或一輛雙輪牛車就可以運走,兩三小時就能搭蓋起來。
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長期與漢族雜居,所以其服飾與漢族比較接近,只有少數老年人穿蒙古族傳統服裝,包藍色頭巾、穿藍色大襟長袍,腰系絲帶,腳蹬皮靴。但在重大節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傳統的民族盛裝,鑲花邊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絲綢腰帶,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颯爽,俊秀威武。
過去蒙古族以游牧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現在除了游牧,相當多的蒙古族從事農業生產或農牧兼營,他們已定居村鎮。
巴里坤蒙古族的傳統飲食主要是麵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蔥和蘑菇等。後因長期雜居在漢族中,從事半農半牧生活,現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熱情豪爽,誠懇待客。宴請客人時必敬酒並唱「敬酒歌」助興,營造熱烈氣氛,以此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別倡導尊敬長者,愛護晚輩,如果家裡來了年歲大的長輩,必須要迎上去把馬接過來拴好,長輩要走的時候,也要牽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節日主要是春節和敖包節,除此還有點燈節(祖魯節)、麥爾節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節稱:「查干薩日」。蒙古族過春節有自己獨特的慶賀方式。農歷五月十三日是敖包節,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種祭祀活動。敖包是草原上常見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頂上要插柳枝為叢,立竿為柱。「壘石成山」、「視之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護神的化身,是薩滿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這天,人們歡天喜地雲集在敖包前進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誦經,人們則獻了供品後,自左向右圍著敖包掌心向上,邊走邊叩首需繞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後,還要進行賽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娛樂活動。因此祭敖包不僅是一次宗教活動,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藉此施展才藝、技能、進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機會。
賽馬、摔跤、射箭被稱作「好漢三藝」是草原馬背民族的拿手好戲。蒙古族無論男女,自幼學習騎馬,到十來歲就縱馬如飛,並能在馬奔跑時彎下腰拾起擺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愛的競技活動,摔跤場面龍騰虎躍,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強項,也是流傳至今的熟練自如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