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無聲電影,也稱「默片」,是對有聲電影發明之前所有電影的統稱。有聲電影即觀眾既能在銀幕上看到畫面,又能同時聽到劇中人對白、旁白,以及解說、音樂和音響的一種影片。
電影誕生之後,由於聲音技術的局限,早期電影是有影像而無對白和聲效的電影。為了解決這一局限,無聲電影多採用單畫面的字幕來表現重要對白和音效,故也稱「默片」。有些院線在電影放映時,會在現場由音樂家根據劇情發展進行即興伴奏。無聲電影時期,誕生了一大批電影藝術大師,如梅里愛、格里菲斯、卓別林、愛森斯坦、勒內·克萊爾等。
到了1920年代末,隨著有聲電影技術的發明,《唐璜》、《爵士歌王》等影片開始在部分地採用有聲技術,使當時的觀眾非常震撼。剛開始有聲電影以蠟盤(即唱片)發音,後改進為片上發音。其製作方法為,拍攝時使用兩種感光性能不同的底片,一種攝取畫面,一種記錄聲音。經過一系列工藝處理,使聲音和畫面合印在一條正片上,製成影片拷貝。放映時,放映機附有還音裝置,在映出畫面的同時,能使聲跡還原為聲音。第一部完全意義上的有聲電影是1929年上映的《紐約之光》。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影攝制過程中大部分工序已由磁性錄音取代感光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