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親子教育的10篇小故事
孟母三遷 等
B. 香港的家庭片火了一部又一部,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家庭片是哪部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家庭片是《兩個爸爸》。講述的是兩位性格不同的單身爸爸撫養一個他們倆曾今愛過的同一個女人拋下的可愛的小女孩唐溫蒂過程中,發生的溫馨有趣的故事。
所以說,《兩個爸爸》是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台灣家庭片,它是值得不同年齡的人一遍遍去看的,每次都能從中爆笑和溫馨中發現和學到不同的事情。
C. 親子教育是在親子感情溝通交流的基礎上以什麼與什麼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
俗話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七歲定終生。」由此可見,早期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是多麼的重要。幼兒早期親子教育是20 世紀末期在美國、日本和我國台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它強調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溝通的基礎上雙方互動,涵蓋了父母教育和子女教育兩方面。它是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對親子關系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下面筆者結合自己工作實際,就親子教育的重要性做一簡要分析。 一、親子教育的概念及意義。 1、親子教育的概念 「親子教育」是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護基礎的教育,是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系。所以「親子教育」是以愛護幼兒身心健康、潛能開發、性格培養、習慣養成為目標,同時提高幼兒整體綜合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具體地說,親子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強調父母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針對父母與孩子之間關系的協調而進行對父母的培訓與提升,使父母和孩子能夠更好的溝通。「親子教育」與一般意義的「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及「兒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腦科學發展為基礎,推行從0歲開始教育的觀念,打破是以往那種幼兒(0至3歲)只要吃的飽、吃得好的養育觀念,強調全程教育、全程發展,形成早期性格和各種能力、習慣。 2、親子教育的意義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計劃生育的普遍推行,家庭對後代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地傾注了關懷與重視,特別是對0一3 歲嬰幼兒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更應給予特殊的關懷和教育。但在這一最關鍵時期,父母最缺乏經驗,時常處於慌亂之中:我的孩子是不是說話晚了?他為什麼老撕東西?這些惶恐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個變化。許多家長不知道嬰幼兒在發展中存在「敏感期」,他們對嬰幼兒由躺在床上,逐漸能夠翻身、爬行、坐、站、走,其動作、語言、情感等方面的發展,時時都有驚喜,但又感到困惑,覺得在育兒實踐中缺乏必要的對嬰幼兒的了解。「孩子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但面對「如何針對孩子的情況因材施教,促進孩子全面發展」這個問題,90 %的家長承認自己煞費苦心卻仍找不到正確答案,而社會又缺乏對嬰幼兒教育的指導。而實施親子教育則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親子教育」使得家庭教育的內涵深化和發展,親子教育將父母權威管教為主轉變為以關注發展和引導為主;由單一的家長角色轉為醫生、護士、教師、朋友等多角色;由一味訓斥轉為參與交往中給予子女以關懷、發展和教育,為人格完美奠定基礎。「親子教育」採用現代育兒的最新理念,傳播正確的育兒觀,傳授家庭早期教育的科學知識和方法,指導家長和孩子開展有情趣的、有實效的親子游戲活動,使廣大家長逐步接受現代育兒的科學理念,掌握現代育兒的科學方法和技巧,促進了兒童的主動發展,建立起融洽的親子關系。實踐證明,「親子教育」是年輕家長接受成人繼續教育的一種良好形式,由於教育內容和指導方式配合在開開心心的游戲活動和平平常常的生活中,能使家長切身地感受和理解親子教育的特殊意義。 二、親子教育重要性的體現。 1、 對孩子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指導親子游戲實現對孩子的教育。 嬰幼兒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經驗來自與那些有接觸價值的成人、同伴和年齡較大的兒童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在此基礎上所提供的與嬰幼兒年齡和水平相適應的活動。因此,與人交往,尤其是與更具知識的成人的關系是嬰幼兒保教的關鍵、基石和核心。由此可見親子依戀對嬰幼兒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依戀是嬰幼兒與特定對象之間的感情聯結。親子依戀即兒童對父母持久而強烈的情感聯結,是親子關系穩定的標志。親子依戀是在親子互動中形成的,而親子互動最重要的形式便是親子游戲。游戲是親子交往的良好方式,親子游戲是0 一3 歲親子教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親子游戲可以有效地滿足嬰幼兒的各種需要。 首先,親子游戲可以滿足嬰幼兒的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親子游戲是以親子間的情感聯系為基礎的,在游戲中,父母與孩子圍繞著共同的游戲主題,通過語言、手勢、表情、動作等符號進行面對面的近距離的交流活動。這種交流是以融洽和喜愛為媒介的,它一方面給父母和孩子帶來更大的「滿意度」,為縮短交往雙方的心理距離、強化相互影響的效果創造了有利氛圍;另一方面消除了交往雙方的情緒緊張性,尤其是能解除地位相對較低的嬰幼兒一方的緊張性,使得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不受拘束。親子游戲傳導給孩子的基本信息是愛和珍視,嬰幼兒通過這種游戲形成和發展與父母之間的信任與依戀關系,進而產生對父母和家庭的安全感與歸屬感。 其次,親子游戲可以滿足嬰幼兒尊重的需要。父母與孩子以平等的玩伴關系共同參與游戲,共同遵守游戲規則,共同協商意見,雙方保持一種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同時,父母的言語、表情和行為所表現出的鼓勵與支持向孩子傳達了父母對他的贊許與認可,表達了父母對他的肯定,這在無形中滿足了嬰幼兒自我尊重和尊重別人的需要。 最後,親子游戲可以滿足嬰幼兒自我實現的需要。在與父母的共同游戲中,嬰幼兒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當他通過自己的行動對物體或父母產生影響時,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獲得成功的喜悅,並體驗到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快樂。嬰幼兒的這種成就感和自主感,可以有效地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 二是創設群體環境發展孩子的社會性,為入園做准備。 眾所周知,幾乎所有入托的新生都要經歷一個或長或短的分離焦慮期,尤其近些年獨生子女的入托適應期明顯延長,給成人和兒童都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幼教工作者為此做了種種研究,嘗試如何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縮短入園的適應期,但收效不大。大多數孩子很難在短期的家園溝通中明顯降低分離焦慮,迅速適應新環境、新生活。0 一3 歲親子教育可以有效解決孩子入園焦慮問題。孩子在0 一3 歲親子教育的活動里,在媽媽或其他親人陪伴下,學習老師帶領的活動,接觸到其他同齡孩子的家長,處在一種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動態開放的環境中。在與其他人的交往過程中,他人的言談、舉止、態度等都對嬰幼兒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社會規范、價值標准等通過活動這一媒介作用到嬰幼兒身上,孩子也以自身的言行去反饋和影響他人。在這種相互交往的過程中,使嬰幼兒懂得了如何與人交往,逐漸擺脫思維的自我中心化的傾向,學會適應與協調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促進和發展自身的社會性,由此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方式。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證明,母親是幼小孩子心理上的「安全基地」。孩子由寸步不能離開母親到逐漸可以在看得見母親的范圍內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最後能夠離開母親獨立在集體中生活。0 一3 歲親子教育正好給孩子提供了這種適應兒童發展進程的活動。事實證明,開展過0一3 歲親子教育的孩子非常容易適應正式的幼兒園生活。 2、對家長的教育。集中體現在提高家長的教養能力上。 家庭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第一站,是兒童早期教養的主要場所。家庭教養以它的啟蒙性、普遍性和影響的久遠性,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0 一3 歲早期教育中,家庭對嬰幼兒的發展有著更加直接、深厚的影響: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主要交往對象是家庭成員,許多外在影響要通過主要撫養人才能發揮教育價值。而且,嬰幼兒通過與主要撫養人建立安全的依戀關系,才能獲得認知、情感、社會性等各個方面的發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 一2010 年)》 指出:0 一3 歲嬰幼兒家長的受指導率,應該成為發達地區基礎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