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淘寶上有哪些好的嬰兒衣服店
平時朋友有孩子了如果趕不過去都會經常會在網上買一堆東西,開始買沒經驗,有的質量真心不怎麼樣,能退的退貨,不能退的只好閑置了。這些基本都是淘到的不錯的店鋪,大部分是嬰幼兒內衣類的,主要都是純棉類的,個人認為小孩子還是要以舒適為主,外套比較少點,希望對你有用!
1.千趣會官方旗艦店
2.朵朵雲五金冠母嬰店
各類母嬰用品非常齊全。
3.麗嬰房官方旗艦店
4.匯恩母嬰專營店
5.藤之木工房母嬰旗艦店
6.智童母嬰專營店
內衣鞋子手套,還有學慣用品, 體育 用品都很齊全。
7.XIAOBABY母嬰童裝私家定製
外套,保暖內衣類的都有。
8.瑁恩瑁愛旗艦店
都是保暖,內衣類的
9.糖媽上官母嬰小鋪
外套類的,很可愛
10.山東網店童裝店
最後做下總結,一定要看店鋪整體評分,基本上評分低於4.7的就要特別注意了,不是說所有的質量都不好,而是一旦買不好售後很多都不太盡如人意。
一、巴拉巴拉官方旗艦
我家孩子冬季的羽絨服都是從他家買的。
這家店是今年雙十一母嬰類銷售冠軍。之所以成為銷售冠軍,是有一定基礎的。羽絨服做工精緻,保暖輕巧,設計簡單大方又不失 時尚 和童真。
我今年雙十一搶了幾件,各種優惠下來,羽絨服不到200元一件,羽絨背心幾十元一件。我第一次買的大了,又著急穿,聯系客服換碼,客服讓我退貨後重拍,他們補差價,這樣就不會耽擱時間了,給售後一個大大的贊。
缺點:包裝簡陋。大概是因為要節省開支的原因,畢竟質量好又漂亮的羽絨服已經很便宜了。
二、衣拉拉旗艦店
一家賣內衣和嬰兒服的網店。一般在幾十塊錢一套,連包裝都很精美。
我大概是在孩子四個多月發現這家店的,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小時候是買嬰兒服,現在買的內衣全是他們家的。
他們家夏天的衣服也不錯,有幾款純棉的,薄如蟬翼,而且不起球,設計地很漂亮,我都羨慕我們家寶寶能穿到那麼漂亮舒適的衣服。
店裡不定期會有福袋,價格非常實惠,比雙十一優惠很多,雖不能挑款式,但一樣好看,我買了好幾次福袋,都很不錯。有一次90多元買到兩套保暖內衣,舒適好看又暖和。從那以後,就迷上了福袋。時刻關注,有需要的就購入,從沒失望過。
缺點:有部分材質的面料有點起球,但不影響舒適度。
三、卡特兔母嬰旗艦店
仿mikihouse的鞋子品牌。價格在100元左右一雙。購買店裡的賣身契549元8雙鞋,平均60多一雙,除個別限制賣身契不能購買的以外,不限款式,一年內隨便挑,還有四次包郵,這樣有效避免了在搞活動時大量囤貨,導致後來尺碼不合適而不能穿的浪費。
我是從孩子穿學步鞋開始發現這家鞋店的。孩子穿學步鞋的時候,我們買了很多品牌的鞋子,有的價格高,有的不耐穿,有的不夠舒適,有的掉鞋,總之,沒有遇到滿意的。
直到遇到卡特兔,價格合理,不掉鞋,柔軟舒適,顏值高。到現在為止,我已經購買了三個賣身契了,店家還送了兩雙雪地靴,特別保暖,孩子很喜歡。
缺點:夏季涼鞋開售較晚,而且小寶寶的涼鞋多為布鞋,可能是店家所處地比較偏寒的原因。
四、emirreh伊米倫旗艦店
是一家帽子專賣店。價格50元左右。
冬天,為了給孩子保暖,都給孩子買護耳帽,但很多帽子有加絨,而且不能完全遮住耳朵。
這一家店的帽子有很多雙層純棉針織的護耳帽。實用性高,能全部遮住耳朵,保暖又不會太熱,不會因為加絨而捂出汗,質量好不起球,顏值超高。小區裡面很多人見我家孩子戴這個帽子很好,都來問我在哪裡買的。
缺點:價格稍貴,但一分錢一分貨,比那種二三十的確實好很多。
五、其他干貨推薦
米樂魚旗艦店:睡袋,防踢被,棉質、透氣、保暖、 時尚 。缺點是價格較貴。
嬰樂島:棉質的睡袍、內衣很好用,價格便宜。
瑁恩瑁愛旗艦店:和衣拉拉同一廠家生產。
好孩子官方旗艦店:嬰兒床上用品不錯。
leke旗艦店:媽咪包還可以。
安扣旗艦店:奶粉盒密封性好。
郁美凈旗艦店:嬰兒護膚霜,郁嬰坊有一款專利產品,我和孩子現在都在用。
六、提示
嬰兒衣服不要買太多,最好以夠用為原則。寶寶長得快,穿不了多久,第二年同一季節就又要重新買,因為寶寶滿一歲時體重一般是生下來時的三倍重。
有的寶寶月子里長得快,如果衣服買的碼子不是偏大的,滿月就穿不了月子里的衣服了。我們家寶寶滿月就穿不了月子里的衣服了,全部都是穿大一碼甚至兩碼的衣服了。
我見過有的人只給新生兒准備了三到五套衣服,真的很明智。
說起給寶寶買衣服,我一直堅持一個原則:淺色、純棉。
淺色:衣服在製作過程中染色劑肯定要相對少一些,純棉:親膚,柔軟。寶寶的皮膚非常稚嫩,需要用心呵護,特別是貼身的衣服。
淘寶的個人店鋪就不推薦了,給題主介紹一些寶寶衣服的品牌吧。
國產品牌 :
戴維貝拉
戴維貝拉,整體的衣服風格都是偏可愛,色調也是淺淺的,符合我的標准。
全棉時代
全棉時代,基本所有準媽咪的待產包清單里都會有它。我沒有買過這家的衣服,用過棉柔巾,確實不錯,除了有點小貴,沒毛病。衣服應該不會差,新生兒的貼身衣服可以考慮。
日系品牌:
千趣會
千趣會,舒服好穿。崇尚極簡,顏色素凈,衣服設計方面以純色和圓點為主,大方耐看。千趣會的特色是護膝襪、打底褲和口水巾等實用小物。寶寶貼身內衣,首推優衣庫和千趣會。
歐美品牌:
Carter's
據說,在美國出生的每一個孩子,都擁有10件以上Carter's的衣服。價格方面,即便是不打折也很有吸引力。
Mothercare
英國牌子,號稱世界第一母嬰品牌。關於娃的一切在他家都能找到,推崇一站式購物。設計獨特,品質優良。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牌子,除了貴,沒毛病。
暖暖說:
雙十一要來了,寶爸寶媽趕緊去挑選吧,寶寶的衣服特別容易斷碼。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根本沒時間逛街,寶寶衣服基本都在淘寶買,時間長了漸漸就有了些經驗。好了,進入正題~
齊齊熊旗艦店,比較平價,衣服款式也都挺好看,質量也還行。
童泰,口碑好,質量不錯,價格適中。
巴拉巴拉,口碑大牌,質量挺好,價格中上。
戴維貝拉,衣服款式多且好看,價格適中。
pureborn旗艦店,質量不錯,款式也好看,價格中上。
其他還有一些像麥拉貝拉、馬克珍妮、貝貝怡、佩愛、優奇、酷尾巴、歐孕(主要在這家買睡袋)也都還不錯。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啦,謝謝~
我家二寶出生前在一家童裝店買了一件連體衣,因為我是夏天的預產期,連體衣長袖,但是很薄,覺得質量不錯,剛好孩子的姑姑送了一件秋款的連體衣,竟然是同一個品牌的,都是衣拉拉,後來我淘寶上一搜,比實體店便宜,於是家裡兩個孩子的衣服都是在網上買的,瑁恩瑁愛和衣拉拉的款式差不多,同一家公司生產的,大寶的外套在一家叫熊貓圓圓的店買的,還可以,買過三四次了,性價比還不錯
因為二胎時代的來臨對嬰幼兒服飾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沖擊,牌子更是琳琅滿目。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那樣穿百家衣,老大穿了老二穿,縫縫補補更是少之甚少。加上親戚朋友又愛買新的給小寶寶,可謂寶寶的衣服比大人的都多。
新生兒的衣物應以純棉舒適為主,推薦一些我買過認為的不錯的嬰幼兒品牌,性價比高的如小貝殼、寶然、咕嚕鴨、童泰、聰明谷、優奇等等實在太多了,樓主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也不限於這些牌子。這些牌子都是適合3歲以內寶寶的,貴點的比如安奈爾。個人覺得寶寶衣服沒必要選太貴的,純棉舒適即可,畢竟寶寶長得很快,衣服穿不了多久。
注意,3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穿羽絨服,羽絨服的羽絨容易被寶寶吸入。我們這邊冬季都是自己用棉花做棉衣棉褲給寶寶,既保暖又實惠。
我也經常給寶寶在淘寶上買衣服,這樣節省時間,有時候也有很多優惠,而且淘寶上款式也多,是很多寶媽的不二選擇。
我經常購買的店鋪有童泰,麥拉貝拉,棉店,優貝宜,貝貝怡,巴拉巴拉,小豬班納,小狗比格,戴維貝拉,安塞爾斯,Gap,361度,C&A,南極人,齊齊熊,馬克珍妮等。這些店鋪的童裝都不錯。
寶寶的衣服要選擇一些正規的廠家,料子要選擇純棉A類的,能夠貼身穿著。顏色不要太艷麗,否則顏料太多,不要有熒光劑,穿之前一定要用開水燙一遍,洗好以後在陽光下曬一曬。
手淘搜索50195405即刻進入,這里的童裝性價比非常高。
我寶寶快6歲了,很多衣服都是在淘寶淘的,寶貝小的時候我對衣服款式要求不是很高,經常會去一些品牌店換季的時候給寶貝囤貨。我推薦幾個品牌吧,我家寶寶衣服都不是特別貴的。內衣推薦小素材,尤其是竹纖維的面料,夏季穿很好,顏色也比較素。再買的比較多的應該是優貝宜吧,純棉的,但是深色的會有一點掉色,時間久了顯舊。外套這些買的小小先生和懿琪寶貝家的多一些。小的時候棉衣買的童泰家的多一些,質量好也舒適。對了,還有hm家換季的時候還是很劃算的,我會去給寶貝囤一些。我家是男寶,比較費衣服,所以我呢一般不買太貴的,羽絨服買的比較多的就是巴布豆,維尼家的,還有一些我在淘寶翻出來的店鋪,就不一一列舉了
個人認為 戴維貝拉,馬克珍妮,小米米,carters,英式,千趣會,next,懿琪寶貝,gap,齊齊熊,英氏,家的質量都可以保證,就是個別家價格偏高些.....
❷ 訂做羽絨服一件大概需要多少錢
我今天看中一款別人定做好的,裡面是4兩絨,他一開始說500到1000,後來看我穿的挺合適,居然要800奶奶的太黑了吧,這么貴完全可以買件牌子的,果斷走人。。安徽蚌埠這邊
❸ 一件羽絨服的成本需要多少錢
一件羽絨服的成本其實還是比較低的,假如說市面上賣的羽絨服300塊錢左右,那麼賣家在進貨的時候,他可能就會進城90塊錢左右,可是真正的批發商在進到貨的時候,可能又只需要70元,因為我們都知道在這種層層的關系當中肯定都會有利益的存在,價格也會隨之而然的往上面漲,最後到達消費者手裡的時候,價格都已經是翻了三倍將近不止的。如果是對於那種比較好的羽絨服的話,成本應該是在150到200元之間。
❹ 羽絨服進貨價一般在多少
在看到「衣戀1500元羽絨服成本僅75元」上熱搜的消息後,讀研一的悅悅(化名)對衣戀品牌的好感度直線下降。大二時她曾經花了900多元買了衣戀旗下品牌的一件格子裙,花去了三分之一的月生活費。
事件源於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日公開的一則行政處罰信息,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被罰沒人民幣15704.45元,其中公司售賣的羽絨服標價為1598元/件,生產成本為75元/件。2月9日,該話題閱讀量達4億次,討論數超15000條。
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是韓國衣戀集團旗下公司。針對衣念羽絨服被罰一事,衣戀集團公開道歉,致歉信強調,行政處罰書中所提到的該款羽絨服「生產成本75元/件,標價1598元/件」中生產成本75元為商品加工成本而非總成本。目前,貝殼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北京市監局官網上相關處罰決定書中已經刪除「生產成本75元/件」字樣。
北京市監局官網衣戀被罰相關頁面。
針對此次引起爭議的千元羽絨服成本事件,多位服裝行業從業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就羽絨服製作過程來說,千元級別的羽絨服成本少說在百元以上,其中人工成本、羽絨材料以及品牌營銷成本等占據了絕大多數。一件品牌羽絨服,從品牌方、經銷商到零售商的流通過程中,層層加價。
一件標價1500元的品牌羽絨服,成本到底是多少錢?
揭秘品牌羽絨服成本:一般人工費加原料300多元
衣戀集團道歉信提到,被罰羽絨服的生產成本75元為商品加工成本而非總成本。那麼生產一件羽絨服的大概成本有多少呢?
「一件售價1500元的羽絨服成本應該在200元至300元」,從事6年服裝生意的馬超如此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由於工作的需要,馬超經常和服裝加工廠打交道。
馬超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與其他服裝品類不同,羽絨服的製作過程更為復雜。一件羽絨服的製作過程包括裁剪、縫制、充絨、縫扣、鎖邊、質量細節檢查等多道工序,同時以上每道工序中又包含了紛繁復雜的工藝技術,如拉布、絎縫、車縫、拍絨等。而款式精巧復雜的女士羽絨服所需要的工序也就更多,而每增加一道工序就意味著企業需要支付更多的人工成本。
據馬超觀察,淡季一件羽絨服的人工成本大概在100元,價格隨旺季有所浮動。在每年的10月、11月、12月、1月等羽絨服銷售旺季,工廠的用工成本會大幅增加。而且由於羽絨服製作工藝復雜,工廠每天產量有限,到了用工旺季往往「一人難求」。「有時候150、180(元每件)都不一定能招到工人」。正因此,馬超稱,很多工廠會選擇在淡季招工生產,以此來壓縮羽絨服製作過程中的人工成本。
除了人工成本外,材料成本也占據大頭。羽絨服主要由羽絨、內外布料、五金等輔助材料以及毛領(有些無)組成,其中以羽絨和毛領成本最高。
從事20餘年服裝零售生意的商家老越(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評判羽絨服質量高低主要有兩個指標,一是含絨量,絨子含量越多,蓬鬆性就越好,蓬鬆性好的羽絨服含的空氣更多,對熱量流失的阻礙就越大,會更加保暖;二是充絨量,充絨量越大,衣服就越厚越沉,相應的也就更加保暖。所以一款質量好的羽絨服往往既輕巧又保暖。
老越稱,羽絨服原料中一款材質較好的毛領,廠商進價多在百元以上,有的甚至可以達到200元左右。而羽絨種類、純度不同,價格差異也較大。根據中國羽絨信息網2022年2月11日最新更新標准,95%白鵝絨價格為680.00元/kg,而70%灰鴨絨價格為225.89元/kg,兩者之間相差了三倍之多。
以衣戀天貓店鋪一款售價也為1598元/件的羽絨服商品為例,該商品詳情頁面顯示,該款羽絨服填充面料為90%白鴨絨,一款165型號的羽絨服充絨量為113g。根據中國羽絨信息網最新更新的羽絨價格,90%白鴨絨的價格為358.40元/千克。如此計算,業內一款類似的165型號羽絨服的羽絨成本約為40.50元/件。
按照上述估算方式,一件品牌羽絨服人工成本加羽絨材料成本為15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其他材料成本、機器設備成本、水電成本、房租成本、庫存成本、運輸成本、稅收成本、銷售成本以及品牌營銷成本等多項內容。馬超預測,一款售價為1500元左右的品牌羽絨服成本價格在200元-300元之間。
從300多元到1500元,各個環節是如何加價的?
那麼在成本到銷售終端的過程中,各級經銷商又是如何加價的呢?
馬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一般情況下,品牌方會將新款商品以吊牌價4-6折價格賣給經銷商。據此推測,一款吊牌價1500元每件的品牌羽絨服,經銷商拿貨價在600元-900元之間。
「千元級別的羽絨服其實很常見,品牌方、經銷商、零售商層層加價後價格就上去了。」老越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曾經做過五六年品牌羽絨服零售生意,根據品牌方規定,零售商只能從經銷商處進貨,所進貨品新款羽絨服售價約為進價的1.5倍-1.8倍,老款羽絨服售價較低,約為1.3倍。而經銷商則是直接按件加價,例如每件羽絨服加價100元。
也就是說,根據上述信息簡單推算(不包含品牌方、零售商打折等促銷行為),倘若一件新款羽絨服吊牌價為1500元,那麼這款商品的總成本為200元至300元(按300元計算),品牌方大約會以900元(吊牌價6折)每件批發給經銷商,經銷商大約會加價100元,以每件1000元賣給零售商,零售商在進價基礎上乘以1.5倍,大約以1500元每件價格賣給顧客。在這個過程中,品牌方每件羽絨服約賺600元、經銷商約賺100元、零售商約賺500元。
不過,馬超和老越均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做品牌生意「不賺錢」,因為「利潤大頭都在品牌方手裡」。
從事20多年服裝零售生意的老越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做過五六年品牌羽絨服生意,但最後選擇不再繼續合作,「現在基本沒有人(零售商)做品牌羽絨服生意了」。老越稱其中原因很多。
首先是品牌對商品進價售價的管控非常嚴格。老越在一個三線城市繁華地段的商場中有2個門面曾被用來銷售品牌羽絨服。他告訴記者,每次從經銷商處進貨,進貨價、定價等都必須對品牌方「言聽計從」。例如,老越曾合作過的一個品牌方規定,羽絨服銷售時老款定價應為進價的1.3倍,新款定價為進價的1.5倍,且不能根據銷售情況隨意調整。
品牌方經常會派人到商場查看各經銷商的定價情況,如果被發現私自調整價格,零售商將會受到品牌方的處罰。「做品牌生意,打折做活動什麼的都要等品牌方通知,有的爆款賣得好價格不能上調,有的賣不動還沒辦法打折促銷,只能積壓在庫房」。老越說。
其次是利潤太低。老越告訴記者,相較於從小品牌處進貨,品牌服裝進貨價會高出一倍不止,有的銷售情況還比不上小品牌服裝。「做品牌生意,看起來售價很高,其實品牌溢價全都在品牌方口袋中,我們想要賺錢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走量」。
以上述提到的1500元羽絨服為例,零售商若以吊牌價7折出售,則每件衣服零售商利潤僅有1500*0.7-1000=50元,並非理論上的500元。而對衣戀的行政處罰書顯示,涉事羽絨服在商場中的售價即為吊牌價格的7折。馬超也向記者表示,受限於品牌的高要求,自己更傾向於與小品牌合作,進貨價低,定價自由,且利潤很高,「像網紅服裝我們直接從工廠拿貨,有時可以加價到2.5倍左右」。
對於品牌溢價一事,從事2年輕奢原單生意的小白也深有感觸。小白認為,一件件衣服的價格承擔了很多東西,大牌公司人員費用、設計師費用、品牌營銷費用、庫存費用等。「大品牌賣的是設計,是品牌文化,是消費者的購買後的滿足感,這些大牌服裝平時的品牌維護真的花了很多錢」。小白表示,自己對品牌溢價現狀有深入了解後,就再也難以對大品牌服裝提起興趣了。「我不想再為品牌營銷付費了」,小白說。
衣戀及旗下品牌曾多次被罰,開始賣資產「保命」
前述處罰書被網友扒出後,衣戀一下站到了風口浪尖。
迫於輿論壓力,2月10日衣戀中國在官方微博上發表道歉聲明,稱已經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進行了嚴肅處理,並強調本次被處罰的主要原因,是ELAND品牌商品中的一個款式因為配料成分不符合產品上標注的產品標准。
致歉信強調,行政處罰書中所提到的該款羽絨服「生產成本75元/件,標價1598元/件」中生產成本75元為商品加工成本而非總成本。因該事件讓消費者誤認為ELAND品牌加工成本即為商品總成本,衣戀深表歉意。貝殼財經記者致電衣戀中國,接連多次撥打官網電話均未接通。
企查查顯示,此次涉事的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並非首次被行政處罰。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該公司就曾因廣告虛假宣傳、排除消費者解釋格式條款、產品質量不合格、廣告宣傳表述模糊、產品以次充好等原因多次被上海市監局處罰。
2021年年初,衣戀旗下品牌SPAO的一款羊毛大衣不含羊毛,被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了20萬元罰款。
貝殼財經記者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搜索發現,有關「衣戀」的投訴共有322起,其中不乏商品未按規定時間發貨、商品質量差勁、客服拒絕退換貨等投訴內容。
據官網介紹,韓國品牌衣戀於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作為集團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官網信息顯示,衣戀進入中國市場後,先後引入ELAND、Prich、Roem、Paw in Paw、SPAO、SCOFIELD等多個時裝品牌。
衣戀官網介紹,經過幾十年來根植於本土的不斷革新,衣戀集團旗下品牌已超過40個,在全國百餘座大中城市擁有超過7000家賣場。自2010年起,中國衣戀又相繼引入零售、餐飲、旅遊等事業部,核心事業不斷擴張。
然而到了2016年,衣戀將旗下品牌Teenie Weenie以50億元人民幣高價出售給中國上市公司維格娜絲(現更名為錦泓集團),目的是「緩解債務壓力」;2019年,衣戀再次出售旗下品牌,集團以2.6億美元(約17.5億元人民幣)將E-Land Footwear USA Holdings全部股權出售給特步國際。
2020年,據央視財經報道,當年上半年,衣戀銷售額首次出現兩位數的季度下滑,韓國當地多家門店關閉,超1000名的管理人員實行階段性無薪休假。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亞洲品牌500強》榜單顯示,2020年,衣戀還位於榜單第494位;到了2021年,衣戀已跌出500強名單之外。
❺ 一般短款的羽絨服價格在多少一千塊錢貴嗎
含絨量。以短款羽絨服為例,長款的話,在短款基礎上乘以1.5。100克600蓬的羽絨服可以抗衡零度到零下十度的氣溫;100克800蓬的鵝絨羽絨服,便可以在寒冷的大東北度過冰天雪地了。為了保暖起見,我們就不要選擇600蓬以下的羽絨服了。蓬鬆度這個指標一般都會標注在標簽上,它的單位是FP,買羽絨服的時候可以注意下。
越多越保暖。一件衣服,羽絨填充量,大致90至200克左右。好的羽絨每噸百萬元,也就是可以購買,1000以上的不一定都是好貨,1000以下的也不一定都是差貨,地域不同,相同一件衣服就有不同價格國內很多品牌羽絨服都是國際品牌服裝的代工廠,他們在代工的同時也會生產自己的品牌,而且服裝的利潤確實是很客觀的,現在很多也都是工廠直銷,如果能找到靠譜的商家,品質還是非常放心的。
❻ 冬天羽絨服批量拿貨多少錢一件
像我經常批發服裝的衣衫匯平台,冬季羽絨服一件代發大概230-260一件,大量拿貨價格能更低,望網路採納
❼ 羽絨服批發1500件,價格便宜的大概在多少錢一件
造成本羽絨服製造成本大概分幾個部分:
1. 面料:大約在0.8-1.8米的布 可能有拼接啊什麼的成本在10-30左右
2. 填充物:這個大頭也是一件羽絨服的根本 你可以在阿里巴巴去了解白鴨絨市場行情
目前我看了 90絨是360一公斤 80絨是270一公斤 你可以去根據衣服大約多少絨去判斷他的填充物的成本
3. 加工費:一件童裝的加工費在30-90 看衣服的復雜程度去判斷的
4. 輔料費用: 比如拉鏈 印花 紐扣等 大約在8-20
這樣算下來至少成本價70以上,好的高品質也得200以上,具體相關價格可以找我,其次,衣服也要看品牌,好點的牌子就貴,進貨價一般在四百到五百之間市場價就在七百到八百之間。如果在商品場銷售要一千四五左右吧,好的專櫃價好幾千好幾萬的都有。歡迎私信留言!
❽ 羽絨服一般多少錢一件呢
我也買一千塊的羽絨服主要是因為:實用性:保暖性能好,帽子戴上特別暖和(特別怕冷)。款式啟運檔顏色很喜歡,穿上顯氣質。感覺悄褲物有所值。一千塊的羽絨服對現在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是消費的起的,而且羽絨服不是只穿一年,可以穿很多年,稍微好點的這個價位是最基本的了,太便宜的在自己的心理上也就穿個一兩年。
追求品質的人喜歡高品質的東西,衣服也是,男朋友也是,廉價的肯定不好,何況羽絨服,不是經常換的追求完美的,對款式和細節有一定要求的,正常消費也在這個價位上,或是平常消費達不到這個層次,但是卻特別喜歡這件衣服,也會買。我覺得大部分人都可以買得起,現在的羽絨服商場裡面無論什麼牌子都是要1千左右,那種幾百塊是羽絨棉,不是真正的羽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