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旗袍的材質:製作旗袍的有布料,絲綢、錦緞等,目前又有真絲雙縐、絹紡、電力紡、杭羅等真絲織品。
「旗袍」是專指民國出現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內,旗袍蘆兄茄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樣式一樣在學術界頗有爭議。
眾所周知,旗袍在文革期間被當成「四舊」「封、資、修」的象徵進行批鬥備受冷落,對於旗袍的研究在學術界成了禁區,一直到了改革開放後對旗袍的研究才在大陸學術界才逐漸多了起來。
常見的大紅旗袍,色彩絢麗醒目,款式別致,充分展現出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塵咐著重體現東方女性含蓄優雅的魅力。
現代常見的旗袍織錦緞,圖案為傳統的中國紋飾如雙魚、富貴花、梅花等,還有以中國水墨畫手法描繪的花卉圖案設計的手繪旗袍。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陪察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鬥。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
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大陸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成為國務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網路--旗袍
⑵ 旗袍服裝的面料適宜選用()等高檔服裝面料
真絲或模擬絲綢緞。旗袍服裝的面料適宜選用(真絲或模擬絲綢緞)等高檔服裝面料,宋錦和香雲紗都是非常高檔的絲織品布料。如在做旗袍的選料時宋錦還是排在前面的。
⑶ 冬季適合用當今哪些面料做旗袍,並分析原因
毛呢、羊毛、羊絨、絲絨等都可以作為冬季旗袍的選擇。當然,這裡面保暖效果最好的自然還是羊絨,保暖指數最高,面料薄而有型,是做冬季旗袍的不二之選。
絲絨:絲絨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加之表面光滑,其對人體的摩擦刺激系數僅次於絲綢。良的耐皺性、彈性和尺寸穩定性、絕緣性能好。
毛呢:耐臟耐磨,吸濕性強、穿著舒適,彈性、抗皺性能好。
羊絨、羊毛保暖性就不用說了,應該基本都知道的,很多人會分不清二者區別:羊毛來自綿羊,羊絨產自山羊身上。羊絨衫的吸水性是所有紡織纖維中最強的,且羊絨保暖程度是羊毛的8倍,所以做好是選擇羊絨。
⑷ 旗袍由什麼材料製作
杭州的絲綢就是最好的旗袍材料了,好的絲綢是由上等蠶絲織成,手感絲滑,穿著舒適。
另外就是棉布了,棉布吸汗透氣,穿著也很舒適,只是少了絲綢的奢華。
⑸ 選什麼面料的旗袍比較好
旗袍什麼面料最好
絲綢面料最好。
提到旗袍,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印象就是絲綢。正是這第一印象,旗袍面料更繞不過它。手感絲絲柔滑飄逸,幽雅珍珠光澤,有面料「皇後」美譽。時至今日,我們又賦予它「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絲綢的保健功能是各種不同材質的面料都無法比擬的、無法替代的。它含有人體所須的18種氨基酸,與人體皮膚所含的氨基酸相差無幾。故又有是我們人類的"第二皮膚"的美稱。
space
旗袍有哪些面料
1、真絲面料的旗袍
真絲是旗袍的主要製作面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吸濕性和透氣性,柔軟細膩,光澤溫柔。擁有順滑的手感和良好的垂墜感,絲質的旗袍整體充滿了奢華貴氣,很適合出入正式場合。
2、香雲紗面料的旗袍
香雲紗為原生態傳統面料,以桑蠶絲為原料,屬於比較高端的品種。穿著它做成的旗袍,走動會產生沙沙聲,還具有防水防曬的優點,色澤古樸懷舊,經久耐穿,手感又挺爽柔潤,非常適合有古典韻味的知性女子。
3、絲絨面料的旗袍
絲絨是一種又輕又保暖的面料,手感絲滑,柔韌,親膚,與人體有極好的生物相容性。利用絲絨製作出的旗袍更是旗袍中的經典,最能展現東方女子神韻。絲絨旗袍不但面料看上去比綢緞旗袍溫柔很多,保暖功能也是更勝一籌。粗略可見的肌理和質感顯得厚重,很適合秋季穿著。
4、棉麻面料的旗袍
棉麻面料就是由棉和麻纖維混紡而成的一種面料。做成旗袍,款式既樸素又大方,也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濕性,手感柔軟,質朴,穿著舒適,不同於絲質旗袍的光芒萬丈,更顯韜光養晦,凸顯少女感,也適合日常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