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衣服的肩寬怎麼計算
衣服的測量方法
以下是衣服詳細尺寸的量法,希望大家能在網上買到合適衣衣
1:衣服或者連衣裙:(單位:CM)
●衣長:衣服後背處從領口線到下擺
(備註:一般量反面,連衣裙從後背中央最上端到裙擺的直接總長)
●肩寬:兩端肩邊線的距離
(備註:一般量衣服反面,對於沒有袖子的衣服不用量)
●袖長:從肩線到袖口的直接長度,
(備註:遇到斜肩的衣服,取與腋窩處相對的地方到袖口的長度)
●胸圍:兩腋下之間的長度距離*2
(備註:量的時候把衣服正面放平整開始量)
2\褲子或者半身裙:(單位:尺和寸)
●腰圍:衣服最下擺從左到右的距離
( 連衣裙量腰部最細的地方)
●臀圍 褲子:從臀部2/3處開始從左到右的長度,一般與前面拉練的底線平行處開始量。
(一般寬松的休閑褲不怎麼限制臀圍)
●裙子:臀部位置從左到右的距離(見圖示)
(A字裙或者貼身連衣裙需要量,大擺裙一般不限制臀圍。)
●長 度 褲子:從腰線接縫處到褲腳的直接長度。
裙子:從腰部中央接縫處到下擺的直接總長。
●大腿圍 褲子:從褲前襠接逢處到腿外圍的直接長度*2
●前 襠 褲子:一般低腰褲或者熱褲需要量前襠長度,一般從褲子腰部中間紐扣處到褲襠接處的直接長度。
網上購物難免經常被選尺寸而困擾,特別是那些特別提示衣服偏大或偏小款的,總擔心買了大碼不合身不好看,又擔心買小一碼穿不下還要花郵費換貨。
下面是常見尺碼和身材對應表。注意:
如果是以M碼開始的碼數:
M,L,XL則等於碼數表的S,M,L如果是以S碼開始的碼數,則等於碼數表的S,M,L,XL
當然以上是基本的尺寸對照,每個商家也都會有各自的尺碼和厘米對照表,但還是會被那一堆數字弄暈,下面就教給大家如何測量自己的身材指標,以買到合適尺碼的衣服。
一、基本測量指標
女性決定身材的重要指標是三圍:
胸圍、腰圍、臀圍。
男性決定尺寸的重要指標是肩寬、領圍(襯衫)、腰圍。
測量要點:
貼身測量,不要留有餘量。
胸圍要通過胸的最高點尺子平行地面一周。
腰圍要量腰部最細的部位,不要量褲腰的地方,基本上在肚臍以上3cm左右的地方,尺子平行地面測量一周。
臀圍要過臀部最高點,平行地面測量一周。
二、其他測量指標
三圍是基本的圍度,還有幾個基本的xx:
衣長、袖長、褲長。
測量要點:
衣長從頸部和肩部的交點開始測量,尺子垂直地面,量到你希望衣服的長度為止,得到的數據就是衣長。
袖長從肩最寬點量起,通過肘關節直到的合谷穴的長度是標準的袖長。
褲長:
從腰圍線開始到腳踝的位置的xx。
最後還有一個基本的尺寸就是肩寬:
肩寬一定要從後背量,從肩的最寬部量起,要通過頸椎和脊椎的交點,量出曲線的長度。
⑵ 衣服「後衣長」要怎麼量
後衣長:將上衣平鋪,不要有褶皺,取後片1/2後中縫處,從後領窩最低點垂直向下量至下擺處的距離,也一定要垂直測量。
領大:領子平攤橫量,立領量上口,其他領量下口。
衣長:由前左側肩縫最高點垂直量至底邊。
胸圍:扣好紐扣,前後身攤平,沿袖窿底縫橫量。
袖長:由左袖最高點量至袖口邊中間。
連肩袖長:由後領窩中點量至袖口中間。
總肩寬:由肩袖縫交叉處橫量。
袖口:袖口平攤衡量。
(2)如何計算後頸窩留幾寸衣擴展閱讀:
所有服裝測量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被測服裝必須平整,被測服裝的紐扣、拉鏈必須扣上。被測服裝在測量前或測量中不得拉伸或捲曲,特別不能因為尺寸達不到而對被測服裝進行拉伸或捲曲。
在測量時,需將被測服裝平放於檢驗台上,檢驗台的尺寸必須足夠能平放整件成衣,還必須平坦、干凈。測量需要在明亮的光線下進行,一般要求不低於 750 lx。尺是最常用的測量工具。建議使用不易變形的、柔性的尺,並且能精確到 1/8英寸。
⑶ 如何栽剪衣服
量體具體方法
1.總體高:代表服裝「號」,由頭部頂點垂直量至腳根。
2.衣長:由前身左側脖根處,通過胸部最高點,量對需長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圍:代表上衣類服裝「型」,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寬:由後背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頂點(軟尺在後背中央貼緊後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誇張時,肩可適當放寬。燈籠袖款可適當改窄。
5.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減長度。
6.袖口:圍量手腕一周,再按需要加放尺。寸還可根據款式的不同用胸圍比例法計算。
7.領大:沿喉骨下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8.腰節:一般體型可按總體高算出。遇到特殊體型時,就需要量取前後的腰節尺寸(在腰部最細處,圍一條皮尺成水平),分別量取前後腰節的尺寸。
9.褲長:由腰部左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腳跟減3厘米。
10.腰圍:代表褲子類服裝「型」。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11.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鬆度。
12.上襠:由腰部右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量至大腿根。
服裝裁剪是服裝製作的基礎,而「量體裁衣」則是服裝裁剪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個時裝款式,由於量體、裁剪的好壞不同,都將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對於所有學習服裝裁剪製作的人來說,是否掌握了量體裁衣的基本知識,這對能否做出質量上乘、合體美觀的服裝,實在是至關重要的。
2
肩寬與胸寬的量取
肩寬:是左右肩端點之間的長度,要通過後頸點測量。
背寬:測量背部左右後腋點之間的長度。
胸寬:測量前胸左右前腋點之間的長度。
乳間距:左右乳峰點之間的長度。
3
圍度的量取
胸圍:通過乳峰點的位置,使皮尺水平圍量一周。注意不要過緊和過松,後背有 肩甲骨,尺寸易下落。
乳下圍:在乳房下端用皮尺水平圍量一周。
腰圍:在中腰最細處用皮尺水平圍量一周,根據品種加放鬆度。
臀圍:在臀部最豐滿處水平圍量一周,根品種加放鬆度。
4
背長與總長的量取
背長:從後頸點到腰圍線的垂直長度。
總長:從後頸點向下垂放皮尺,在腰圍處輕按住,量到腳底。
後長:從側頸點開始經過肩甲骨量到腰圍線。
前長:從側頸點開始經過乳峰點量到腰圍線。
5
乳下垂與腰高的量取
乳下垂:從側頸點到乳峰點間的長。
腰高:從腰圍線到臀圍線間的長度。要在靠近側縫的位置測量。
檔長:從股根部到腳踝骨的距離。
肩袖長:從後頸點開始經過肩端點沿自然下垂的胳膊量到手根點。袖長:從肩峰點到手根點的長度。
6
頭圍與領圍的量取
手腕周長:通過掌根圍量一周。
手掌圍:母指輕輕向掌側彎曲,通過母指根圍量一周。
頭圍:通過前額的中央,耳的上方和後頭部的突出部位圍量一周。
領圍:通過頸根部,經前頸點圍量一周。
7
衣長與褲長的量取
衣長:從後頸點到上衣的底擺線的距離。根據款式變化可靈活變化。
膝長:從腰圍線量到膝蓋骨的垂直長度。
裙長:從腰圍線量至需要的裙擺線位置。
褲長:從腰圍線經過膝部量至外腳踝骨。
8
中臀圍與大臂圍的量取
中臀圍:在腰圍與臀圍中間的位置水平測量一周。
臂根圍(袖窿周長):通過肩峰及腋下圍量一周,在這個尺寸上加1/10左右的量可做為袖窿尺寸的基準。
大臂圍:在上臂最粗的位置水平圍量一周。
肘圍:曲臂後通過肘點圍量一周。在緊身袖制圖的時候這個尺寸很必要。
⑷ 衣服尺寸怎麼算
問神灶題一:衣服的尺寸怎麼算??? 胸圍:從你後脊椎骨纏繞到前胸一圈的長度。
衣長:從衣領到衣角的長度。
袖長:從肩骨到袖口的長度。
肩寬:從左肩到右肩的長度。
你可以自己把現有的衣服拿一件出來用尺子量一下。
單位:厘米
然後再對照你的這個表格。
這樣你就能知道自己應該買幾碼的衣服了!
謝謝。
問題二:衣服尺碼怎麼算 -- 衣服尺碼對照表
尺碼對照表 魯賓漢尺碼對照表
1、上裝尺碼為:
01碼表示代碼為:「XXS」 02碼表示代碼為:「XS」
03碼表示代碼為:「S」 04碼表示代碼為:「M」
05碼表示代碼為:「L」 06碼表示代碼為:「XL」
07碼表示代碼為:「XXL」
M 身高155,胸圍80
S 身高160,胸圍84
L 身高165,胸圍88
XL 身高170,胸圍92
XXL 身高175,胸圍96
2、茄克裝尺碼為:
70表示代碼為:「48」(M)
71表示代碼為:「50」(L)
72表示代碼為:「52」(XL)
73表示代碼為:「54」(XXL)
3、褲裝尺碼為:
26代表腰圍為:「1.9尺」 27代表腰圍為:「2.0尺」
28代表腰圍為:「2.1尺」 29代表腰圍為:「2.2尺」
30代表腰圍為:「2.3尺」 31代表腰圍為:「2.4尺」
32代表腰圍為:「2.5尺」 33代表腰圍為:「2.6尺」
34代表腰圍為:「2.7尺」 36代表腰圍為:「2.8尺」
38代表腰圍為:「2.9尺」 40代表腰圍為:「3.0尺」
42代表腰圍為:「3.1尺」 44代表腰圍為:「3.2尺」
50代表腰圍為:「3.4尺」 52代表腰圍為:「3.5尺」
54代表腰圍為:「3.6尺」
4、西服裝尺碼為:
80表示代碼為:「145」 81表示代碼為:「150」
82表示代碼為:「155」 83表示代碼為:「160」
84表示代碼為:「165」 85表示代碼為:「170」
86表示代碼為:「175」 87表示代碼為:「180」
88表示代碼為:「185」
5、襯衣裝尺碼為:
60表示代碼為:「38」 61表示代碼為:「39」
62表示代碼為:「40」 63表示代碼為:「41」
64表示代碼為:「42」 65表示代碼為:「43」
66表示代碼為:「44」 67表示代碼為:「45」
68表示代碼為:「46」
問題三:淘寶里,衣服的尺寸怎麼計算的??
問題四:買衣服時那個尺寸是怎麼算的,厘米與尺寸是怎麼換算的 1米=3尺,1分米=3寸,
1厘米=0.3寸
問題五:在網上買衣服 怎麼算自己的尺碼?桐鉛?? 不同款式不用貨源的衣服,型號都會有差異,你可以直接聯系局瞎好網上商家讓她提供你所需要貨物的具體尺寸 ,例如:肩寬,袖長之類的。或者是把你的個人資料發給她,讓店家告訴你他們家貨什麼型號適合你。一般網店店家都會願意為你解答,他們也不希望發貨後你決定型號不合適,又要退貨,雙方都麻煩。
問題六:怎麼知道自己穿多大的衣服 體重 (斤) 80 ------ 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
碼數(褲子) 25- --- 26- ----27- --28- - -29----30- ----31 ---32 ---33 ----34
腰圍(尺寸) 1尺8-- --1尺9---2尺--2尺1--2尺2--2尺3--2尺4--2尺5--2尺6--2尺7
腰圍(厘米) 64------- 67------70---72-----74-----77-----79-----82----87-----90
腰圍(尺寸) 2尺5-- - 2尺6---2尺7--2尺8--2尺9--3尺--3尺1--3尺2--3尺3--3尺4
臀圍(厘米) 83------- 86------89--- 92-----96-----100--103---107---110----113
男上裝
S號165適合身高165CM左右,體重100斤以內
M號170適合身高170CM左右,體重120斤以內
L號175適合身高175CM左右,體重120-140斤以內
XL號180適合身高180CM左右,體重140-160斤以內
XXL號185適合身高185CM左右,體重160斤以上
男褲
XS號 165A 28碼 腰圍2尺1
S號 165B 29碼 腰圍2尺2
M號 170A 30碼 腰圍2尺3
L號 170B 32碼 腰圍2尺4
XL號 175A 34碼 腰圍2尺5
XXL號 175B 36碼 腰圍2尺6
XXXL號 180 38碼 腰圍2尺7
可以按這張表來自己算一下。
問題七:淘寶上衣服尺碼怎麼計算? 從小到大順序 S (小) M(中號) L X XXL 每家尺碼都不同 應該有對應的釘細尺寸表吧
問題八:衣服的尺碼 s m l是怎麼算 女士:S M L XL XXL...
身高在1.60米以下可以穿S號
身高在1.60-1.65米可以穿M
身高在1.70米左右可以穿L
身高在1.75米左右的人可以穿XL號
.....
依此類推....
男士:M L XL XXL XXXL...
身高在1.60米左右的人可以穿M號
身高在1.70米左右的人可以穿L號
身高在1.75米左右的人可以穿XL號
身高在1.80米左右的人可以穿XXL號
XXXL屬於加大加肥
問題九:衣服尺碼怎麼看 照道理如果是同類的服裝,尺碼規格應該是一樣的,如果是不一樣的類型,有可能會存在差異,比如說梭織類的和針織類的可以會有點不一樣的。
問題十:衣服大小尺寸怎麼算 人體測量法 :
1.量身時,被量者應穿著軟薄適體的衣衫,並放鬆作自然立姿。
2. 胸圍 用軟尺在胸圍最豐滿處圍繞量一周,松緊以軟尺能轉動為准。
3. 腰圍 量度腰部最細小的位置一周。
4. 臀圍 在臀圍最豐滿處量一周,松緊以軟尺能轉動為准,這是實圍尺碼。
成人服裝碼數尺寸參考:
【如何選配適合自己的碼號(單位:厘米)】
(男) 身高 胸圍 腰圍 臀圍
S 163-167 82-85 72-75 84-87
M 168-172 86-89 76-79 88-91
L 173-177 90-93 80-84 92-95
XL 178-182 94-97 85-88 96-99
XXL 183-187 98-102 89-92 100-103
(女) 身高 胸圍 腰圍 臀圍
S 153-157 78-81 62-66 84-87
M 158-162 82-85 67-70 88-91
L 163-167 86-89 71-74 92-95
XL 168-172 90-93 75-79 96-99
XXL 173-177 94-97 80-84 100-103
⑸ 如何測量衣服尺寸
[A]肩寬: 從左肩點到右肩點的直線長度
[B]背中+袖長: 從後背中縫與領子的接縫處,經過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C]袖長: 從肩點到袖口的長度
[D]上衣總長: 上衣類及襯衣等上裝外套、連衣裙等,從肩線與領子的接縫處到衣邊的長度(包括連衣裙的)
[E]裙長: 後身中央的腰帶上部到裙邊的長度
[F]褲長: 沿外側縫線,從腰帶上部到褲腳的長度
[G]檔長: 從腰帶上部,沿前中心線到立檔的長度
[H]褲腿長: 從立檔開始沿內側縫線到褲腳的長度
[I]身圍: 前身、左右腋下袖攏縫線之間的寬度
[J]底檔寬: 底檔線位置的褲腿寬度
(5)如何計算後頸窩留幾寸衣擴展閱讀:
"服裝尺寸"通常也叫服裝尺碼,但包涵的意義更廣泛,是用來衡量人體著裝標準的一系列規格單位
主要部位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