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分辨牛仔褲上扣子的大小號
一般都是使用直徑測量方式:有游標尺的話,可以直接測量。如果你沒有游標尺的,可以把紐扣平放到桌面上,在紐扣的下端放個直尺,左右各放一把直尺,垂直於紐扣下端的直尺,可以在下端的直尺上可以直接讀取數據,直尺不夠的話,左右的直尺也可以用別的直的物體代替,垂直於下端的直尺就可以了。
B. 請問服裝鈕扣的大小有:12L,14L,15L,16L,18L,20L,22L,化為MM對應的是多少啊
中國以紐扣的外徑來表示;國際上通常以萊尼(ligne)作為紐扣大小的計量單位。1萊尼等於0.635mm,換算關系是:1L=0.625MM、1MM=1/25英寸(INCH)。
相關號數對應表:
12L=7.5 MM =5/16"
14L=9.0 MM =11/32"
16L=10.0 MM =13/32"
18L=11.5 MM =15/32"
20L=12.5 MM =1/2"
22L=14.0 MM =9/16"
紐扣還可以按大小分(即直徑大小),即我們常說的14#、16#、18#、20#、60#等等!它的換標公式為:直徑=型號*0.635(毫米)。如果我們手裡有一粒紐扣,但不知它的型號大小,我們就可以用卡尺量出它的直徑(毫米)再除以0.635即可。
(2)褲子紐扣用多少號的擴展閱讀:
紐扣是誰發明的?
紐扣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對它的使用,已經有六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四千年前,伊朗的祖先波斯人,就已經用石塊做成紐扣使用。
我國周代已開始採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朝內有專管製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必須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范,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周朝反映周王朝禮儀的《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了「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
根據我國考古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紐扣的使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戰國文物中,就已用蘭、蘋果綠、淺灰色的綠松石做成的圓、橢圓、動物頭狀和不規范形狀的紐扣。每顆都有一、二個小孔。有的鐫刻花紋,造型別致,艷麗多彩,具有妙美的蠟光光澤。
我們華夏民族在周朝、春秋戰國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 十六世紀,中國人把紐扣傳到了歐洲,當時只有男人使用,女性使用者較少,多數人只是用做服飾。
一些達官貴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富有,用珍貴的金銀、珍珠、寶石、鑽石、犀角、羚羊角、象牙的貴重的材料,精做成紐扣使用。法國有國王路易十四,用1.3萬枚珍貴紐扣鑲做一件王袍的記載。
C. 男人褲子後兜的扣子一般是多大
男人褲子後兜的扣子一般是紐扣那麼大,因為大過紐扣就扣不了。
D. 22L的紐扣 直徑是多少CM
扣子的直徑(CM)X3.14956再除2 X10=L
a、 按紐扣大小(即直徑大小分)
即我們現在常說的14#、16#、18#、20#、60#等等!它的換標公式為:直徑=型號*0.625(毫米)。如果我們手裡有一粒紐扣,但不知它的型號大小,我們就可以用卡尺量出它的直徑(毫米)再除以0.635即可。 b、紐扣的大小還有另外一種表示方式即L 換算關系如下:紐扣尺寸大小: 1L=0.625MM 1MM=1/25英寸 INCH) 表示方法單位:L,號(LIGNES) 12L=7.5 MM =5/16" 13L=8.0 MM =5/16" 14L=9.0 MM =11/32" 15L=9.5 MM =3/8" 16L=10.0 MM =13/32" 17L=10.5 MM =7/16" 18L=11.5 MM =15/32" 20L=12.5 MM =1/2" 22L=14.0 MM =9/16 24L=15.0 MM =5/8" 26L=16.0 MM =21/32" 28L=18.0 MM =23/32" 30L=19.0 MM =3/4" 32L=20.0 MM =13/16" 34L=21.0 MM =27/32" 36L=23.0 MM =7/8" 40L=25.0 MM =1" 44L=28.0 MM =1-3/32" 45L=30.0 MM =1-3/16" 54L=34.0 MM =1-5/16 60L=38.0 MM =1-1/2" 64L=40.0 MM =1-9/16" c、紐扣數量及單位:粒 PIECE PC.=1PC 打 OZEN D.=12PCS 羅 GROSS G.=144PCS 大羅 GREAT GROSS GG.=1728PCS=1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