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練車能戴帽子嗎
開車的時候可以戴帽子。但戴帽子的前提是帽子的帽檐不能擋住視線,不利於觀察路面,也不能擋住耳朵,否則聽不到周圍的聲音。當然也不能戴太大太誇張的帽子,否則會影響頭部的靈活性,對頸椎造成疲勞。
開車時盡量多練習:
有些人學車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卻不能一直堅持。這種情況肯定不行。我們應該爭取更多的時間練習開車。
駕駛時謹記技術動作:
你應該記住教練教的技術動作。這個所謂的動作其實就是一個小技巧,學會了就很有用了。
駕駛時向經驗豐富的駕駛員學習更多知識:
你應該多向身邊開車技術好的人請教,這樣才能有更深的了解。只有當你有了很好的理解,你才能開好車。
嚴格按照規范訓練:
學車的時候,教練可能會教一些和大家平時說的不一樣的東西。學車的時候一般都比較,但是一定要嚴格遵守。
多思考,多思考駕駛:
如果有些動作沒有一下子做好,還有補救的機會。所以要多思考為什麼會這樣,才能更好的進步。
㈡ 騎公路自行車,應該帶什麼帽子啊
騎公路自行車,應該帶騎行頭盔。
騎行頭盔是騎行運動中生命最堅實的保護屏障。騎行過程中的摔倒會對頭部造成很大的損害,即使騎行者是以較低的車速沿著坡度平穩的自行車道騎行,也同樣不可忽視安全問題。
佩戴騎行頭盔的原因很簡單也很重要,主要是保護頭部,減少傷害。相關數據表明,在每年超過500例的騎車死亡事故中,有75%的死亡原因是頭部受到致命傷害。
(2)山地車的帽子為什麼不擋耳朵擴展閱讀:
騎行頭盔的保護原理:
騎行頭盔的作用原理在於通過吸收碰撞的沖擊力來發揮保護作用。換言之,每一個騎行頭盔都具有泡沫內層,在事故發生時,泡沫內層會緩沖碰撞來減輕事故損傷。
傳統中,許多騎行頭盔是由EPS材料製作而成。一旦EPS泡沫在事故中粉碎變形,則不可恢復和再次使用。此外,還有由EPP泡沫製成內層的頭盔。
盡管EPP泡沫在受到撞擊之後可以再次恢復使用,但是其吸收沖擊力的強度遠遠不及EPS泡沫。所以,經過多年研究和改進。
一種結合了EPS和EPU的新型多重保護泡沫Tau Re Up 誕生了。不僅如此,很多的騎行頭盔中使用了碳素纖維來減輕頭盔重量。
㈢ 日騎行、短途騎行必須具備的裝備選擇及正確使用
頭盔是騎自行車旅行必備的首要裝備,無論是日騎、短途騎行還是長途騎行,都必須佩戴。其次,我們建議配備騎行專用手套和騎行褲/裙。
1 頭盔
自行車頭盔有山地車頭盔、公路車頭盔、山地公路兩用頭盔之分,公路車頭盔比較單一,而山地車頭盔又分為山地越野頭盔、全山地頭盔、山地速降頭盔等。
(1)頭盔的選擇
頭盔以透氣性好、輕便、配戴舒適為優選。必須購買經過質量檢測部門認證檢驗合格,並獲得產品認證的頭盔。
買頭盔時一定要本人試戴,亞洲人頭型偏寬,要注意頭的左右兩側不要過緊,以能塞進去一個小手指為宜。
(2)正確佩戴頭盔,頭盔才能起到保護作用
第一步:把頭盔水平,周正地戴在頭上,不要前仰後翹或歪斜。頭盔內若戴小帽子,帽沿的長度以不擋視線為宜。
第二步:調整頭盔的內尺寸,以頭的左右兩側能塞進一個小手指為度。
第三步:調整頭盔上的幾根安全帶,把安全帶收緊並回折一下安全帶的頭,確保安全帶在騎行中不會松動。
第四步:頭盔前沿與眉毛平齊。三角扣緊貼耳朵根部下約1.5厘米,帶子在下頜向下約1.5厘米處固定。
2 騎行手套
騎行手套的作用是吸汗、防滑、透氣、保護手掌及腕關節。萬一不慎摔跤,手套能起到保護作用。日常騎行用手套,基本分為長指手套和半指手套,長指手套又分為春秋季手套、夏季手套和冬季手套。
日騎行和短途騎行,夏季可戴半指手套。夏季長途騎行建議戴長指手套,以防曬傷。其他各季,建議戴長指手套
選擇騎行手套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透氣性、防潑水性
手套要透氣,即使秋冬季節戴的手套也要注意排汗功能。另外,秋冬季手套還要在注意透氣性的基礎上,注意其防潑水性。
(2)吸震性
不是掌心越厚的手套吸震性越好。手套掌心的吸震效果優劣依次為:泡綿、EVA、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GEL)。專業自行車手套常採用記憶泡綿和吸震凝膠,購買時有個簡單的識別辦法:按壓襯墊處,彈性不佳的是泡綿,可緩慢彈起的是記憶泡綿,有彈性和有滑動感的是吸震凝膠。
記憶泡綿因為會呈現握把的形狀,更便於握牢自行車握把,但吸震性能略遜於吸震凝膠,適用於騎行路況較好的路段。若是騎行XC爛路或越野,可選擇吸震凝膠的。EVA材質較硬,彈性差,專業騎行手套現已使用得較少。
(3)防滑
自行車手套的防滑部位在手部握拳的突出部位,一般普遍採用的PU材質。高端價位可能採用矽膠,其防滑效果更佳。
(4)尺寸要合適
手套的尺寸要合適,一定要試戴,不能偏大或偏小。女車友若手較小,買不到成人騎行手套,可選擇青少年款的騎行手套。
3 騎行褲/裙、騎行服
(1)騎行褲/裙
騎行褲是關乎騎行舒適度的重要裝備。其彈性面料包裹臀部、大腿的肌肉,具有一定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而且騎車時還可以減少風阻和大腿內側與車座的摩擦。騎行褲墊有一些減振、擴散壓強分布、減少騎行時的不適感和壓迫感的作用。
騎行褲按長度分為長款、9分款、7分款和5分款,以及背帶款、內褲款、寬松款等,女式還有騎行裙。購買騎行褲時要注意6點。
其一,騎行褲的面料要有彈性,可包裹住臀部、大腿的肌肉,以起到一定的保護運動肌肉的作用。
其二,騎行褲墊分男女款。騎行褲墊有海綿、硅膠、COOLMAX、KISS AIR等材質,記住一點:不是越厚越好。高端騎行褲,根據不同的騎行強度、騎行時間,配備有不同材質、厚度的騎行褲墊。根據襯墊的介紹和標注選擇。COOLMAX、KISS AIR材質的襯墊舒適性比較高。
其三,穿騎行褲時不要穿內褲。
其四,騎行褲邊(包括騎行服的袖口)選擇硅膠防滑帶,舒適性較高。
其五,從騎行褲的前部分看,褲墊的縫合線要有褶皺,褲墊呈立體感。
其六,秋冬季可選擇前面帶防風面料的加絨騎行褲,或內穿夏季騎行褲,外套寬松的無墊式防風騎行褲。
(2)騎行服
騎行服就是騎行運動時的專用運動服,透氣性好、速干、緊身減少風阻。如果只是騎自行車代步和休閑,而不是參加比賽,不過分追求速度,此時可以用戶外速乾衣替代騎行服,所以騎行服不是必需的。
若選擇騎行服,需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顏色淺的一定比顏色深的涼快。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多年檢測的結果表明,深紅色和藏青色的化纖織物是比較好的防曬服裝。
其二,夏季騎行服並不是短袖的一定比長袖的涼快,長袖騎行服的衣袖要比普通的衣服長一些,確定長袖騎行服袖子長度的方法是:做一個騎行時手握車把的姿勢,衣袖正好蓋住手腕。
其三,騎行服的後片的長度一定要騎行中能蓋住腰部。
其四,騎行服前面的拉鏈最好是全拉鏈的,或者比較長的拉鏈,透氣性比較好。
其五,騎行服的後面最好有幾個小口袋,以便放小零物;但若小口袋不是封閉的(如有的口袋口沒有拉鏈),女車友如廁時要當心小口袋中的東西不要掉進廁坑。
其六,騎行服最好有反光條,夜間騎行安全。
其七,秋冬季騎行,衣服由里到外的穿法可以是:速乾衣+抓絨衣+防風衣。
4 鞋底稍硬的鞋、鎖鞋
習慣穿鎖鞋的,建議攜帶一雙方便走路的鞋。騎行中要穿鞋底稍硬的鞋,最好是粘扣設計的。若是鞋帶設計的,一定要注意系好鞋帶,以防鞋帶刮進牙盤、鏈條。
5 手電筒/車首燈、尾燈
騎行在外,雖然都不想走夜路,但可能因種種原因(爆胎、隊友身體不適、迷路等)不得不夜騎。所以,只要騎行,必帶手電筒/車首燈和尾燈。夜晚騎行,開車首燈,起到照亮和警示的作用。車首燈可用手電筒替代。
天黑後騎行,開車尾燈,起到警示的作用。有時車尾燈用反光片代替,後面的車輛開燈行駛時,就能看到反光片和反射光,從而起到警示作用。最近又出現了可以持續閃爍的青蛙燈,將其裝在車尾,警示效果更顯著。也有將青蛙燈等小燈裝在前後車軸上,不僅能起到警示作用,夜間騎行也更加炫酷。
6 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
騎自行車旅行前,一定要掌握簡單的自行車維修技術,並攜帶備胎、氣筒、組合工具包等。如果團隊騎行,工具不必人人都帶。根據騎行線路的路況,內胎至少准備2條。使用法嘴內胎的車友,若氣筒沒有法嘴,還要准備好轉換頭。
組合工具包中一般包括:補胎工具、內六角扳手、截鏈器等。氣筒一定選擇腳踩式的、金屬的,不要選用手打氣的!氣筒價錢從15~100元不等,選擇時一定注意質量,不要一味地選擇低價位。
7 截鏈器
截鏈器雖然不經常使用,雖然組合工具中也多配有截鏈器,但建議買個質量好的、專業級的截鏈器。
8 補充能量的食品、水
騎行1小時或30公里,補給一次。大量出汗時不要只喝礦泉水。蜂蜜、葡萄糖是單糖的,飲用蜂蜜水能快速補充體力。上午10:00~11:00,
下午4:00多,補充一次用葡萄糖粉沖的溫熱的水。
補充能量棒、能量粉類的食品前,預估當日運動量,不要過補。小食品可准備香蕉、話梅、巧克力、士力架、花生牛軋糖等。
9 手台(業余電台)
手台是「手持電台」的簡稱。只有取得業余無線電執照的人,才能使用業余電台,即業余無線電愛好者為了試驗收發信設備、進行技術探討、通信訓練和比賽而設立的電台。
只准使用國際通用「Q」簡語和業余通信縮語以及必要的英語明語,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暗語、密碼、暗令、代號等。不得作為廣播娛樂之用。只限使用執照中核準的電台設備、頻率、呼號和調制方法進行聯絡。
(1)手台是救命工具
手台可以讓持有人在隊伍中保持通信通暢,隨時知道隊伍的整體情況。高端的手台能在關鍵時刻以及極端環境救你的命,這一點在無數次戶外事故中被證明。手台的備用電池也很重要。
(2)學會使用手台
手台操作時要注意4點:
其一:頻點是否合法;是否有人在使用,業余頻段上工作的電台很多,互相之間要避免干擾。使用一個頻率時,首先要問一句:「這個頻率上有人嗎?」如果聽到頻率上已經有電台在工作,就應主動換頻率。
其二,電池是否正常(包括備用電池)。
其三,工作狀況:收、發是否正常,送話質量清晰。
其四,操作方法:開、關機及頻率調諧,及功率調整方法。
其五,避免長時間閑聊。不聊政治、宗教觀點(嚴禁)、敏感話題及其他禁止的內容。
其六,無線電的通信距離,受無線電設備的質量、天氣、環境、高度,以及通信頻率的影響,目前戶外時使用得最多的UV段手台,是「視距傳輸」,站得高,無建築物、山體、車體等厚重物體以及金屬物體的干擾和屏蔽時,便傳得遠。
手 台 和 其 他 電 子 設 備 一 樣, 對 工 作 的 溫 度 有要 求, 購 買 時 細 看 說 明 書, 一 般 能 工 作 的 環 境是-10℃ ~40℃。很多人使用的國產手台配備的是普通鋰電池,鋰電池的放電能力對工作環境很敏感,在-5℃ ~-10℃的時候,如果連續暴露10分鍾以上,放電性能將會大大的下降,在使用中,特別是發射時間會嚴重的縮短,甚至自動關機,解決的辦法就是恢復溫度,當你發現在低溫下手台不能開機,發射時間縮短的時候,可以嘗試將手台關機,揣在懷里或放在口袋裡一會兒,然後再繼續開機使用。軍標的手台和鎳氫電池的手台工作能力比較強。
(3)中國6個主要波段中最適合語音通聯的頻率
① 40米(7兆):7.030MHz~7.100MHz
② 20米(14兆):14.100MHz~14.350MHz
③ 15米(21兆):21.125MHz~21.450MHz
④ 10米(28兆):29.510MHz~29.700MHz
⑤ 2米(144兆):144.035MHz~145.800MHz
⑥ 70厘米(430兆):438.000MHz~439.000MHz
最後,推薦一個 國風網站 ,提供和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滋養你的靈魂,讓你輕鬆快樂生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㈣ 自行車騎行小帽
防止陽光(紫外線)和冷風對頭的傷害、透氣、降低風阻、可以當做頭盔的附加內襯用、按騎行人機學設計的帽檐可以在不妨礙騎行的前提下保護眼睛(像水邊很晃眼或有風沙時,頭向下低一些,但帽檐不會擋住視線)。
㈤ 騎山地自行車需要戴帽子嗎帽子有什麼作用
時速20公里多,太慢,帽子只是起保護作用,以及微弱到忽略不計的減弱風阻
㈥ 夏天騎山地車帶什麼帽子,既好看又防曬
1、這個帶騎行帽,騎山地車可以帶公路帽和山地帽,感覺那個好看帶那個即可;
2、騎行帽是保命用的,比防曬高級不知道多少倍(必須帶,以防意外)
3、運動防曬,SP30、SP50的防曬油均可,騎行帽等保命物品是對生命負責的不可更換。
㈦ 山地車帶帽子有什麼用的
騎山地車戴帽子的作用:
1、騎山地車戴安全帽(騎行頭盔)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保護頭部,在發生意外事故時避免頭部直接與地面或者其他物體直接撞擊。
2、騎山地車戴鴨舌帽的作用:鴨舌帽可以有效的遮擋陽光,鴨舌帽可以單獨佩戴也可以戴在騎行頭盔里邊。
㈧ 騎自行車帶帽沿的好還是不帶帽沿的好
騎自行車應該戴騎行頭盔才有保護作用。
其它帽子起不到保護作用,只能起到遮陽作用,如果只要遮陽,那肯定是要帶帽沿的。
㈨ 有關於自行車的帽子
是說的頭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