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打魚穿的衣服叫什麼
1、是下水褲。
2、下水褲是釣魚褲、作業褲、防護服、抓魚褲的總稱,只是各地區叫法差異而已。採用防水面料加工而成的具有一定防水效果的服裝,規格有全身、半身、全封閉三種,主要用於化工建築,消防、漁業、養殖捕撈等作業防護。
3、材料主要由中國大陸生產,原料經過發泡,剖片,貼布而成.主要在廣東樟木頭地區有加工生產,下水褲材料厚度一般在3.0MM-10MM,適用於氣溫較低的季節和環境。耐磨強度不是很好,使用時應避免銳利物品刺穿本品,此類產品主要用於海上作業,具有良好的保曖及防水效果。不足的地方為不適合重作業,防刮效果不好。
⑵ 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什麼
袴。古代裡面穿的白色褲子叫袴,由白色綢子或絹製成。褲又稱褲子、也作袴,是人類穿著在腰部以下,分別穿套兩腿的一種衣物的總稱。
⑶ 閩南漁民最常穿著的衣服是討海杉又稱為什麼
閩南漁民最常穿著的衣服是討海杉又稱為紅柴汁衫。因為是用荔枝柴汁(俗稱紅柴汁)染成的暗紅色粗布衫,所以又被稱為紅柴汁衫。
他們生活在福建、浙江、廣東沿海,以船為家,過著打魚為生的生活。 疍民的生活方式極為獨特,以船為家、以海為裂清家。他們很少吃肉,沒有漂亮的衣服,一生在船上生活,漂泊於福建肆念前沿海各地。出沒於東南各地的港灣,相互通婚,創造了獨特的疍民文化。
惠安、晉江一帶的疍民,常穿著「討海衫」,這是用荔枝柴汁或柿汁染成的暗紅色粗布衫,具有不透水、耐穿、耐磨的特點,便於漁民外出捕魚勞作,因此深受漁民的喜愛。逐漸地,這種暗紅高敗色的「討海衫」成為閩南漁民的標志,代代相傳。
⑷ 古代人民男生穿的褲子是什麼
類似綁腿的兩個套腿,兩個管在外面長衣裡面,在外面看不見。
⑸ 西歐早期漁民的工作服是我們今天什麼服裝的雛形
西裝
西裝的結構源於北歐南櫻棚運下的日爾曼民族服裝。據說當時是西歐漁民穿的,他們終年與海洋為伴,在海里謀生、著裝散領、少扣、捕起魚來才會方便。它以人體活動和體形等特點的結構分離組合為原則,形成了以打褶(省)、分片、分體的服裝縫制方法,並以此確立了日後流行和穗的服裝結構模式。也有資料認為,西裝源自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它是以男士穿同一面料成套搭配的三件套裝,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在造型上延續了男士禮服的基本形式,屬於日常服中的正統裝束,使用場合甚為廣泛,並從歐洲影響到國際社會,成為世界指導性服裝,即國際服。 現代的西服形成於19世紀中葉,但從其構成特點和穿著習慣上看,至少可到追溯17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十七世紀後半葉的路易十四時代,長衣及膝的外衣「究斯特科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以及緊身和體的半截褲「克尤羅特」一起登上歷史舞台,構成現代三件套西服的組成形式和許多穿著習慣。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脊樑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扣子不為失禮,兩粒扣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⑹ 褲子的褲怎麼組詞
褲子的褲組詞如下:
26.秋褲
27.錦衣紈褲
28.毛褲
29.背帶褲
30.燈籠褲
31.紙尿褲
32.套褲
33.龍褲
34.馬褲
35.單褲
36.紈褲
37.喇叭褲
38.棉毛褲
39.短褲
40.內搭褲
41.縵襠褲
42.內褲
43.打底褲
44.平角褲
45.棉褲
46.睡褲
47.長褲
48.刺文褲
49.襯褲
50.兜肚褲
褲子種類:
1、直筒褲:又稱「筒褲」。直筒褲的褲腳口,一般均不翻卷。由於腳口較大(與中襠相同),褲管挺直,所以有整齊、穩重之感。在裁剪製作時,臀圍可略緊,中襠應略為上提,這樣更能反映褲管的寬松挺直的特點。
2、牛仔褲:用一種靛藍色粗斜紋布(牛仔布)裁製的直襠褲、褲腿窄,縮水後穿著緊包臀部的長褲。由來:英文名為「Jeans」,最早記載於1567年,是對來自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褲子稱謂。
3、西褲:正裝褲,主要指與西裝上衣配套穿著的褲子。由來:西裝最初來源於歐洲。上衣原是漁民的穿著,他們終年在海上,穿敞領少扣的衣服便於海上捕魚;中背後開衩的燕尾服,原是10世紀歐洲馬車夫的裝束,開衩是出於騎馬的考慮;
硬領則是由古代軍人防護咽喉中箭的甲胄演變而來;衣袖沿上的三顆鈕扣,傳說與拿破崙有關;西裝褲原是西歐「水手服」的樣式,便於水手捋起褲腿幹活。這些原始的衣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演變成西裝。
⑺ 中國古代男子穿的綢緞褲子叫什麼
古代男芹核漏人的褲子叫做脛衣,沒有褲襠非常辣眼睛,古人為避免尷尬在褲襠外面要穿圍裙遮擋,這種脛衣的發明可能是為了解手方便設計的,也就是說,古時候人們的穿著,大部分人應該知道,古代雖然說有褲子,但是他們的褲子,跟我們現在的不一樣,古人的褲子氏缺,中間是沒嫌爛有的,就跟現在的小孩,穿的開襠褲那種,露著襠部,但是他們的褲子,要露的更多。
⑻ 褲子的種類有什麼褲子分為哪些款式
褲子的種類有很多,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些經典的款式: 微喇牛仔褲 概述:用一種靛藍色粗斜紋布裁製的直襠褲、褲腿窄,縮水後穿著緊包臀部的韓版牛仔褲。 由來:英文名為「Jeans」,最早記載於1567年,是對來自義大利港口城市熱那亞(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褲子稱謂。 西褲 概述:主要指與西裝上衣配套穿著的褲子。 由來:西裝最初來源於歐洲。上衣原是漁民的穿著,他們終年在海上,穿敞領少扣的衣服便於海上捕魚;中背後開衩的燕尾服,原是10世紀歐洲馬車夫的裝束,開衩是出於騎馬的考慮;硬領則是由古代軍人防護咽喉中箭的甲胄演變而來;衣袖沿上的三顆鈕扣,傳說與拿破崙有關;西裝褲原是西歐「水手服」的樣式,便於水手捋起褲腿幹活。這些原始的衣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西裝。 打底褲 概述:為防走光、修身而設計的褲子,因長度和用料不同而分很多種,可以與正裝服飾不同的搭配。 由來: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MM應該對曾經風靡大街小巷的健美褲並不陌生。潮流總是周而復始,十數年後健美褲又以強勁的勢頭卷土重來,不過這次它變幻成了頗受街頭潮人追捧的七分打底褲。 裙褲裙褲 概述:像褲子一樣具有下襠,褲下口放寬,外觀形似裙子,是褲子與裙子的一種結合體。 由來: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女人只能穿裙子。如果蘆脊婦女也敢於穿褲子,就會被懲罰。法國王後卡塔琳娜·馮梅迪齊喜歡騎馬,騎馬不穿馬褲不方便,但又不敢違背時俗,她靈機一動,來了個組合——馬褲外面套長裙。馬褲外面套長裙畢竟不是一種服裝,也得不到社會的認可,但是,有了組合的原因,隨後就有了組合的創造。1910年和1911年,巴黎的三位服裝設計師帕坎、德雷科和貝肖夫·達維德,把裙子和褲子組合起來,發明了裙褲和牛仔裙。 緊身褲 概述:又稱內搭褲,是從腰部到腳的緊身長褲。由於它的穿著方式類似褲襪。也有人稱「內搭襪」,類型屬於褲襪,是無法包覆腳掌的襪子,穿著時襪口大致介於膝蓋至腳踝間,通常為女性、舞蹈人員所穿著,因此又稱內搭襪、無底襪。 由來:在1980年代初期,婦女時興穿戴緊身褲做健身和有氧運動。2005年開始,時尚趨勢是穿迷你裙配黑彈力褲。 直筒褲 概述:又稱「筒褲」。直筒褲的褲腳口,一般均不翻卷。由於腳口較大(與中襠相同),褲管挺直,所以有整齊、穩彎雀重之感。在裁剪製作時,臀圍可略緊,中襠應略為上提,這樣更能反映褲管的寬松挺直的特點。 燈籠褲 概述:指褲管直筒寬大,褲腳口收緊,褲腰部位嵌縫松緊帶,上下兩端緊窄,中段松肥,形如燈籠的一種褲子。從設計上可以看作是一種「仿物造型」及「仿物取名」。燈籠褲大多用柔軟的綢料或化纖衣料裁製,輕松舒適,多為休閑時穿著,適宜作練拳操和練功等穿著之用。中式練功褲和運動褲也常採用這種造型。 闊腿褲 概述:從大腿開始到褲腳一直都是較寬的褲子,前幾年熱氣了燈籠型的闊腿褲。 由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闊腿褲因為幫助女性們從束腹的裙裝中逃脫出來,而備受青睞。闊腿九分褲在中國開始流行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80年代的闊腿褲大多是輕飄飄的的確良或紗的質地,而且一般都很高腰。 喇叭褲 概述:所謂喇叭褲,因褲腿形狀似喇叭而得名。它的特點是:低腰短襠,緊裹臀部;褲腿上 燈籠褲窄下寬,從膝蓋以下逐漸張開,褲口的尺寸明顯大於膝蓋的尺寸,形成喇叭狀。在結構設計方面,是在西褲的基礎上,立襠稍短,臀圍放鬆量適當減小,使臀部及中襠(膝蓋附近)部位合身合體,從膝蓋下根據需要放大褲口。 由來:喇叭褲據說是西方水手的發明。水手在甲板工作,因海水易濺進靴筒,所以想了這個改變褲腳形狀的辦法,寬大埋嘩早褲腳罩住靴筒,以免水花濺入。1960年成為美國的時尚,後來「貓王」把喇叭褲推向了時尚巔峰,隨後流傳到日本和港台。隨著日本和港台電影在中國內地的流行,風靡大陸。 鉛筆褲 概述:源於英文Pencil Pants,也常被稱為煙管褲(Drainpipe Jeans)、吸煙褲(Cigarette Pants),這些褲子都是Skinny Jeans 的一種,是指有著纖細的褲管的褲子,也有窄管褲之稱。這種褲型的特點是剪裁超低腰,可以對臀、腿部塑型,讓臀部緊貼、腿線纖長。 由來:這種褲型的特點是剪裁超低腰,可以對臀、腿部塑型,讓臀部緊貼、腿線纖長。Skinny Jeans 和搖滾樂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從50年代,貓王穿著Skinny Jeans開始,用旋轉搖擺的身姿震撼全世界,其後,滾石樂隊、性手槍樂隊,穿著薇薇恩·韋斯特伍德 (Vivienne Westwood) 的Skinny Jeans,搭配著馬丁靴 (Dr Martens) 穿。將瘦瘦的褲腿塞進馬丁靴 (Dr Martens),這種朋克搖滾風格的穿搭,至今仍然十分流行。到了2000年以後,由凱特·莫斯 (Kate Moss) 再度引領瘦腿牛仔褲的狂潮,而在男性中則是迪奧·桀傲 (Dior Homme) 的前任設計師 Hedi Slimane 掀起的瘦腿褲風。 背帶褲工裝褲 概述:一種吊帶、連身的牛仔褲款式。 由來:據說是Lee牌牛仔裝公司創始人H·D·Lee從司機修理汽車的姿勢得到啟發,設計了腰部上下都能保護人體的工裝褲。一個世紀之前,工裝褲風靡於世全仗百磨不破的那股憨厚勁,為建設中的美國節約了整碼整碼的布匹。工裝褲本來是男裝,但時裝化後卻更受女孩子的喜愛。工裝褲是休閑的、青春的、男孩子氣的,眼下時髦女孩子尋覓的是tencel薄型工裝褲,那種走在風里嘩啦啦響的感覺與一個世紀之前帶有原始工業氣息的粗布工裝褲相比,真有天壤之別。 背帶褲 概述:腰上裝有挎肩背帶的褲子。西褲中的背帶褲僅為兩根挎帶相連,而在工裝褲及現代時裝中多有前胸補塊。又稱「飯單褲」或「工裝褲」,是在普通的長褲或短褲上面,加一隻護胸(俗稱飯單),穿著時系用背帶,不用腰帶,故名。因為這種褲子的造型,是從機工工作褲的式樣變化而來,故又稱工裝褲。現今背帶褲大多作為男女童裝穿著,也有部分女青年把它作為日常便服穿著。 由來:參考工裝褲 哈倫褲 概述: 哈倫褲,來自保守的穆斯林婦女服裝,這種褲子的名稱來源於伊斯蘭詞彙「哈倫」,它起源於伊斯蘭後宮女子的穿著,所以又名「伊斯蘭後宮褲」。
⑼ 那種褲腳帶松緊帶的運動型褲子叫什麼褲啊。
褲腳帶松緊帶的運動型褲子叫束腳褲。這種類型的褲子是將褲口部分做收緊處理,有的做成帶有松緊性的彈力收口,有的則使用拉鎖收口。
束腳褲相比直筒褲等褲型更為休閑。束腳褲穿著也非常舒適,有些偏向運動風,搭配起衣服來也是十分百搭,無論是運動裝、休閑裝還是時裝,配上一條束腳褲,都能增添幾分時尚感。
束腳褲的材質除了毛麻布料、純棉布料、彈力布料等,還有輕薄的速干布料,由於材質的不同,打造出來的束腳褲風格各不相同,搭配起衣服來也更為百變。
(9)舊時漁民穿的褲子叫什麼擴展閱讀:
束口褲為典型的美式文化風格產物,第一個注冊 JOGGER PANT™ 商標的,是美國著名街頭品牌 Publish Brand,而它也是束口褲風潮的領導品牌之一。
束口褲的褲口往內收縮,更加襯托腳踝,進而凸顯出腳下的鞋子。這類效果,跟穿上小腳褲或者錐形褲,還有挽褲腳是同樣的,都能夠起到修飾腳部的作用。褲腳縮緊的束口褲本身就帶有運動屬性,展現出來的是年輕干練的味道。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今年秋冬流行束腳褲 穿著舒適增添時尚感
⑽ 古代穿在最里邊的褲子叫什麼褲
褻褲就是內褲或稱底褲
其實褻褲確切的指古人裡面穿的小褲,那時候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