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男裝馬甲的尺寸
男裝馬甲的尺寸是根據廠商定的,一般XS=165 S=170 M=175 L=180 XL=185 XXL=190。
男式馬夾標准設計:
衣長=66cm(0.4號-2)
胸圍=90+12cm=102cm
肩寬=0.3B+6cm=36.6cm
男西式馬夾的前片:
1、搭門:2cm
2、胸圍線:號/10+胸圍/10+1cm
3、劈門:1.5cm
4、橫領:胸圍/20+3.5cm
5、直領:在胸圍線上
6、肩斜:21°
7、肩寬:肩寬/2-0.3cm
8、腰節高:號/4+1cm
(1)男裝製版前後肩斜是多少擴展閱讀:
馬甲起源:
西裝馬甲起源於16世紀的歐洲,為衣擺兩側開口的無領、無袖上衣,長度約至膝,多以綢緞為面料,並飾以彩綉花邊,穿於外套與襯衫之間。1780年以後衣身縮短與西裝配套穿用。西裝馬甲現多為單排紐,少數為雙排紐或帶有衣領。
馬甲材料:
馬甲一般按其製作材料命名,如皮馬甲、毛線馬甲等。它可做成單的、夾的;也可在夾馬甲中填入絮料。按絮料材質分別稱棉馬甲、羊絨馬甲、羽絨馬甲等。隨著科技進步和服裝材料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起還出現醫療馬甲、電熱馬甲等新品種。
尺碼型號標註: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根據款式來定,比如貼身的肩斜就會大點,寬松的肩斜就會相對小點,一般前肩斜22°,後肩斜18°
⑶ 服裝製版口訣18句口訣是什麼
1)此圖繪制中必須要記住一個符合A (A=半胸圍+10CM)
2)腰最細的部位在整個身高的四分之一處
3)基礎領=凈領圍+3CM 凈領圍就是脖子最粗的根部一周
橫線1:止口線
橫線2:搭門線(寬一般2CM,是訂紐扣的地方)
豎線3:上平線
豎線4:袖籠深線《=0.4A,從上平線向左量)
豎線5:腰節線(四分之一身高,從上平線向左量)
豎線6:底邊
橫線7:胸圍肥線(0.5半胸圍)
袖籠
解釋:兩條豎線,左邊的是袖籠深線,右邊的是上平線 ;兩條橫線,上面的是胸圍肥線,下面的是肩寬線。
點1至點6之間的距離是 0.1A+0.7CM,然後經過點6畫平行於止口線的直線,點6至點2 之間的距離是 0.1A+1CM。連接點1和點2,取其中點點5,連接點6和點5,取其中點點4,點2到點3的距離是0.2A,依次連接點1、4、2、3, 使其滑就是袖籠。
1、前袖窿深:0.2B+4.5
2、腰節NWL:42(身高:170)
3、後領寬:0.19N=8
4、前領寬:0.19N-0.3=7.7
5、後肩寬:S/2=22.5
6、前肩寬:S/2-0.8=21.7
7、後肩斜:S/20+2.6=4.8
8、前肩斜:S/20+3=5.2
9、後背寬:0.17+2.3=20.3
10、前胸寬:0.17B+0.8=18.8
11、前後沖肩量分別為:3至3.5;1.8至2.2
12、男裝前片比後片低:1.8至2(0.018B)
⑷ 男西裝畫後落肩線計算公式為()。
男西裝畫後落肩線計算公式為B除以20等於0.5至1厘米。
1、人體胸部橫截面分割為四部分產生A、B、棚橋C、D四個點,分別過四個點作縱向分割線,產生的上裝衣片結構為四開身上衣,前片和後片的胸圍大各占胸圍搜模的4分之1左右。
2、人體胸圍橫截面分為三等分,產生A、B、C三點,分別過三點作縱向分割,產生的衣片世和緩結構叫做三開身上衣,前片和後片的胸圍大各占胸圍的3分之1左右。將後片按C縱向分割為兩部分,每片的胸圍大占胸圍的6分之1左右。
3、我國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肩傾斜角度,因性別不同而不同。男性平均肩斜度為19度,其中前衣片肩斜取20度,後衣片肩斜取18度。女性平均肩斜度為20度,其中前衣片肩斜取21度,後衣片肩斜取19度。前後片落肩的差數是由體型決定的。在比例分配法制圖時,使用角度來定肩斜不方便,採用的計算公式是:前落肩線B除以20,後落肩線B除以20等於0.5至1厘米。男性較寬,肩斜角度減小。
4、男西裝精做工藝包括手針工藝、機縫工藝和熨燙歸撥工藝。在每一個縫線,每一個動作手勢,每一個熨斗的走向、壓力,道道有講究,處處有要領。只要真正把男西裝精做工藝掌握到手,就是掌握了服裝製作工藝。
⑸ 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是什麼
服裝製版基礎計算公式是:
在服裝製版過程中,雖然各部位最終數據會因款式的不同而不同,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數據是常量或者是根據同一個公式計算得來的,熟記這些數據和公式將很大地提高製版的工作效率。
領子部位
男裝後領窩深17度,前身肩斜18度,後身肩斜22度,撇胸6度。後身肩斜小於前身2度以上,避免因肩縫線偏後而引起袖子中線偏向。後領窩長度約為2/5頸窩周長,前領窩約為3/5頸窩周長。立領領腳前凸後凹型領腳一般在3-7度或1-2cm;領腳前凹後凸型,領前後各不超過3.5~4.5cm。翻駁領,翻領寬一般為3.5~6cm。領座寬為2.5~5cm。翻領寬與領座寬差值小於0.8cm。
袖子部位
襯衫袖窿周長約佔半胸圍的85%~92%。西裝袖窿約佔半胸圍的92%~96%。薄的袖山吃勢量為2~3cm,中厚的如西裝,袖山吃勢量為7%~12%袖窿,約在3~4.5cm之間;厚的如大衣袖吃勢量為7%~12%袖窿周長,約為4~5cm。袖山高:低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2~14cm;普通袖山以袖窿周長/4為基數,約15~16cm;高袖山以袖窿周長/3為基數,約17~18cm。
肩寬
西裝肩寬與衣長比例接近黃金比; 總肩寬=胸圍/2-(7~8),沖肩2~2.5cm(女)2.5~3cm(男)。過肩正統為9~9.5cm,休閑式過肩約為12~13cm。)
腰圍部位
褲腰省,褶的分布約1.5~2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縫4~5cm處,袋寬13~14cm。
腰口線定位:基型在髖骨點上1~2cm。低腰型比基型下落2~6cm。高腰型比基型高出1~2cm。
檔位:立檔深:基型為0.1號+0.1h。低腰型:基型減去低腰部分約2~5cm。高腰型立檔加長1~3cm。
衣長確定
馬夾衣長占身高31%~32%,到腰節與臀部中間;茄克衣長占身高35%~42%,袖長放3.5~5Cm;西服衣長占身高43%~45%,袖長放2~3cm;短外套衣長占身高50%~55%,在中指間與膝蓋的1/2處,袖長放7~8cm,齊虎口;中長外套衣長占身高50%~63%,在膝蓋上下,袖長放7~8cm,齊虎口;長外套衣長占身高65%~70%,在膝下10~15cm處。袖長放7~8cm;休閑裝衣長占身高的31%~70%。
褲子相關部位
上裝口袋位置位於腰節線下7.5cm與胸寬線內2.5c平行線相交處,寬度為5cm左右,與袖口寬度基本一致。袋絆為1cm寬,長3~5cm。褲側縫口袋,位於腰線下4cm處,袋長15cm。牛仔褲斜插口袋為8x10cm左右,麥袋為7x4cm,後口袋口為13~15cm。前褲身中縫撇勢為0.5~0.7cm一個。省長為10~11cm,後片省長為7~8cm(男褲),距側逢4~5cm處,袋寬13~14cm。褲子前浪一般位25~29cm,後浪為32~37cm,緊身前後差為7cm左右,合體為10cm左右。門襟長低於臀圍4cm,長度為16~17cm。基本褲口=1/2(足跟圍+10),後褲口=前褲口+3~4cm。360度群擺圍修正,腰圍線抬高1~1.5cm,底邊加2~4cm。
其他
襯衫原形:領寬+0.5=領深;西裝原形:領寬-0.5=領深。領口弧線短於領腳弧線0.5cm。後領竄高為後領寬度的1/3,一般位2.5cm。夏裝為1cm左右。
標准型籠門寬與袖窿深之比接近2:3,接近黃金比:袖窿深度為胸圍/6+7,無袖式緊身T恤約為17~18cm,襯衫,外套約為19~26cm。茄克寬松類不大於背長。
⑹ 上衣的肩斜是用什麼來確定的
如果用比例法,前小肩是15:6,後小肩是15:4.5
這都是前人測量出角度,按平均值算出的一個肩斜公式。只要記住就好。
⑺ 男裝夾克製版圖解為什麼前肩比後肩下落0.5
男裝夾克製版圖察並信解前肩比後肩下落0.5的原因是每個人的人體構造不一樣。以人體肩部頂端中蔽襪心線為准,前後距離自敗輪然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服裝款式製版肩斜是不一樣的,服裝製版肩斜是和服裝的造型有關,和人體的結構有關。
⑻ 服裝製版中,15:6是什麼意思,肩斜度,怎麼算得來的
是肩斜度的意思,用肩的水平線比上水平線到脖子根部的垂直距離得來的
⑼ 休閑男裝的肩斜是多少
前肩斜是15:6後是15:5,但是有些企業讓肩斜後片達到15:6 ,前片15:7,甚至有的更大。
商務休閑男裝搭配技巧:
1、商務休閑紫色男衫+黑色牛仔褲
休閑紫色男衫,半高領拉鏈設計,顯得非常休閑,紫白拼色條紋,搭配海瑟牛仔褲看起很時尚,很有歐美流行趨勢,帶著濃厚的意式經典與時尚,更是深受年輕、時尚男士的青睞。
2、商務休閑黑白印花色男衫+深色印花休閑軍褲
商務休閑黑白印花色男衫,設計休閑時尚,搭配深色印花休閑軍褲,給然輕松隨意的感覺,很有深受味道。
3、男士商務休閑修身T恤黑咖拼色格子男衫+黑色直筒褲
商務休閑修身T恤,採用黑咖拼色格子組合,現出男士的成熟穩重,搭配黑色直筒褲,把修長偉岸的身材展露無余,這款是成熟商務男士的首選搭配哦!
4、英倫條紋拼接男商務襯衫+藍色直筒牛仔褲
條紋拼接對比強烈使衣身甙類幾分跳躍感,修身版設計,搭配藍色直筒牛仔褲,可以讓你像紳士般享受簡簡單單的時尚品味。
⑽ 有誰知道服裝製版原樣 領大是是什麼 是怎麼計算來的
制中蘆版原圖樣燃培猜。
制圖步驟:(1)畫上平線,衣長線68cm。
(2)作後袖窿深線BL=(1.5/10)B+8~9cm=22.6cm。
(3)從上平線量下38cm畫一水平線,即背長線WL。
(4)由WL向下量18cm畫水平線,即臀圍線HL。
(5)畫後領圈,後橫領=(2/10)=7.2cm,直領=後橫領/3。
(6)後肩斜為15:4.5,後肩線長=S/2。
(7)作背寬為(1.5/10)B+4~4.5cm=18.6cm作豎直線。
(8)後片胸圍大為B/4,臀圍大為H/4
(9)計算後片吸腰省量=(皮型B-W)/2×0.6cm=4.8cm
(10)畫順後袖窿弧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