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褲子樂隊的主唱是誰和馬賽克樂隊哪個更火
新褲子樂隊主唱是彭磊,新褲子樂隊還是比較火點了。
這個樂隊成了大眾追捧的對象。
這個多年之前就出道的樂隊,現在成了搖滾青年和小迷妹們的最愛。整個樂隊成員都是挺熟悉的人員,主唱是歌手還會彈吉他的彭磊,鍵盤子手兼歌手的龐寬,貝斯手趙夢,和鼓手Hayato組成。可以說新褲子手被稱為搖滾圈裡最有名氣的樂隊了,而且他們在表演搖滾時都是自帶感情的投入表演,讓現場觀眾都能很明顯得感受到他們的興奮心情。
目前新褲子的每一次演唱都能讓觀眾在很短的時間內進入到狀態,而馬賽克樂隊就不能做到,他們就像溫水燉魚慢慢熱的節奏了!
㈡ 《樂隊的夏天》中這幾支樂隊的鼓手竟是一個人
不知不覺,《樂隊的夏天》已經開播一個多月。
每到周六晚上,無數人正襟危坐的守在電腦前,生怕因為自己不是第一波觀看,就被朋友圈裡的好友們提前劇透,半路截了糊。
在眾人的法眼之下,從痛仰改編《我願意》、大張偉「破圈」,從未放過任何風吹草動。
只有一點是個例外。
也許是因為樂隊們的表現過於耀眼,導致大家都忽略了節目的核心: 「這是樂隊的夏天,屬於樂隊的每一個人。」
在節目上,從面孔、新褲子、痛仰到刺蝟……我們看到太多的樂隊在舞台上吶喊青春與夢想、感慨現實與平凡。
每當這時,我們可能會熱淚盈眶,可能會激情飽滿,可能會萎靡一笑。
這絕對不是因為一個人,是整個樂隊的功勞。
但平心而論,就一隻樂隊而言,我們會敬佩主唱、羨慕吉他手、調侃貝斯手,偏偏忘了鼓手。
回想下《樂隊的夏天》,鼓手中除了石璐外,大家還記得誰?
鼓手們坐在舞台的最後面,被前排的主唱、吉他手以及貝斯手遮掉了所有光芒,就算鏡頭掃過,也只有寥寥幾幕。
滾君算是看出來了,難道就因為缺鼓手,節目根本沒把鼓手當回事?
一個好鼓手,經常四方奔忙,配合幾支樂隊完成表演;又或是,好幾支樂隊為了表演,臨時請來鼓手助場。
今年是樂隊的夏天,也是缺鼓手的夏天。
自打《樂隊的夏天》開播後,大多樂隊的優秀鼓手,慢慢走進我們的視野。
有刺蝟樂隊的「神臂阿童木」石璐,痛仰樂隊老成穩重的鼓手大偉,盤尼西林青春活力的鼓手小羊,反光鏡樂隊的鼓手葉景瀅,Mr.WooHoo的黑人鼓手炎……
痛仰樂隊鼓手大偉
每當我們看到他們在台上打鼓,總能感覺到直擊心臟的震撼。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樂隊的鼓手連鏡頭沒有多少。
早在節目還沒開播的時候,滾君在《樂隊的夏天》官方微博上就看到了一些端倪。
比如說:
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鍵盤龐寬、貝斯手趙夢。
九連真人:主唱阿龍、副主唱阿麥、貝斯手萬里。
海龜先生:主唱李紅旗、貝斯手蔣晗、吉他手黃巍。
皇後皮箱樂隊:主唱卡菈、吉他手阿怪、貝斯手黑輪。
Click#15更是只有兩人:主唱Ricky、鍵盤楊策。
還有像和平和浪、Mr.miss、宇宙人等樂隊,在他們的原陣容上,搖滾樂隊基本的三大件,吉他、貝斯基本都有,卻是沒有任何一直樂隊擁有鼓手。
但在節目首秀的時候,我們卻能在舞台上,看到樂隊們請來的鼓手外援。
像九連真人,第一次登台表演《莫欺少年窮》的時候,儼然新加入了一位鼓手,吹米。
這首歌代表著年輕人外出打拚的迷茫、倔強,鼓手吹米的鼓聲,像是給予了人們勇氣。
可表演完後,還沒等到九連真人向大家介紹,鼓手吹米已經悄悄的離場。
即使到了第二次上場,九連真人也請來了強力外援,嗩吶手吳澤琦助陣。
主唱阿龍向大家介紹了外援吳澤琦老師,不知是否有被剪掉,卻是沒有重新介紹鼓手吹米。
而皇後皮箱樂隊這邊,在舞台上貢獻了兩首歌,一首《人間惆悵客》,一首《Darling》。
連續兩場表演下來,都未能見到既要打鼓,又要和聲的鼓手金魁剛。
鏡頭掃過,留下一幕的鼓手金魁剛
而另一邊,在節目上大放異彩的新褲子和海龜先生,他們的鼓手竟是同一人。
在樂隊們的第一輪表演上,海龜先生以一首《男孩別哭》出場。
其鼓手Hayato,在互動環節,身穿黑白線條襯衫和張亞東互動solo。
最後海龜先生取得第一的成績。
海龜先生鼓手Hayato(左一)
接在海龜先生之後的,就是新褲子樂隊。
他們以一首《別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點燃全場,拿下第二的成績。
其鼓手正是Hayato,只不過一個轉場,換了一身花色襯衫。
連續兩場表演,Hayato工作量相當大
還有一支樂隊,是Click#15。
其官宣的兩人陣容,其實還有一位成員是鼓手劉乾。
在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節目中,劉乾在第一輪出場兩次,均未給大家留下太多的印象。
但滾君劇透給大家,在之後的比賽中,鼓手的存在,將讓Click#15成為一支最大的黑馬。
Click#15的鼓手劉乾
其實,在《樂隊的夏天》上,還有很多鼓手沒有正式的露面。
就像滾君之前說的,哪怕是鏡頭掃過,給他們留下的,只是那麼幾幕畫面。
他們有的是被邀請過來助場,又或是身兼幾支樂隊鼓手的重任。
所以,大部分鼓手錶演完,都是默默的離場,只能在後台聽著觀眾的歡呼和吶喊。
難道在《樂隊的夏天上》,這些鼓手都不配有姓名?
但仔細一想,這一切都不能怪節目。
歸根究底還是,樂隊們太缺鼓手了。
其實,不僅是節目之中,在音樂圈已經是常年缺鼓手。
換到現實生活來看:
一個鼓手,時常幫其他樂隊串下場已是常態;
一個好鼓手,可能身兼好幾支樂隊打鼓重任。
像單親媽媽石璐,一人曾兼任刺蝟、nova heart、大波浪三支樂隊鼓手,經常背著近乎和自己一樣大的鼓,趕去不同地樂隊排練。
還有來自日本的鼓手Hayato,目前是新褲子、海龜先生鼓手。
曾經給左小詛咒、打擾一下樂團等人串場,四處奔波忙碌。
而這兩位,已經算的上音樂圈排名前列的鼓手。
那能力稍遜一籌的鼓手呢?
他們的生活狀態只會更糟糕:
沒有固定的演出,沒有大眾的關注,除了酒吧,一年到頭接不到幾場音樂節演出的活。
對於樂迷來說,去看一場音樂節,或者livehoouse的演出,大多數人都是奔著主唱去的。
在那些喧鬧的場合,台下樂迷眼中的樂隊是,主唱、吉他手、貝斯手站在前面:
他們能分辨出主唱的聲音是否好聽,能看到吉他手、貝斯手的彈琴姿勢是否帥氣……
但一個坐在最後面的鼓手,他們鼓打的好不好,長相如何,極少有人關注。
這就是當代音樂圈鼓手的現狀。
樂隊們缺個好鼓手,鼓手們缺個好環境。
為什麼現在的音樂圈這么缺鼓手?
滾君為了找到答案,曾經采訪過十來個畢業於音樂學院的科班子弟。
從他們零散破碎的語言中,發現了這么一個情況:
在吉他、貝斯、架子鼓三種樂器中,學吉他的年輕人最多,其後架子鼓次之,貝斯最少。
但架子鼓被歸於打擊樂,因為練習環境嘈雜,搬運不易,是其中最麻煩的。
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音樂人才不再傾向於鼓手。
沒有更多的新鮮血脈注入到鼓手當中,愈發減少了優秀鼓手誕生的概率,誘使樂隊們經常共用一個鼓手。
一個好鼓手,更能駕馭、融合各種音樂風格,更能體現樂隊間的默契度。
再加上當下音樂人的生存環境,何止是鼓手,其他樂隊的職業也一樣。
知名度低的,跑場各類型的酒吧;知名度稍高的,輾轉各大音樂節。
可即使幾天奔波下來,除去各種開銷,能存下的所剩無幾,更別提養家糊口的同時,還要兼顧做音樂。
你不得不屈服,人總要吃飯吧!
越來越多的人,在音樂生涯尚未步入正軌,就已經看到陰霾與灰暗,被迫用現實的鐮刀割裂理想。
沒有穩定的生活環境,沒有好的樂手涌現,何談搖滾的未來?
的確,《樂隊的夏天》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對未來的思考與期待。
就當下的音樂條件而言,搖滾樂隊們在地下摸爬滾打二十年,就是苦、就是窮、就是艱苦、就是難熬。
但能熬下來,走過二十多年彷徨歲月的人,是好樣的。
他們堅持心中所信,牢記心中所念,在玩樂隊的這些年來,不論風光滿懷,亦或低迷不振,總有一股勁的信念,支撐自己匍匐前進。
滾君希望,如果《樂隊的夏天》還有下一季,我希望不再缺鼓手。
因為這些樂隊從地下走回地上,萬眾矚目的站在舞台上,向年輕人帶來了曙光:
做樂隊、做音樂,並非沒有希望。
無論是年輕樂手,還是老一輩樂手,那些用顱頭撞碎南牆的傻逼們,有時候機會就在風口。
堅持下去,風要來了。
㈢ 咖喱3000樂隊成員都是哪個樂隊的
三位「元老」大王梓、hayato、李鵬彼時都各自有工作。
大王梓在做錄音方面的工作,閑時玩樂隊,是人體蜈蚣、殘光等樂隊的吉他手。旅日華人hayato為很多樂隊做鼓手,包括海龜先生、新褲子樂隊。
2017年,咖喱3000成軍,大王梓和hayato、李鵬一拍即合,成立初代咖喱3000。後來小提琴手劉小誠加入,固定成現在的陣容。樂隊宗旨還是好好玩,所有的東西都是為了好玩,包括現場都是充滿了喜劇元素。我們在現場的時候,特別留意了台下觀眾的表現,他們真的在笑,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在我們的現場能真的放鬆。
㈣ 《樂隊的夏天》中這幾支樂隊的鼓手竟是一個人
不知不覺,《樂隊的夏天》已經開播一個多月。
每到周六晚上,無數人正襟危坐的守在電腦前,生怕因為自己不是第一波觀看,就被朋友圈裡的好友們提前劇透,半路截了糊。
在眾人的法眼之下,從痛仰改編《我願意》、大張偉「破圈」,從未放過任何風吹草動。
只有一點是個例外。
也許是因為樂隊們的表現過於耀眼,導致大家都忽略了節目的核心: 「這是樂隊的夏天,屬於樂隊的每一個人。」
在節目上,從面孔、新褲子、痛仰到刺蝟……我們看到太多的樂隊在舞台上吶喊青春與夢想、感慨現實與平凡。
每當這時,我們可能會熱淚盈眶,可能會激情飽滿,可能會萎靡一笑。
這絕對不是因為一個人,是整個樂隊的功勞。
但平心而論,就一隻樂隊而言,我們會敬佩主唱、羨慕吉他手、調侃貝斯手,偏偏忘了鼓手。
回想下《樂隊的夏天》,鼓手中除了石璐外,大家還記得誰?
鼓手們坐在舞台的最後面,被前排的主唱、吉他手以及貝斯手遮掉了所有光芒,就算鏡頭掃過,也只有寥寥幾幕。
滾君算是看出來了,難道就因為缺鼓手,節目根本沒把鼓手當回事?
一個好鼓手,經常四方奔忙,配合幾支樂隊完成表演;又或是,好幾支樂隊為了表演,臨時請來鼓手助場。
今年是樂隊的夏天,也是缺鼓手的夏天。
自打《樂隊的夏天》開播後,大多樂隊的優秀鼓手,慢慢走進我們的視野。
有刺蝟樂隊的「神臂阿童木」石璐,痛仰樂隊老成穩重的鼓手大偉,盤尼西林青春活力的鼓手小羊,反光鏡樂隊的鼓手葉景瀅,Mr.WooHoo的黑人鼓手炎……
痛仰樂隊鼓手大偉
每當我們看到他們在台上打鼓,總能感覺到直擊心臟的震撼。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樂隊的鼓手連鏡頭沒有多少。
早在節目還沒開播的時候,滾君在《樂隊的夏天》官方微博上就看到了一些端倪。
比如說:
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鍵盤龐寬、貝斯手趙夢。
九連真人:主唱阿龍、副主唱阿麥、貝斯手萬里。
海龜先生:主唱李紅旗、貝斯手蔣晗、吉他手黃巍。
皇後皮箱配扮差樂隊:主唱卡菈、吉他手阿怪、貝斯手黑輪。
Click#15更是只有兩人:主唱Ricky、鍵盤楊策。
還有像和平和浪、Mr.miss、宇宙人等樂隊,在他們的原陣容上,搖滾樂隊基本的三大件,吉他、貝斯基本都有,卻是沒有任何一直樂隊擁有鼓手。
但在節目首秀的時候,我們卻能在舞台上,看到樂隊們請來的鼓手外援。
像九連真人,第一次登台表演《莫欺少年窮》的時候,儼然新加入了一位鼓手,吹米。
這首歌代表著年輕人外出打拚的迷茫、倔強,鼓手吹米的鼓聲,像是給予了人們勇氣。
可表演完後,還沒等到九連真人向大家介紹,鼓手吹米已經悄悄的離場。
即使到了第二次上場,九連真人也請來了強力外援,嗩吶手吳澤琦助陣。
主唱阿龍向大家介紹了外援吳澤琦老師,不知是否有被剪掉,卻是沒有重新介紹鼓手吹米。
而皇後皮箱樂隊這邊,在舞台上貢獻了兩首歌,一首《人間惆悵客》,一首《Darling》。
連續兩場表演下來,都未能見到既要打鼓,又要和聲的鼓手金魁剛。
鏡頭掃過,留下一幕的鼓手金魁剛
而另一邊,在節目上大放異彩的新褲子和海龜先生,他們的鼓手竟是同一人。
在樂隊培皮們的第一輪表演上,海龜先生以一首《男孩別哭》出場。
其鼓手Hayato,在互動環節,身穿黑白線條襯衫和張亞東互動solo。
最後海龜先生取得第一的成績。
海龜先生鼓手Hayato(左一)
接在海龜先生之後的,就是新褲子樂隊。
他們以一首《別問我什麼是迪斯科》點燃全場,拿下第二的成績。
其鼓手正是Hayato,只不過一個轉場,換了一身花色襯衫。
連續兩場表演,Hayato工作量相當大
還有一支樂隊,缺鉛是Click#15。
其官宣的兩人陣容,其實還有一位成員是鼓手劉乾。
在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節目中,劉乾在第一輪出場兩次,均未給大家留下太多的印象。
但滾君劇透給大家,在之後的比賽中,鼓手的存在,將讓Click#15成為一支最大的黑馬。
Click#15的鼓手劉乾
其實,在《樂隊的夏天》上,還有很多鼓手沒有正式的露面。
就像滾君之前說的,哪怕是鏡頭掃過,給他們留下的,只是那麼幾幕畫面。
他們有的是被邀請過來助場,又或是身兼幾支樂隊鼓手的重任。
所以,大部分鼓手錶演完,都是默默的離場,只能在後台聽著觀眾的歡呼和吶喊。
難道在《樂隊的夏天上》,這些鼓手都不配有姓名?
但仔細一想,這一切都不能怪節目。
歸根究底還是,樂隊們太缺鼓手了。
其實,不僅是節目之中,在音樂圈已經是常年缺鼓手。
換到現實生活來看:
一個鼓手,時常幫其他樂隊串下場已是常態;
一個好鼓手,可能身兼好幾支樂隊打鼓重任。
像單親媽媽石璐,一人曾兼任刺蝟、nova heart、大波浪三支樂隊鼓手,經常背著近乎和自己一樣大的鼓,趕去不同地樂隊排練。
還有來自日本的鼓手Hayato,目前是新褲子、海龜先生鼓手。
曾經給左小詛咒、打擾一下樂團等人串場,四處奔波忙碌。
而這兩位,已經算的上音樂圈排名前列的鼓手。
那能力稍遜一籌的鼓手呢?
他們的生活狀態只會更糟糕:
沒有固定的演出,沒有大眾的關注,除了酒吧,一年到頭接不到幾場音樂節演出的活。
對於樂迷來說,去看一場音樂節,或者livehoouse的演出,大多數人都是奔著主唱去的。
在那些喧鬧的場合,台下樂迷眼中的樂隊是,主唱、吉他手、貝斯手站在前面:
他們能分辨出主唱的聲音是否好聽,能看到吉他手、貝斯手的彈琴姿勢是否帥氣……
但一個坐在最後面的鼓手,他們鼓打的好不好,長相如何,極少有人關注。
這就是當代音樂圈鼓手的現狀。
樂隊們缺個好鼓手,鼓手們缺個好環境。
為什麼現在的音樂圈這么缺鼓手?
滾君為了找到答案,曾經采訪過十來個畢業於音樂學院的科班子弟。
從他們零散破碎的語言中,發現了這么一個情況:
在吉他、貝斯、架子鼓三種樂器中,學吉他的年輕人最多,其後架子鼓次之,貝斯最少。
但架子鼓被歸於打擊樂,因為練習環境嘈雜,搬運不易,是其中最麻煩的。
這也就導致了,一部分音樂人才不再傾向於鼓手。
沒有更多的新鮮血脈注入到鼓手當中,愈發減少了優秀鼓手誕生的概率,誘使樂隊們經常共用一個鼓手。
一個好鼓手,更能駕馭、融合各種音樂風格,更能體現樂隊間的默契度。
再加上當下音樂人的生存環境,何止是鼓手,其他樂隊的職業也一樣。
知名度低的,跑場各類型的酒吧;知名度稍高的,輾轉各大音樂節。
可即使幾天奔波下來,除去各種開銷,能存下的所剩無幾,更別提養家糊口的同時,還要兼顧做音樂。
你不得不屈服,人總要吃飯吧!
越來越多的人,在音樂生涯尚未步入正軌,就已經看到陰霾與灰暗,被迫用現實的鐮刀割裂理想。
沒有穩定的生活環境,沒有好的樂手涌現,何談搖滾的未來?
的確,《樂隊的夏天》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對未來的思考與期待。
就當下的音樂條件而言,搖滾樂隊們在地下摸爬滾打二十年,就是苦、就是窮、就是艱苦、就是難熬。
但能熬下來,走過二十多年彷徨歲月的人,是好樣的。
他們堅持心中所信,牢記心中所念,在玩樂隊的這些年來,不論風光滿懷,亦或低迷不振,總有一股勁的信念,支撐自己匍匐前進。
滾君希望,如果《樂隊的夏天》還有下一季,我希望不再缺鼓手。
因為這些樂隊從地下走回地上,萬眾矚目的站在舞台上,向年輕人帶來了曙光:
做樂隊、做音樂,並非沒有希望。
無論是年輕樂手,還是老一輩樂手,那些用顱頭撞碎南牆的傻逼們,有時候機會就在風口。
堅持下去,風要來了。
㈤ 新褲子樂隊都很瘋狂,趙夢這個冷靜的人是怎樣加入進去的
隨著《樂隊的夏天》的開播,很多人都對這個節目中的很多樂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盤寧西林和海龜先生,兩個樂隊都很不錯,讓人眼前一亮。
然而,在狂躁的音樂聲中,他們的樂隊出現了一個非常冷靜的人,這個人叫做趙夢,有一個女生,關於搖滾,他在樂隊的成長中感觸頗深,在新褲子的搖滾風格和朋克風格當中,她說:「我們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在嘈雜聲中激進的螢火蟲,雖然安靜,但是閃閃發光在黑夜中方向」,所以趙夢在團隊中的作用必不可少,讓音樂有出路,讓自己為搖滾而生的趙夢,有著一個非常遠大的理想就是能夠繼續唱歌,在她心裡沒有什麼再比唱歌更好的事情了,所以說淡泊的心態讓人能夠相信音樂會變得更好。
㈥ 樂隊的夏天:光陰、流年、夏戀,我終於聽懂了刺蝟
北京的天氣開始變得涼爽,中午的時候一路走去798喝了杯咖啡,沒有熱得汗流浹背,也沒有心潮澎湃。
據說秋天是北京人民最喜歡的季節,可我愛的是夏天的真摯與濃烈,毫不掩飾、毫不偽裝。2019年的夏天漸行漸遠,留下了什麼,maybe nothing,maybe everything。但是《樂隊的夏天》的確帶給我許多許多的感動。
即使對音樂的欣賞水平還停留在聽歌詞和聽旋律的初級水平上,可是一點不妨礙我從音樂中去感受和體會各種美麗的、美好的情感和情緒。
《樂隊的夏天》把搖滾樂帶到了大眾面前,那些或年輕或不年輕,或靦腆或熱血,或樂觀或憤怒,或清高的或溫暖的樂隊們在這個夏天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跡,你從來不知道在某個瞬間會被別人打動和影響,如同不知道在某個毫不起眼的瞬間,你就會影響和改變其他人的一生。
01
從一開始吸引我的樂隊,當然是盤尼西林和Click15這種小清新,大方自信、朝氣蓬勃、沉醉在音樂里的旁若無人。可豆豆從聽到刺蝟樂隊的《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與九霄》開始,就喜歡刺蝟喜歡得死去活來的。
作為一個心疼Click15的粉,我無法理解地問過好多回,為什麼喜歡刺蝟。他說,可能孤獨、擰巴的人就會喜歡這種喪。
漸漸地,我發現刺蝟的歌名和歌詞都很美,在喪裡面聽出了倔強。白日夢藍、生之響往,看腳下一片黑暗,望頭頂星光璀璨。
主唱子健的聲音可以算普通,但是很難想像的是這樣一個不愛洗澡的理工男,能寫出如此美麗、細膩、磅礴、打動人心的字句。
「子健又辭職了」變成了馬東調侃的梗,為了參加節目,不受老闆的「要挾」,於是乎把工作辭了的子健是真誠的、可愛的。他比許多人都有勇氣,對於自己熱愛的事物清楚明確,不計得失。
讀過一段話,「我不喜歡狡猾的男人或女人,我很容易就識別到他們。我喜歡脆弱的、容易被傷害的心靈,因為有溫度。」
或許在這個物慾橫流,拚命追求金錢、名譽、地位的時代里,和別人談夢想、說熱愛會被嘲笑。
很幸運在《樂隊的夏天》里看到許多像子健一樣,純粹可愛的人,比如新褲子的彭磊、旅行團的孔一蟬和韋偉、海龜先生的李紅旗,他們都有一顆真摯的心,思考冷酷的人生,表面風輕雲淡,其實心裡愛得濃烈。
02
人活著,就是一個不斷尋找同類的過程。
我向來覺得,感情深淺是不能用時間來計算的。每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我們可以選擇的是朋友和愛人。遇見過傷害、不理解我們的人,所以要更加珍惜愛我們、支持我們的人。
子健和鼓手石璐之間,有一種神奇的、擰巴的、能量巨大的化學反應。上一秒,兩人還在台上其樂融融,下一秒就在台下相互挑刺、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相愛容易相處難,生活中兩個人也的確從相愛到分開。石璐看到現實生活中的子健不修邊幅,嫌棄得不行。可一看見子健寫的東西,立馬變成了小迷妹,止不住地笑容洋溢。
世俗中的人需要把愛分成親情、友情、愛情,以便沒有想法的人去服從去遵守,也許可以像管理機器一樣,分門別類會給社會管理省下不少麻煩。
可是人世間的真情豈是這三種愛就能簡單概況的。有時候是愛情加友情,有時候是親情加友情,有的時候,是一種惺惺相惜的欣賞。有的時候,是一種不自覺的信任和關心,有的時候,是對小貓小狗的一種憐憫和珍惜。
「嘆世萬物皆可盼,唯真愛最短暫」,刺蝟有時候就是會突然一下子扎到你的心裡去,徘徊許久,無法散去。忽然覺得你的痛苦和感受有人理解,於是你就不再孤單。
03
第一次覺得音樂真的可以療愈創傷,在石璐爆裂的鼓聲中,在子健奮力的嘶吼陪伴中,單曲循環了無數遍,把音樂聲放到最大,耳膜生生刺痛,一遍遍在內心吼叫,終於覺得那種負面的情緒在一點點散去。
我終於聽懂了刺蝟,聽懂那無聲的吶喊,無畏的掙扎,也聽明白了那份倔強與對生活的熱愛。敵人無法讓我流淚,能讓我哭泣的是愛我溫暖我的人。
一個不懂音樂的人,為什麼會對樂夏這么眷戀。我終於想明白了,那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個真誠、勇敢、追求夢想、平凡真實的 人。大家聚在一起玩音樂,彼此鼓勵,相互影響。歌頌親情,歌頌愛情,歌頌友情,歌頌一切美好而值得珍惜的情誼。
這個世界需要好人 嗎?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從未忘卻,也不會忘卻。
㈦ 新褲子樂隊鼓手是臨時的還是固定的
新褲子大兆鼓手是固定的。根據查詢相關滾仔租公開信息顯示,新褲子樂隊鼓手是來自日本的鼓戚寬手Hayato,目前是新褲子樂隊、海龜先生的常駐鼓手。
㈧ 新褲子的hayato為什麼在樂夏里不能說話
別的樂手一說話,下面字幕開頭就有某個樂隊名誰誰誰,但是,丫頭同時是新褲子和海龜先生的鼓手啊,所以為了避免尷尬,丫頭就不說話了。
新褲子(New Pants),中國內地搖滾樂隊,由主唱兼吉他手彭磊、主唱兼鍵盤手龐寬、貝斯手趙夢、鼓手Hayato組成。
1998年,發行了樂隊首張音樂專輯《新褲子》。2000年,發行樂隊第二張音樂專輯《Disco Girl》。
2002年,發行樂隊第三張音樂專輯《我們是自動的》。2003年,獲得第5屆CCTV-MTV音樂盛典內地年度新銳樂隊獎。2006年,發行樂隊第四張音樂專輯《龍虎人丹》。
2007年,獲得第7屆音樂風雲榜最佳搖滾樂隊獎,並在澳大利亞舉行27場《龍虎人丹》巡演。2008年,發行樂隊第五張音樂專輯《野人也有愛》。
人物評價
新褲子是一支具有現場活力及創造性的偶像搖滾樂隊(騰訊網評)。他們以復古情懷打造新時代的感性,用舞步與旋律言說青春記憶,將20世紀八十年代的陽光與風姿映射在新世代人群中,用音符與身體搭建出過去與未來的通路。
樂隊轉型新浪潮風格,大玩合成器後,他們的才氣得到了充分表露,雖然他們的音樂開始變得噱頭十足,但是又不缺失質量。
新褲子的音樂里散發著北京早晨的味道,雖然他們沒有在音樂中加入中國的傳統樂器,但樂隊營造出的氣氛很有東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