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手接觸病人血液用什麼手套

手接觸病人血液用什麼手套

發布時間:2023-03-26 18:47:15

A. 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時要戴手套

要戴手套。
醫務人員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碼塵血液、體液的診療遲改禪殲蘆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
護士手上有傷口,一般可以戴一次性的橡膠手套。因為這樣戴手套就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的傳播,比如一些性疾病的傳播,還有肝炎的傳播。

B. 護士用的是什麼手套

一般醫用手套有兩種:1,塑料薄膜手套,用於更換病人用品時。2,橡膠手套,用於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等操作時,手術時也是使用這種。這兩種手套都是一次性的手套,使用一次就需要當醫療垃圾集中處理

C. 醫務人員常用的防護用品

1、外科手術服

是指在手術室內穿著的專門設計的服裝。

能防止水、血液、酒精等液體的滲透,具有4級以上的疏水性,以免沾污衣服和人體。避免在手術過程中病人的血液、體液及其他分泌物等將攜帶的病毒傳染給醫務人員。

2、隔離衣

是指醫護人員接觸病人、家屬探視病人等場合下穿戴的服裝。

對細菌和病毒的阻隔。對細菌的阻隔主要是防止手術過程中醫護人員向病人的手術創面的接觸性傳播(和反向傳播)。對病毒的阻隔主要是防止醫護人員接觸病人的血液和體液時,其中攜帶的病毒引起醫患之間交叉感染。

3、化學防護服

化學防護服是在處理有危險性的醫用化學物品時,為保護自身免遭化學危險品或腐蝕性物質的侵害而穿著的防護服裝。化學防護服除了要求服裝材料抗化學腐蝕外,對密封性和服裝的縫型結構都有更嚴格的要求。

4、電磁輻射防護服

電磁輻射防護服是通過在織物材料中植入極細的導電纖維,使得防護服不產生靜電、能夠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圍內電磁波的防護服裝。主要用於醫院內電子醫療設備系統的操作人群。

5、核及射線防護服

用於核放射環境(小劑量、大范圍的電離輻射,主要以α、β射線為主),防止放射性氣溶膠和粉塵對人體的侵害。它具有防護放射性氣溶膠,防護150種以上有毒和腐蝕氣體、液體和固體,防護潛在的放射性微粒和液體侵入身體,100%阻擋0.2μm以上的乾燥微粒等功能。

6、醫用口罩

多採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復合製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

D. 常用的醫用手套有哪些種類

醫用檢查手套是醫生能夠保持手部衛生,防止病菌傳播,從而保護自己、病人和其他身邊的接觸者的作用,所以也做醫療外觀檢查手套。

根據手套的材料一般可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PVC手套。

丁腈手套:它是乳膠手套的理想替代品,非常適合手部皮膚病具有超強的舒適度。 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 操作涉及尖銳物,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的處理。

根據工作性質可分為:無菌手套和非無菌手套,非無菌手套又分為清潔手套和家政手套。

手術手套:無菌一次性使用。 它主要用於需要高度無菌的手術中。

清潔檢查手套:清潔,無菌,一次性。 用於直接或間接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糞便和被體液嚴重污染的物品。

家政手套:清潔且可重復使用。 它主要用於與人體直接接觸的情況,並且管家手套可用於清潔環境表面。

由於丁腈具有優秀的物理特性和良好舒適度,醫用手套逐漸偏向於一次性的、通過CDFA認證的滅菌的醫用丁腈手套,市面上符合規格的手套有很多,AClean的一次性醫用檢查丁腈手套也是不錯的選擇。

E. 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哪種手套

患者的血液體液。體液分泌物。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物品應該用一次性的橡膠手套。因為這種手套密封性好。防感染,防細菌的。

F. 接觸患者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時應戴無菌手套是否正確

醫務人員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一、疾病基本知識

1、什麼是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目前為止發現,冠狀病毒僅感染脊椎動物,可引起人和動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疾病。

除本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其命名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狀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狀病毒還有6種。其中4種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症狀;另外2種是我們熟知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

但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很大不同。和人一樣,不同病毒之間雖然是近親,但性情、態度、處事都有很大不同。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表現

一般症狀: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嚴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征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3、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1)與病例共同居住、學習、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觸的人員;

(2)診療、護理、探視病例時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醫護人員、家屬或其他與病例有類似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3)病例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陪護人員;

(4)與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人員;

(5)現場調查人員調查後經評估認為符合條件的人員。

二、個人防護

醫務人員在開展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診療活動時要做好職業防護工作,應當按照標准防護和加強防護的原則,根據其傳播途徑採取飛沫隔離、空氣隔離和接觸隔離。

1、個人防護用品通用准則

醫務人員應當根據感染風險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當戴清潔手套,脫手套後洗手。

(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物質噴濺時,應當戴外科口罩或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防護面屏),穿隔離衣。

(3)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防護面屏,穿防滲隔離衣。

(4)當口罩、護目鏡、隔離衣等防護用品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污染時,應及時更換。

所有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必須在使用後仔細棄置,避免再利用。如果資源有限無法獲得一次性個人防護用品,則使用可再利用的裝備(如布料的隔離衣或防護服),每次用完後正確消毒。在摘脫及拋棄任何個人防護用品後,總是立即執行手衛生措施。

2、個人防護用品

醫務人員使用的防護用品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個人防護用品應該包括保護軀干、手臂、手、眼、鼻和口的裝置。

(1)一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預檢分診處和感染性疾病科門診從事一般性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和工作服(白大褂),必要時戴一次性乳膠手套。

(2)二級防護:適用於醫務人員在感染性疾病科門診患者留觀室和感染性疾病科病區患者病房從事診療活動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護眼鏡(防霧型)、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和一次性乳膠手套,必要時穿一次性鞋套。

(3)三級防護:適用於在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為患者實施吸痰、呼吸道采樣、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等有可能發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體內物質的噴射或飛濺的工作時。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護器或正壓式頭套、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服或工作服(白大褂)外套一次性防護服、一次性乳膠手套和(或)一次性鞋套。

3、手衛生

(1)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患者前。

b.清潔、無菌操作前,包括進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體液風險後,包括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後。

d.接觸患者後。

e.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包括接觸患者周圍的醫療相關器械、用具等物體表面後。

(2)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或可能接觸艱難梭菌、腸道病毒等對速干手消毒劑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時應洗手。

(3)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手消毒劑進行衛生手消毒。

(4)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

a.接觸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後。

b.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後。

洗手方法: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規定的「六步洗手法」執行。

手消毒劑:首選速干手消毒劑,過敏人群可選用其他手消毒劑;針對某些對乙醇不敏感的腸道病毒感染時,應選擇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如碘伏消毒液等。

注意事項:戴手套不能代替手衛生,摘手套後應進行手衛生。

4、面部防護

進行有可能造成血液、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飛濺或噴出的操作時,應佩戴面部防護裝置,包括外科口罩和護眼裝置(面罩,護目鏡),以保護眼結膜、鼻腔黏膜和口腔黏膜。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與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打噴嚏)的患者近距離接觸時,可能會有分泌物噴出,應佩戴護眼裝置。注意普通的眼鏡不能用於防止液體濺到眼部黏膜上,因此不能被用作眼部防護。

5、安全注射與防針被刺

操作結束後處理針頭、手術刀和其他銳器或設備時防止被刺傷或者劃傷,銳器放置在硬質材料的銳器盒中,容器應放置在靠近操作這些物件的地方,避免血源性傳染病職業暴露。

G. 醫用手套的分類有哪些

醫用乳膠手套的種類

  1. 按模具品種分:有光面、麻面兩種;

  2. 按處理方式分:消毒型與不消毒型。

  3. 按隔離劑品種分為滑石粉、白炭黑、改性澱粉等三種類型的檢查手套。

註:在醫學上,根據手套的材料,我們可以分為乳膠手套、丁腈手套、聚乙烯(PE)手套和聚錄乙烯(PVC)手套。丁腈手套是乳膠手套的最理想替代品,高度貼合手部肌膚,具有超強的舒適性。適用於高風險接觸血液或體液的非無菌操作;涉及銳器的操作、處理細胞毒性物質和消毒劑。

H.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一次性手套在各個行業中使用都是比較廣泛的,手套的種類繁多,每種類型的功能也是不一樣的,應該根據用途選擇合適的手套,尤其是在醫院這種對衛生要求很高的地方,下面來了解一下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1

一次性使用醫用手套的使用范圍是什麼

1、接觸或預料到要接觸分泌物、排泄物、體液、血液或其他污染,如抽血、靜脈穿刺、傷口換葯、料理血液污染器械、持血標本等方面;

2、醫護人員手指破損而需接觸有傳染性患者時;

3、醫護人員接觸開放性創口或實行侵入性無菌操作時。

一、臨床不需要使用醫用手套情況:

1、直接接觸:量血壓、測體溫脈搏、皮下和肌內注射,轉運患者等。

2、間接接觸:使用電話、書寫醫療文書、操作電腦、發放口服葯、更換被服、移動患者設備等。

二、需要戴醫用手套的情況:

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

2、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

三、需要脫醫用手套的情況:

1、醫用手套破損或疑有破損時。

2、接觸血液、體液、破損皮膚和粘膜之後或操作結束之後。

3、接觸患者和患者周圍環境或污染的身體部位之後。

醫用手套的使用注意事項:

1、戴醫用手套前和脫手套後不洗手的。

2、接觸一個以上患者戴同一副手套的。

3、戴醫用手套從同一患者身上從污染部位到清潔部位不更換手套的。

4、接觸污染部位後再接觸周圍環境前不更換手套的。

5、護理患者後不摘手套進行其他操作的。

6、工勤人員和個別醫務人員戴醫用手套頻繁接觸電梯按鈕等公共設施的。

如何挑選到好的一次性醫用手套

1、正規生產廠家

市場上一次性醫用手套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選擇正規醫用手套生產廠家提供的手套證書齊全、標識清晰,實現流程可追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2、手套材質

一次性醫用手套,最常見的兩種材質是丁腈和乳膠。一次性醫用乳膠手套採用天然橡膠製成,具備良好彈性和柔軟質感,提供手部舒適的柔韌性。

3、手套類型

就場所而言,醫用手套通常分為檢查手套和外科手術手套。醫用檢查手套一般用於檢查患者口腔或皮膚表面,必須含有CFDA實驗葯品安全認證證書。優良的拉力伸張率,抗磨損能力強,可以適應人體肌膚內部各種弱酸弱鹼環境。

4、無粉手套優於有粉手套

市面上手套也會按照有粉和無粉進行區分。為保證安全,麥迪斯有粉醫用乳膠手套內的粉末,均採用人體可吸收的食品級玉米澱粉,穿戴方便。就醫用領域而言,使用無粉醫用乳膠手套更加安全。因為無粉手套採用先進的無粉處理PU高分子塗層工藝,手感柔軟,佩戴舒適。尤其是當醫護人員在檢查或做手術時,醫用手套內的粉末不會誤入患者體內,影響診斷或治療結果。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2

如何選擇一次性醫用手套?

首先,在選擇一次性手套時,要考慮手套材質。一次性手套按材質主要包括PVC、PE、丁腈和乳膠幾類。

在實驗室特別是化學實驗室,很多試劑都有一定的腐蝕性,會對皮膚造成刺激和產生危害。所以,實驗室人員的手套必須能夠具備一定的耐腐蝕性,才能保障個人安全。因此不建議在化學實驗室使用PVC或PE手套,我們更常見到的是乳膠和丁腈手套。那這兩者又該如何選擇呢?我們先來看下兩者的對比。

乳膠手套有卓越的彈性和拉伸強度,有著極佳穿戴舒適度,但化學耐受性稍遜於丁腈手套;丁腈比乳膠的永久定形性高,也就是說一旦被拉伸後,它不會完全恢復原狀

因此,丁腈手套往往比乳膠手套穿戴起來更寬松,這些可能會影響實驗者的觸覺感受。丁腈手套對多種化學試劑都有著極好的耐受性,但不耐酮、酯、醛類試劑。建議大家在選擇前參考廠家提供的化學兼容性表,或參考MSDS所列的使用建議。

確定了材質,那有粉和無粉的又有什麼區別呢?含有粉末的手套更容易穿戴,也不易粘合在一起。但是粉末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導致雙手變得乾燥;粉末也可能吸收化學增感劑,誘發化學過敏;另外,粉末可能會給化學實驗帶來干擾。所以更推薦使用無粉手套,但是該如何解決無粉手套難以穿戴的問題呢?常見的方式是使用氯化處理或者聚合物塗層。

那麼,這兩種工藝又有什麼差異呢?該如何選擇呢?

在一般化學實驗室使用,兩者並無太大差異,但如果是半導體車間或潔凈度要求高於1000級的,則推薦使用氯洗的低顆粒含量手套。

選擇好材質後,還要選擇合適的大小。手套尺寸要適當,如果手套太緊,容易造成佩戴不舒適且手套易破損;而如果太松,使用不靈活且容易脫落。一般建議按如下圖示選擇

那選擇好手套後,在使用過程中還有哪些問題呢?

一次性醫用薄膜手套3

一次性手套可以重復使用嗎

一次性手套的一般要求為一次性使用,用後即丟。但在日常使用中,很多人覺得手套沒有破損的話,丟了怪可惜。

這種想法是要不得的。使用過的一次性手套,防護性能會大大降低,再次使用是不能保證安全性的。尤其是對一次性手套防護要求較高的行業(如醫療、食品加工、紋身、牙科等),手套用來保護使用者安全的同時,還要保障患者或客戶的安全,操作的衛生,更要嚴格遵守一客一換的原則。

反復使用性手套 將成為細菌的傳播媒介,一次性手套顧名思議就是一個人用過之後就丟掉,如果反復使用將造成疾病傳染。例如理發店裡使用性薄膜手套給一個有頭癬的顧客洗頭或者染發,病菌就會沾在薄膜手套上,由於性薄膜手套不能徹底消毒,下一個使用這個沾有病菌的薄膜手套的顧客就有可能感染頭癬,所以最好不要反復使用性的用品。

—次性醫用手套可以重復使用嗎?

世界衛生組織不鼓勵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確需重復使用則必須保證醫用手套的安全和質量。醫用手套重復性使用存在如下問題:

(1) 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採用壓力蒸汽滅菌時,125°C的溫度會使醫用手套相互粘連,而分離時會導致撕破和小洞,有作者發現41%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其完整性會遭到破壞;使用酒精類配方溶劑消毒戴塑料醫用手套的手時,會在早期導致塑料溶解。

(2) 為了防止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內部相互粘連而使用的粉末會導致醫護人員皮膚過敏。

(3) 重復使用醫用手套的穿孔率高於新醫用手套。

資源有限的醫療機構,經過徹底的評估流程,確實有必要重復使用一次性醫用手套時,應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以確定臨床哪些場所不需要全部使用醫用手套、什麼情況下只能使用新的滅菌醫用手套、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重復使用的醫用手套、什麼時候醫用手套應該丟棄或不能再使用了(如檢測到洞)、什麼時候必須使用雙層醫用手套等。

醫用手套重復使用必須有評估重復使用的方法和流程,目前還沒有經過專家組評估的任何流程可以推薦。

I. 醫用手套有幾種

補充樓上。PVC手套也是一種重要的醫用手套。
目前在體外檢查領域應用相對較多的為乳膠和丁腈手套,然而乳膠手套中的膠原蛋白易引起部分人體過敏,同時乳膠和丁腈價格昂貴,使用成本較高。這兩類手套在當前中國的普及難度相當大。因此 PVC 手套將在醫護人員手部防護的升級革命中, 扮演最關鍵的角色。目前 PVC 手套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始形成使用習慣,並以其良好的防護性能與高性價比逐漸成為在體外檢查領域的新寵,在國內逐漸形成普及之勢。與PE、乳膠和丁腈手套相比,PVC手套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PVC 手套具有良好的防水、耐酸鹼與化學抗性,可成功阻隔病菌,防止滲透,其在安全防護功能上遠甚於PE手套,並絲毫不遜於乳膠、丁腈手套 ;第二,PVC手套在全球范圍內的價格遠低於乳膠、丁腈手套,在體外檢查領域,PVC手套完全具備乳膠、丁腈的功能,且不存在過敏隱患;第三,乳膠為天然橡膠汁液提取而成,用途廣,且多用作其它用途,易造成手套產品的供應短缺,PVC 手套在供應的持續性與充足性上更有優勢 ;第四,PVC 手套可不斷實現功能創新,如「抗菌」、「護膚」功能等,而乳膠手套由於天然乳膠的成分多,可發揮的創新空間較 PVC手套窄;丁腈手套雖然也可以進行功能創新,但由於其價格昂貴,使得其功能創新之後的消費受眾變窄。據悉,PVC 手套雖發明於美國,技術卻在中國得到質的提升,且絕大部分生產企業集中在中國。PVC 手套發展大致經歷了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總體演進可分為簡單隔離、有效隔離、手感舒適、穿戴舒適等歷程。手套品質和質感也由厚變薄,密度性由弱到強,柔軟性越來越好,耐溫、耐酸鹼、耐化學劑等衍生功能不斷強化,強度及拉升性能獲得質的提升。前四代手套的使用場合主要是在醫用檢查方面,而第五代手套超強的抗菌性能指標,使 PVC手套使用環境得到徹底改變。作為第五代PVC 手套的開創者和核心技術的擁有者,藍帆股份走在了行業的前列。
參考文獻:
【1】中國醫療設備ChinaMedical Devices.2010年08期.ISSN:1674-1633/《醫用手套革新 安全防護升級——PVC手套引領醫護人員健康防護的升級革命》

與手接觸病人血液用什麼手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紅色衛衣穿鞋搭配指南 瀏覽:21
防嗮帽子什麼材料好 瀏覽:729
白褲子酒紅色襪子搭配圖片大全 瀏覽:332
白色鞋子藍色褲子配什麼上衣 瀏覽:826
航空公司為什麼會換制服 瀏覽:377
褲子下的東西圖片 瀏覽:793
那些潮牌外套好看 瀏覽:165
扇貝裙子如何洗凈 瀏覽:202
耐克褲腳收緊的叫什麼褲子 瀏覽:197
小米2原裝配件外套 瀏覽:963
冬天便宜薄外套批發 瀏覽:672
阮玲玉藍旗袍 瀏覽:974
純棉的褲子劃了一點 瀏覽:669
布皮帶怎麼搭配 瀏覽:565
棉質褲子什麼樣的 瀏覽:604
兒童紫色外套裡面穿什麼 瀏覽:82
三件上衣兩條褲子三雙鞋 瀏覽:986
外套字母褪色 瀏覽:93
黑色外套變灰 瀏覽:927
褲子衣服搭配圖片女生圖片 瀏覽: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