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最重要的一門必修課就是「如何正確挑選一款優質的羽絨服」。
面對市面上各種款式、不同品牌和價位的羽絨服,該如何挑選呢?為了避免大家被商家忽悠,特地整理了一篇完整又詳細的挑選羽絨服攻略,記住以下8個技巧,商家想坑你都難!
一、看標簽
羽絨服的標簽上,主要看其填充物、含絨量、充絨量和蓬鬆度,這四個指標也直接影響著該款羽絨服的保暖性和價格。
填充物:主要有鵝絨和鴨絨,包括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會鴨絨。
鵝絨比鴨絨更貴,但人體幾乎感受不到兩者保暖性的差距,若是追求性價比,建議選擇鴨絨。
保暖性排序: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灰鴨絨,不存在同種填充物之間存在的保暖差距,別輕信商家說「白鵝絨比灰鵝絨保暖所以才更貴」等忽悠人的話。
含絨量:以50%為標准,70%以上為最佳,90%為優秀,含絨量越高,羽絨服的重量越輕,也越保暖。
充絨量:南方地區只要滿足100g以上就能滿足保暖需求;北方地區則需達到200g以上才能禦寒保暖。
蓬鬆度:國內羽絨服的蓬鬆度標准為450,蓬鬆度越高越保暖。
二、按壓羽絨服
國內以及大多數國外品牌的羽絨服,都不會明確標出蓬鬆度,所以可以通過按壓羽絨服的方式來判斷蓬鬆度的高低。
用手按壓羽絨服,鬆手後若能迅速恢復原狀,回彈性好就說明蓬鬆度良好。
三、拎羽絨服
很多人在選購羽絨服時存在一個誤區:認為羽絨服越重就越保暖。實際不然。
越保暖的羽絨服就重量就越輕,用手拎一下羽絨服,若是很重的話就說明含絨量低,或是加入了一些非羽絨材質的填充物。
❷ 羽絨服怎麼選
選購一款羽絨服最需要關注的是標簽中的執行標准、安全類別、充絨量和填充物四大部分。
1、執行標准
通過執行標准可以看出羽絨服在檢測時執行的是新國標還是舊國標。
關注國標後面的年份,2021代表的是新國標,而2011代表的是舊國標。
2、安全類別
安全類別方面,新國標對羽絨服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劑APEO殘留有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有了更多的保障。
3、充絨量
充絨量是挑選羽絨服的首選指標,充絨量大意味著這款羽絨服中填充的羽絨量多,羽絨服的保暖能力強。
隨著充絨量的增大,羽絨服的重量也會上升,因此,挑選時需要在保暖能力和輕便性方面做出一些權衡。
4、填充物
標簽中的填充物主要包括羽絨種類和絨子含量,羽絨種類一般包括鴨絨、鵝絨等,一般來說,鵝絨的保暖能力強於鴨絨;而在充絨量相當的情況下,絨子含量將決定羽絨服的保暖能力,絨子含量越高,羽絨服的保暖能力越強。
在其他指標中,蓬鬆度也是我們較為關注的,羽絨服越蓬鬆,隔熱層中能夠固定的空氣越多,羽絨服也相應地越保暖。
穿著和使用羽絨服的注意事項:
(1)羽絨類服裝不要用洗衣機機洗
洗滌時,羽絨會因為吸水聚集在一起,從而將吸附的空氣擠出。
而羽絨服的外表層隔絕空氣能力較強,造成內部空氣不容易排出,脫水甩干時,羽絨會迅速膨脹,造成體積急劇擴大,嚴重時可導致洗衣機爆炸。
(2)穿著羽絨服不要接觸明火
羽絨服中的鴨絨、鵝絨、羽毛等都是易燃物質,接觸明火時很容易燃燒,因此,穿著羽絨服需盡量遠離明火,一旦著火要迅速將衣物脫下。
(3)當心靜電危險的區域
羽絨服在穿著摩擦時很容易產生靜電,加上冬天天氣乾燥,靜電容易累積。因此,在靜電危險區域穿著羽絨服需要格外小心,以免產生電火花引發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