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
從前,有學生拾到一頂隱身帽子,十分高興,一帶上這帽子,同學就看不見他了。後來他把「帽子」交給了老師。老師問同學:「你們喜歡么?」同學都爭先恐後要這「帽子」,老師問:「你們為什麼要這帽子?」
一個說:「有了它,看電影可不必買票啦。」
另一個說:「有了它,可去捉鳥,把對我不好的人統統打倒在地……」
又有一個說:「有了它,考試就不愁了,老師考題也可以去偷看了……」
最後一個人是基督徒的兒子,說:「老師,有了這帽子,不是專用來干壞事的,人戴上這帽子,人看不見他,可是上帝依然看見他的。」
老師說:「好好!你可以擁有這帽子。」
【談天】
許多人不犯罪不是出於生命的自律,乃是因怕人看見或是因為根本沒有機會,只要有了機會,他就會「原形畢露」。人的敗壞性使人看出他是多麼需要神的救贖。
【經文】路12:2「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
『貳』 假如帶著一頂魔法的帽子去上學會發生什麼事呢作文六年級
寫作思路:可以寫上學啦,紅紅坐著魔法帽子來到學校,在學校里還是一副老樣子,氣得老師也把紅紅狠狠收拾了一頓。紅紅現在才明白,有些事情不能依靠別人,必須自己努力才行。
正文:
一天,紅紅又被老師批評了,原來紅紅總想讓上帝來幫助自己做作業,可上帝一次都沒來,她自己又懶得動筆。
有一次,紅紅在放學的路上看見了一頂破破爛爛的帽子,她上前一踢,卻發現這頂帽子上寫著:這是一頂有魔法的帽子。紅紅覺得上帝終於把好運給她送到家了,她立刻看起了說明書,感覺比看課文可有勁多了。
不一會兒,紅紅就看完了說明書,把帽子戴在了頭上,她許的第一個願望就是要很多個保姆來幫她做事情。
一眨眼,房間里就突然出現了好多個保姆,紅紅安排這個保姆洗衣服,安排那個保姆打掃房間,一個保姆給紅紅做飯,另一個保姆去給紅紅買東西??啊,房間里被擠得滿滿的啦,保姆為紅紅做的事情根本數不清。
紅紅則躺在一旁,想像著自己擁有了豪車、豪宅和數不完的錢??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鬧鈴聲響了起來,紅紅立刻被驚醒了,她洗漱好,來到書桌前。看著桌上的書本,她根本提不起一點興趣,於是她就想到用魔法帽子來幫她學習。可這個時候魔法帽子卻失靈了,不管紅紅怎麼叫,都沒有半點反應。
媽媽看到紅紅還在玩,就用「黃金條子」開始教訓紅紅,紅紅越哭越歡,整整在房間里哭了一個小時,眼淚就像洪水泛濫一樣,在房間里流來流去。
上學啦,紅紅坐著魔法帽子來到學校,她在學校里還是一副老樣子,氣得老師也把她狠狠收拾了一頓。紅紅現在才明白,有些事情不能依靠別人,必須自己努力才行。
紅紅明白道理後,有了很大的改變,後來還被老師選為班長,成了老師的小幫手。
『叄』 帽子怎麼戴不會被風吹
很多人喜歡戴帽子,如果遇到大風天,不小心帽子就會被風吹走。今天,生活妙招網小編就來分享一個小妙招,簡單處理一下,讓你的帽子再也不會被風輕易吹走啦!
材料:帽子一個,百潔布一塊,美工刀一把
處理步驟:
1.從超市買來百潔布一塊,就是那種一面是海綿的,另一面是粗糙的。
2.用美工刀切下3厘米的寬度
3.切下來的百潔布太厚,戴著不舒服,我們要將海綿的一面裁掉一部分。
4.裁掉後,保留一厘米厚度就可以了。
5.再把海綿與粗糙面之間切一個小「嘴巴」,注意不要切斷。如下圖:
6.將小「嘴巴」包貼在帽子內襯上。注意:粗糙面朝向帽子,海綿面朝向人的頭。
7.百潔布穩穩粘在帽子內襯上了,試著戴一下吧!注意:戴的時候,要將海綿一面緊帖額頭!
8.你會發現,帽子戴在頭上變緊了,海綿襯在帽子與頭皮之間並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站在大風中試一下吧!
『肆』 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我整理的沒頭腦和不高興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沒頭腦和不高興」說的是外號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沒頭腦」每天總是丟三拉四,寫作業時不是找不到筆就是找不到本子。但是他以為這都是小事不影響他做大事。「不高興」無論做什麼事都是不高興,人家向東他偏向西,總是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可他想等自己長大了就好了。
有一天,他們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把「沒頭腦」變成了建築師,把「不高興」變成了演員沒頭腦第一件事就是給小朋友建築一座三百二十層的少年宮。少年宮里富麗堂皇,有戲場、運動場、下棋大廳、樓梯等等,總之想什麼有什麼。過了幾天,沒頭腦收到了一張請帖,是少年宮請他看戲。到了那天,那裡人山人海,有的學生帶著水壺、被子、鍋、醫葯箱等宿營的工具,他很納悶。抬頭一看不遠就是他親自設計的少年宮。「沒頭腦」到了劇場傻眼了,原來戲場在二百五十二層但是他這個建築師卻忘了設計電梯,他只好也帶了一套宿營工具開始了爬樓梯。光爬樓梯就用了十來天,等到了戲場已經累的無精打采了。第一個節目是《武松打虎》真巧「不高興」扮演的是老虎,這個節目一直演了半個月,因為「不高興」一直不高興死。「沒頭腦」一看情形不好就拉著「不高興」滑樓梯扶手下了樓,屁股都磨爛了。來到了仙人那裡,仙人又把他們變成小小學生。從此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壞毛病,認認真真做事,在也不做「沒頭腦」和「不高興」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凡是做事都不要馬馬虎虎,不要粗心。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一定從小養成細心、謙虛的好習慣,要不然長大了也是一事無成的人!
今天媽媽給我買回一本《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我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卻讓我深有感觸。
故事講的是兩個小男孩,他們各有一個外號,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名如其人。沒頭腦是一個做事馬虎,丟三落四。不高興是一個動不動就生氣,別人說東,他說西,別人說西他偏說東,做啥事都和別人對著干固執任信,我行我素。一天,不高興遇到一仙人,仙人為了讓不高興變得高興滿足他一個願望,讓他們做一個月的大人。
不高興成了一名演員。他的好朋友沒頭腦成了一名建築工程師。沒頭腦成了一名建築工程師後蓋了一座少年宮,共三百層,裡面應有盡有。一天,他收到一封請帖請他到少年宮第二百五十層去看《武松打虎》他高興地去,一路上看好多人都帶著帳篷、爐子、被子、毯子等以為大家是去露營,可是等他到了少年宮才發現自己蓋的大樓沒有設計電梯。一路上大家都在埋怨起來:「這么高的大樓,連電梯都沒有真是沒頭腦」沒頭腦在一邊聽了,慚愧地低下了頭。不高興演的是《武松打虎》里的老虎。
戲開始了武松拿著一根棍子搖搖晃晃地出來了,突然一隻吊睛白額猛虎竄了出來。這只老虎就是不高興演的,武松一棍下去,棍斷了,就赤手空拳打起來。一來一回打了幾個小時累的武松直喘氣拳頭都舉不起來了,央求老虎快點躺下,可老虎還是精神赳赳,一個勁地說:「不高興不高興」。
就這樣來來回回一共打了好幾天,可老虎就是不高興死,最後觀眾都求老虎快點倒下。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要學會管理好自己的事情,要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否則長大後就會跟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了。
在以前,我看過一本書,書的名字是《沒頭腦和不高興》。
這本書是出自著名作家張天翼之筆,它裡面講了兩個小男孩的故事,他們一個叫「沒頭腦」另一個叫「不高興」,他們兩個是一對好兄弟,做什麼事都在一起,但是他們各有一個缺點,沒頭腦干什麼事都糊里糊塗,丟三落四;而不高興則是什麼事也不肯做,干什麼事都不高興。這本書讓我覺得非常有趣,但它同時也教育了我:做事情絕不能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他們兩個一樣,否則就什麼事情也做不好。
有一個星期天,我們小學的小隊要展開一次小隊活動,我就在活動開始前整理東西;若是在平常,我就會很懶散地讓媽媽和奶奶幫我准備,整理要帶的東西,自己卻什麼都不想做,就像不高興一樣,而在那天,我就不一樣了,我自己自覺地去拿書包,自己整理活動中要用的東西。我做事時總是拿了這個,忘了那個,沒頭沒腦,就像沒頭腦一樣,而在那時,我改正了這個壞習慣,我記錄下了我要帶的所有東西,然後一一按照記錄下來的東西把它們放在我的背包里,然後又把東西整理了一遍,全都帶齊了!我第一次感到那麼輕松。准備好了之後,我就去和同學會合了,之後,我們順利地完成了這次小隊活動。
這本《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本很有趣的好書,相信大家看過之後也會很喜歡的。
這本書是作者任溶溶創作的童話故事,故事很簡短,故事人物的姓名也很有趣: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是孩子們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兩種生活狀態,任老用最口語化的語言描述了兩個充滿童趣的孩子通過仙人的點化長成大人,然後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本性。沒頭腦造了沒有電梯的高樓大廈,不高興因為不高興,把武松打虎這部劇演成了不知道是武松打虎還是虎打武松。這樣啼笑皆非的現狀讓兩個孩子心中著急的恨,當他們重新回到小時候,他們悄悄的發生了改變。
整個故事雖然簡短,但是用詞非常有趣,閱讀起來也很容易被記住。讀完之後,我忍不住笑了,可是在笑過之後,難免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有過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經歷,感覺故事變成了生活。
這個故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加以描述,豐富的畫面感能夠迅速讓人進入到故事情景中去,六十年前的故事如今讀來依然覺得有很多收獲。
第一,孩子是有個性和缺點的個體。有句話說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有些缺點對我們的生活也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響。通過認識到自己的缺點,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就能進步的更快更好。
第二,孩子的世界是比較簡單的。因此,跟孩子的溝通要善於從想像的角度進行,用簡單有趣的語言進行溝通,比一切強硬的方式有效的多。
你知道嗎?暑假裡,我交了兩個新朋友——沒頭腦和不高興。大家一定很好奇我是怎麼認識這兩個新朋友的?告訴你們,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和不高興是這本書中的主人公,沒頭腦老是丟三落四,把東西落在別人家裡,想起來真好笑;不高興總是說不高興、不高興,聽起來又好氣又好笑。好氣的是他整天嘴裡嘟囔著不高興,這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好笑的是一個滑稽的人物,活生生地呈現在我們面前。
這本書由《沒頭腦和不高興》、《一個天才雜技演員》等7個小故事組成。其中最能給我閱讀心得的就是《一個天才雜技演員》。這個小故事描述了任溶溶爺爺村上的一個雜技演員在一次表演結束後,走進了化妝室,發現牆壁上寫著:「天才雜技演員——泰焦傲」時,他從此開始了酒池肉林的生活。隨著生活的大轉變,泰焦傲的性格也變得狂妄自大起來。每當只有10歲的小丑甄用工喊他起床時,他總會不耐煩地說:「我可是天才,天才還要練雜技?真是可笑!」而甄用工卻和他恰恰相反:10歲的甄用工每天苦練本領3個小時,終於在一次表演中用智慧和汗水迎來了成功。看到這,我想到自己小時候。那時的我因為講故事比賽很有希望取得勝利,自己就驕傲了,最後只好帶著失敗的果子回家了,我又後悔又失望。是啊,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如果醫生像沒頭腦一樣馬虎,病人怎麼辦呢?如果科學家像不高興一樣的態度,祖國未來的發展該怎麼辦呢?如果……… 所以,作為祖國的棟梁,我們做事應該積極面對、認真、負責,踏實前進!
一個長長的暑假,我看了好多書,像《365夜故事》、《小故事大道理》、《二年級的小朵朵》、《沒頭腦和不高興》等。其中的《沒頭腦和不高興》我認為是一本既趣味,又能教給我知識和道理的好書。
媽媽說她小時候也看過這個故事的動畫片,主要是講兩個小朋友,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做事成天丟三落四,不高興做事只明白亂使性子亂耍性格。因為還小,他們總以為自我長大後這些缺點就會沒有,所以根本不想去改正。之後他倆長大了,這些缺點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因為這些缺點造成了許多更大的麻煩: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做了一個沒有電梯的300層的少年宮,小朋友們去少年宮看戲還要帶著干糧一層層地爬樓梯,爬半個月才能到。不高興當了一名演員,但他不高興扮演老虎,所以在演出時不配合,還把武松給打死了,好好一台戲給演砸了。
那裡面有許多讓人大笑的資料,尤其是沒頭腦跟著一群小朋友爬樓梯,只爬了5層就再也爬不動了,自我犯的錯誤自我嘗到了苦果。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沒頭腦」和「不高興」就像我們身上的一些小毛病一樣,有時我們做事情會不動腦筋,這也想不到,那也沒研究到,結果事情沒有做成功。有時我們做事情動了腦筋,卻因為這個不高興或者那個不高興,事情也沒有做成功。
所以我們要在學習好每一門功課的同時,努力改正身上的每一處小毛病,從小時候開始,堅持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真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里主要是講有兩個小朋友,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不高興」。「沒頭腦」每天丟三落四。「不高興」老是不高興不高興的。於是他們找仙人幫他們現實了他們的願望,暫時把他倆變成了大人。「沒頭腦」成了一名工程師,「不高興」當了一 名演員。可是他們沒有從小養成好習慣,所以「沒頭腦」設計了一座沒有電梯的三百層高的少年宮,小朋友們去少年宮看戲還要帶著干糧一層層地爬樓梯,爬半個月才能到。「不高興」演武松打老虎,應該是武松把老虎打死了,可是「不高興」演的老虎卻把武松給累壞了,大家都求「不高興」讓他裝死,可是「不高興」就是說不高興不高興。通過這次教訓,兩個人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沒頭腦」和「不高興」又去找仙人,求仙人把他們變回原來的樣子,仙人答應了,把他們變回了原來的樣子,於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都從小養成了好習慣。
讀完後,我覺得「沒頭腦」應該每天作好自己學習的`規劃,把自己的東西放到該放的地方,東西在使用前和使用後都應該認真檢查一下,這樣就不會丟三落四了;「不高興」每天都說不高興不高興,他應該和大家一起玩,即使玩的東西不一樣,也可以今天玩這個,明天玩那個,而不必因為不能玩自己喜歡的就不出門。
我覺得大家應該每天開開心心的,不要丟三落四的,從小養成好習慣,作個好好學習的好孩子!
國慶假期我看了任溶溶爺爺的著作《沒頭腦和不高興》,那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沒頭腦」有頭有腦,幹事卻不動腦子,丟三落四,馬馬虎虎,搞得自己的生活一團糟;不高興呢,會說會笑,卻總是喜歡和別人鬧別扭,聽不進別人的勸告,搞得大家很掃興。
有一天「沒頭腦」和「不高興」遇到了一個仙人,仙人把他們變成了大人,「沒頭腦」變成了工程師,「不高興」變成了演員。「沒頭腦」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樓,卻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的樓上看場戲,得背上干糧,來回要一個月。「不高興」呢,扮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卻不按劇情發展,自顧自地打個沒完沒了,結果急壞了要趕回去上學的看戲小朋友。
看看自己,我才發現自己就是沒頭腦和不高興的組合體。比如每天整理書包的時候,不是忘拿作業本,就是少放鉛筆,還經常把同學的書當作自己的帶回家。前幾天,爸爸剛給我買了一個新茶杯,可去了夢幻谷,回來就丟了。你說我是不是沒頭腦?我還很像「不高興」呢!碰到不順心的事,我就撅起嘴巴,發起牛脾氣,爸爸媽媽都說我是「小太陽」誰都得圍著我轉。唉,我真該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不高興」了。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兩個大毛病,只要我們努力打倒他們,就能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孩子。
暑假期間,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沒頭腦和不高興》。這本書里有六個故事,是一個叫任溶溶的爺爺寫的。看完後,我笑得半死,這本書太有趣了。
讀完這本書後,我發現有幾個故事特別有趣,例如《一個天才雜技員》、《當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小妖精的咒語》、《小妖精闖禍》,其中《沒頭腦和不高興》是一個特別好看的故事。
「沒頭腦」和「不高興」是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中兩位主人公的稱呼。「沒頭腦」不是不聰明,而是做事馬虎,常常忘這忘那的。「不高興」不是不笑,而是固執任性,總是不願與他人合作。
有一次,他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神仙,這位神仙把他們變成了成年人。「沒頭腦」成為了一名工程師,設計了一座300層的摩天大樓做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225層去看戲,不得不帶很多干糧,上下一次一個月。
「不高興」和人搭檔演「武松打虎」,他演的是老虎,但他沒有按照劇情的要求被武松殺死,結果台下的孩子們焦急萬分。從那時起,他們意識到自己錯了,從小應該養成好習慣。
我想我也有「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的壞習慣。例如,我喜歡把事情拋在腦後,漫不經心地做事。如果我現在不改正這些壞習慣,長大後我就會變成「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的人。
我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關於生活的知識,例如,如何克服缺點,如何尊敬老人,如何獨立思考,如何與他人合作,如何努力學習。
我認為這本書真的很好,大家有機會都看看吧。
暑假裡媽媽在網上給我買了一本書《沒頭腦和不高興》。
我天天盼著書送來,因為好朋友寧寧在旅遊時給我講了點,故事幽默極了,我聽得笑彎了腰。
書總算送來了,我捧著書一蹦三尺高。於是,就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故事裡的「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只是他記什麼都打個折扣,缺點零頭。他上鄰居家串門後回家,拿了書包忘帽子、拿了帽子丟手套、拿了手套落書包,鄰居家的門得敲響好幾次;他做功課找練習本,會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沒頭腦」當上工程師以後,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大廈作少年宮,忘了設計電梯,到兩百二十五層樓上去看場戲,得背上干糧、被褥,上下一次要一個月……
看著看著我不禁想到了自己……
有一次,到家做默寫詞語時,我在書包里左翻右翻也沒找到我的語文書。我急得哭了起來:「媽媽,媽媽,我的……我的語文書……找不到了!」爸爸看我哭得那麼傷心,就帶我到學校里去找。我在教室里找了好一會也沒發現我的語文書,這下我更著急了,哭得也更難過了……這時,吳老師從辦公室進來,知道我的書丟了,她和藹地說:「不要哭!別著急!可能在尤遠的書包里了,我來打個電話問問。」書真的在尤遠那!我心裡懸著的石頭總算落地了。腦子里想起放學時的一幕:一放學,我到尤遠那裡去背書,爸爸來接我了,我飛快地跑回座位整理書包,急急忙忙地跟爸爸回家了。結果,課文背完了,書也忘拿了……正想著尤遠的外婆從家裡把我的書送到學校里來了。我紅著臉低著頭接過書,愛不釋手。
做事馬虎、丟三落四給自己和大人帶來許多麻煩。在學習和生活中我要努力改掉馬虎的壞毛病。
我很喜歡《中國兒童文學60周年典藏》童話卷《爛漫的天空》里的故事—「沒頭腦和不高興」,故事可真是有趣,我看完了笑了老半天。
「沒頭腦和不高興」說的是外號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兩個小朋友的故事:「沒頭腦」先把帽子丟了,找到了帽子又把書包丟了,找回來書包帽子又丟了。「不高興」呢喜歡發脾氣,這不高興,那也不高興。可他們想等長大了就好了。
可是神仙把他們變成大人後,他們還是和小時候一樣沒頭腦和不高興:「沒頭腦」當了一位工程師,設計了一棟一千層的少年宮,因為「沒頭腦」算數算錯了,少年宮蓋好後只有999層。「沒頭腦」去少年宮看戲的時候看到小朋友們去少年宮都背著抬著吃的、棉被還有雨傘。原來是他把噴水池放錯了地方成了噴雨池,他把電梯也忘了,小朋友們要走半個月才能到,所以都帶著吃的和棉被。「沒頭腦」走到還差五層的時候就走不動了,是小朋友們拿繩子把他拉上去的。
「不高興」長大當了演員,讓他演考虎他不高興,武松把考虎打死他也不高興,本來是武松打虎結果成了虎打武松。
「沒頭腦」不是不聰明,就是做事馬虎,「不高興」也不是不會笑就是不管別人,自己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我有的時候也和他們倆一樣出錯:把b當成d,不高興時就大喊大叫。讀了這個故事我以後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仔細,不發脾氣,要多想想爸爸媽媽、老師和同學們。我還明白了要做成什麼事不能等長大了,要先做好現在一點一點的小事。
「瞧你這個沒頭腦,大起來可怎麼做大事情啊,唉,大起來可怎麼得了!」
沒頭腦就是這個故事裡的一個主人公,他可不是真的沒腦子,只是他有個壞毛病,就是做事馬虎,丟三落四,做這樣忘那樣,才得了這么個大名。
沒頭腦有一個好朋友,叫不高興,是這個故事裡的另一個主人公。他有這么個怪名字,並不是他心情不好不開心,而是他有個怪脾氣,總是和別人唱反調,不樂意與別人配合,任性而固執。
沒頭腦和不高興自己都覺得這只是小毛病和小脾氣,總以為長大後就能改正,不影響做大事情,可事實並不是這樣。
經過仙人的幫忙,沒頭腦當上了工程師,不高興當上了演員。沒頭腦設計了一座三百層的摩天少年宮,卻忘了設計電梯,要到沒電梯的第二百二十五層看戲,得背上干糧和背鋪,上下要一個月哦。不高興就在這里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卻把武松折騰得趴下了……
讀著這個有趣的故事,我不禁哈哈大笑起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是,笑完之後,卻覺得自己有時也有點像沒頭腦和不高興,做事情也會丟三落四,任性固執……媽媽也會對著我喊:「瞧你這個沒頭腦,大起來可怎麼做大事情啊,唉,大起來可怎麼得了!」一想到這,我笑不起來了。
我可不想被人叫做「沒頭腦」或「不高興」,也不想背上干糧到沒電梯的第二百二十五層看戲,所以必須改正每一個壞毛病,從小養成好習慣,嚴格要求自己,不當沒頭腦,不做不高興,我要成為一個有頭腦、天天開心的小學生。長大了要做大事情的喲!
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每個人都應該喜歡閱讀,作為學生,閱讀更是必不可少。於是,在這個寒假裡,我就讓媽媽從圖書館里借來了我百看不厭的一本書,《沒頭腦和不高興》。
這本書寫的是一個叫沒頭腦的孩子和一個叫不高興的孩子發生的故事。沒頭腦整天心不在焉,總是丟東西,而不高興總是一天到晚不開心,誰跟他說話都是愁眉苦臉。但他們兩個卻不以為然,每天過的渾渾噩噩。後來不高興遇到一位神仙,神仙把沒頭腦和不高興變成了長大後的樣子,長大後,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他們也終於體會到這樣的性格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方便,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於是決定回去後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後來他們也終於成功了,成為了一個快樂而幸福的人。這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有壞習慣,就要從小改正,不然以後可能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媽媽覺得很好奇,為什麼我這么喜歡這本書?於是媽媽也讀完了這本書。媽媽讀完後說,我非常像書中的主角——不高興,經常愁眉苦臉,還很挑剔,總是嫌這嫌那的,還老是鬧別扭,就連弟弟也這么說我。聽到他倆的話,我心裡感到十分愧疚,我意識到了我的問題需要及時改正,於是便下定決心,今後我要像沒頭腦和不高興一樣努力改正缺點,讓自己變得更好。
如春的家裡,興致勃勃的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沒頭腦和不高興》,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任溶溶爺爺寫的。這本書里主要是講兩個小朋友 ,一個叫「沒頭腦」,一個叫 「不高興」 。
書中描寫的兩位主人公「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所作所為令人捧腹大笑,也令人深思並引以為戒。「沒頭腦」並非不聰明,而是做事馬虎、丟三落四,缺乏認真細致和周到的考慮 。平日里,「沒頭腦」經常是找到了帽子丟了手套,找到了手套又丟了書包……沒有個利索的時候。仙人把它變成大人以後,他設計建造了一棟300層樓高的少年宮,上下樓竟然沒有電梯!害得大家登樓如同登天一般,這個馬虎真是禍國殃民;「不高興」不是不會笑,而是固執任性,不願意與別人協調配合,齊心協力的按規定做好每一件事,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戲中,他扮演老虎,可是,不按照劇本的要求去演,武松總是打不死他,台下的觀眾急得直叫,浪費了大家許多寶貴的時間,真是損人不利己!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今後在學習和生活中,讓我們從小要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做任何事情不馬虎、不丟三落四,不能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時刻做到頭腦清醒,認真細致;主動與別人協調合作,只有團結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暑假裡,我讀了好多書。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一本名叫《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書。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沒頭腦』雖然聰明但他總愛丟三落四。比如他到一位叔叔家去做客,回家時,發現書包忘拿啦,拿了書包又忘拿帽子,拿了帽子又忘記拿手套,拿了手套又發現沒拿書包……就這樣,他來來回回了好幾趟。而『不高興』是一個固執性、不願與別人配合的人。
『沒頭腦』做事不周全,『不高興』愛唱反調。一天,他倆通過一位神仙的幫助,沒頭腦變成了一位設計師,他給小朋友們建少年宮,這座少年宮里有劇場、運動場、游藝園,總而言之應有盡有。可就是忘了設計電梯,大家得背上干糧、棉被一步一步地走上去,如同爬山一樣辛苦。
而不高興成了演員,他和別人一起演一部名叫《武松打虎》的劇本給大家看。他扮演老虎,卻不高興被打死,和武松鬥了三天三夜。
這時,沒頭腦突然感覺哪裡不對,硬把不高興帶到了老神仙那裡,請求他把他們變到原來的時代……
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它不僅讓我們明白了沒頭腦和不高興就像我們身上的小缺點一樣,比如∶「沒頭腦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不能粗心、馬虎,就好比故事裡說他建了一棟超級豪華的少年宮,可卻忘了設計電梯,這就好比前功盡棄了呀!而不高興告訴我們跟別人唱反調是一種不好的習慣,應該立即改掉!還讓我明白了不管你是什麼人,好的習慣、好的本領,都應該從兒時培養起!
希望以後的每一天都能開心、快樂!
『伍』 職場不受歡迎的原因
職場不受歡迎的原因
你知道職場不受歡迎的原因有哪些嗎?有些人懷揣著一腔熱血進入職場,卻發現自己並不被職場接納,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職場不受歡迎的原因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自己在職場上為什麼不受歡迎吧。
一、職場新人適應新的環境較慢
有的職場新員工應聘入職後,工作了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還不適應公司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企業文化,導致與公司的整體氛圍格格不入,給人感覺有點另類。
有的新人對公司的考勤規定不適應,經常遲到早退,或工作時間溜號,工作期間自由散漫,不習慣被約束、被管理,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
有的新人對公司內部的各類活動不願意參與,甚至還有些不同的看法,與其他員工不合群,交往少,致使其他員工對其不了解,甚至產生誤解。等等。
二、職場新人工作的主動性較差
有的職場新人雖然有文憑、有專業、基礎好,但是,工作後,滿足於現狀,工作中不思進取,得過且過;有的工作主動性差,不知道主動參與工作、承擔工作、考慮工作,叫一下動一下,推一步走一步;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本職工作外,對相關的工作不熱心,對公司的整體工作不願主動地去了解;工作中存在怕苦怕累的思想,不願意正常的加班,更不想多干;對一些臟活累活和有困難的工作,不是主動去做,而是退避三舍。等等。工作的主動性差,眼高手低,老員工肯定就不會喜歡的。
三、職場新人為人處事不夠周到
有的職場新人初入社會,缺少社會知識,不懂得與同事的相處之道,為人處事較差。比如:見到領導和同事時,目中無人,不打招呼;與同事交流溝通時,沒有基本的禮節禮貌,說話直來直去;領導或同事交辦的事情,幹得怎麼樣、幹完沒有,沒有迴音,沒有反饋;對於同事需要幫忙的時候,不主動,不關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當同事給其提供了幫助時,不感謝,覺得理所應當。等等。久而久之,領導不喜歡,同事不歡迎。
四、職場新人對老員工不太尊重
有的職場新人認為,老員工年齡大、文化低,從心底里瞧不上;有的覺得與老員工有代溝,沒有共同語言,說不到一塊去,不知道怎樣與老員工打交道;有的覺得老員工早晚要被淘汰走人,沒有必要跟他們搞好關系;有的認為老員工能力弱、反應慢,工作上沒辦法配合;有的'與老員工交往時,不懂禮貌,不用尊稱,讓老員工感覺到新人修養差。等等。因為老員工得不到新人的尊重,新人自然而然也就不受歡迎了。
職場新人要想入職後受到領導和其他同事的歡迎,就要放低姿態,與同事打成一片;就要與同事和諧相處,尊重老員工;就要主動工作吃得苦,給其他同事一個好印象;就要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與同事融洽相處。只要新人自覺主動做好了,在單位里還是很受歡迎的。
排名第1:極不合群
物流公司職員王先生
雖然我們公司新進的職員上班時基本都是坐在辦公桌前處理單據等,並不需要性格過分熱情開朗或者為人八面玲瓏,但是公司當然也不希望找一個類似於 患自閉症的職員每天像空氣一樣地存在。新來的一批職員中有一個女孩子就內向得讓人受不了。她剛來上班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她是幾點來的,往往是辦公室中我偶 爾頭一抬,猛地看見剛才還空著的位子上已經有一個身影端坐在那裡。下班時候也是這樣,大家才開幾句玩笑的時候看見她還在,剛回到座位上忽然就發現她的桌上 已經清理一空,下班了。被她這么毫無聲息地一來一往嚇過幾次,我們大家也都習慣了,最後幾乎都漸漸忽略她的存在了。
本來,新人剛入職場,利用中午吃飯時間可以和同事們聊聊天、吃吃飯熟絡起來,有幾個新人的確是這么做的,也已經融入了大團體,但是這位新人愣是 堅持每天自己帶飯來,時間一到,微波爐里一轉,就躲到會議室的角落裡一個人吃悶飯去了。如此不合群的新人,大夥兒還真是第一次見識。也有幾位好心的同事一 開始主動找她搭訕,可是她最多禮貌地回答一下,然後就又跟得了自閉症一樣,一言不發。後來同事私底下聊起,有人用「太可怕了」來形容她。
排名第2:太愛表現
廣告公司總代理劉先生
我們公司新進來的一個員工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他本身是學日語專業的,但是工作中暫時沒有他專業的「用武之地」。然而,他似乎並不甘心這樣的狀 況,彷彿不用到日語就難受得無法工作似的。於是,平時同事交流或者開玩笑,有事沒事他總會夾雜幾句日語,如果在場有人聽得懂還好,問題是同事中沒有一個懂 日語的。他也不顧這樣的表現會讓別人產生什麼樣的反感,一邊講一邊還要看看其他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那種眼神就像是在炫耀:「瞧我日語講得多順溜。」幾乎 每隔兩天,他都要打一兩通完全講日語的電話,一開始我還納悶我們並沒有那麼重要的日本客戶啊,所以聽到他對著電話聽筒日語講得歡暢,我就會多看他幾眼,瞧 他那語氣、強調,也是在打私人電話。公司雖沒有明文規定不準打私人電話,但是這樣張狂地表現自己,未免過頭了吧。大家知道你會日語,也犯不著如此強調的。
排名第3:推卸責任
人事專員韓小姐
我最討厭的新人是那種不肯承認自己錯誤的人,聽不得別人批評,總喜歡推卸責任。別看新人一般都很嫩,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人「以嫩賣嫩」。仗著自己 初來乍到,什麼都不懂,就什麼事情都拿自己是新人來做擋箭牌。一旦做錯事被發現,即開始猛找借口,還不忘加上一條理由:「我是新來的,所以原本不懂這樣的 規矩。」
123下一頁
有一些新人直到做了一兩個月後,還會有一種把自己當作新人的心態,覺得其他同事應該照顧自己。新人開始一兩次說自己沒經驗犯了錯沒關系,大家都 可以諒解,但是一遇到問題就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乾乾凈凈,勢必引起旁人反感。在職場中,推卸責任的人本身就不受人尊敬,何況新人與周圍的環境還沒有完全磨合 好,這樣如何在職場中建立個人品牌?我只能說,這樣的新人,往往面臨人際關系的危機。
排名第4:行為怪異
貿易公司業務組姚先生
我們曾經來過一位新員工,剛進來的時候沒發現什麼特別不好的地方。那時正好是冬天,天氣還算好,大部分人認為並不是很冷,但突然有一天我們發覺 這位新員工進入辦公室總是戴著帽子。她的帽子是連著衣服的那種,而且全黑。一開始大家都沒覺得什麼,可後來發覺她每天都是同樣的打扮,而且進了公司也沒有 脫掉帽子的意向,整個一天上班都是保持這樣的裝束,不免讓人覺得怪異。
經過查證,發覺她並沒有禿發、掉發的尷尬,就更加不明白她為什麼那麼喜歡戴著帽子。最近大片《達芬奇密碼》上映,我們越發覺得她的背影看上去很 像電影中的異教徒,不由得讓大家都產生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另外,她走路的聲音也很輕,整天戴著帽子不發聲音地移來移去,平添大家的恐懼感。後來我們試著 跟她提出,但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可以說她是很執著地喜歡戴帽子吧。到最後,我們實在忍無可忍了,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領導出面向該員工提出了想法。 最後該新員工也很知趣地改換門庭了。
在很多畢業生為工作焦頭爛額時,已有些幸運兒作為新人進入職場。新人要適應全新職場環境,周遭也在觀察和評判著新人的素質和價值。新人的哪些行為、哪些素質在前輩眼中很不得人心呢?今朝我們要盤點一下職場新人最不受歡迎的8個地方。
排名第5:敷衍了事
展會公司項目負責人麥先生
新人來公司,總是要從基本的工作開始做起,在慢慢適應的過程中了解並熟悉整個工作環節的流程。何況,展會業的工作內容和流程就是這樣,籌備期比 較長,工作內容也比較繁雜瑣碎,但是只有經歷過這個過程,才會對最終舉辦成功一個項目有成就感。在漫長的准備階段,展會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宣傳、招商、租 借、反復確認等,不斷地打電話給參展商確認一些細節問題。
這份工作看似簡單,但是整天握著聽筒打電話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一位新人就因此而受不了,開始「搗漿糊」了。找全了名單叫他第一 遍打電話推薦我們正在籌備的這個展會,問問對方有沒有興趣參展,他一開始打得很賣力,可是畢竟工作太單調,後來他就開始偷懶了。我在旁邊偷偷觀察他,發現 到最後,凡沒打通的或者暫時找不到負責人的電話,他就忽略不打了。然後向我們報告說這些單位不準備參加本次展會。這是何等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又會讓公司 產生多少損失?這樣的新人一開始太讓人詫異,經過我暗示指點,也沒見他工作態度積極一點,反而因為有了「前科」而讓我放不下心,每次他報告什麼事情有問題 或者無法完成,我總會認為他有敷衍了事的嫌疑。我相信沒有哪個公司喜歡擁有這種工作態度的員工。
排名第6:不拘小節
李先生部門主管
現在的年輕人特別講究個性,原來公司里有個新來的,男生,他戴一個耳釘,頭發染黃,一小撮一小撮的。每次一進來都會令大家眼前一亮,牛仔褲上剪 幾個大洞,電腦包斜挎在身上,走起路來鬆鬆垮垮。做事明顯帶有自我標簽,而且喜歡跟潮流。我為此特地跟他談過,他說穿西裝穿得太死板了,沒有年輕人的感 覺。我就讓他到寫字樓的大門口,看看走下來年齡差不多的人穿的是什麼。
一些新人真的很不懂禮貌。進門自己先進、出門自己先出,主管、同事走到他身邊說事情,作為新人第一時間要站起來,這些都是很基本的禮儀,而我看到很多的職場新人,往靠墊上一靠,二郎腿一翹,很沒有教養。企業是由很多人組成的一個團隊,你過了頭就會影響大家。
排名第7:缺乏主動
林先生營銷主任
新人剛來公司都會接受培訓,而且我們老員工一般也都會幫助他們,但是很多新人就像算盤一樣撥一撥動一動,不撥就不動,人家不來教他,他也就不學 了,就等在那兒等別人來教。有一次,我剛剛招聘一個學生,結果一個星期,我看見她在那裡上網,百無聊賴的樣子。我把小女孩找到辦公室談話,問她當初選擇我 們公司的目的是什麼?她說看大家在忙,不知道該干什麼,所以只好上上網,看看這里、看看那裡。我說你不知道該干什麼就要不恥下問,這是你的主動性不夠,在 家裡你的父母會為你准備好一切,在企業不同,企業是要通過你們生存發展的,你要為企業做事情。
很多新人招聘的時候說自己什麼都會干。去了之後做錯事情卻說公司沒有培訓。學校里學的東西在企業裡面可能會過時,這跟知識結構不匹配有關,所以 作為大學生進入企業之後要不斷學習,保持知識方面的更新,同時保持自己在職場上、行業里的競爭力。即使你在大學裡面英語拿到專業八級,但是到了企業裡面發 現還是需要學,因為在一個行業裡面有很多的專業術語。
在企業裡面一定要讓自己處在不斷的學習狀態,學習別人的經驗、學習別人好的處事方法和態度,還有知識方面的更新,要比較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這個行業以及所在的企業將會用到的知識。
排名第8:過於稚氣
徐小姐職員
公司每年都會招收一些新鮮血液進來,我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深知他們的種種迷茫和無奈,所以,對他們還是比較理解和照顧。新入職場確實會有很多需 要向前輩們請教的地方,但是可能帶新人的經歷太多,有時候覺得有點煩。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不努力,真的是這些孩子的社會經歷太少,一遇到狀況就六神無主。 總覺得他們依賴性很強,仍舊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
有一次,讓一個新人給外地的供應商匯款,很簡單的事,結果她卻連著兩次因為粗心而把單據填錯,款全數退回。最終還是我親自出馬才弄好。看著她慌張的模樣,我也不好意思責備,對於那種一說就哭的新人我更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沒拿她怎樣,她就哭得梨花帶雨似的。
剛剛從學校進入社會,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不適應,新人在這樣的時候,不能還像在家裡那樣任性嬌氣,總把自己當孩子。畢竟這里不是幼兒園,做錯了事情還要人哄著。這是上班的地方,新人要聽得進善意的批評。
『陸』 怎麼打人不會被對方認出
其實打人是一種很簡單的解決矛盾方式``也是最麻煩的解決方式```要說怎麼打人自己又沒有事``要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第一 拿上東西打```自己會沒有事```這是自己肉體上不受到傷害的一個方式``
第二 要想自己打完人```不受到被打的人的報復`如果你有點錢的話``找幾個外地人K他一頓``如果你又不願意花錢的話``你可以先了解他的生活習性``既然他住在你家的樓下``我想你很容易了解他的作息方式```那就很容易找到K他的方法```
我都說的這么明白了``我想你不是傻子```
『柒』 在古代那時候,女扮男裝為何不會被發現呢
看電視劇的時候,常會有女扮男裝的橋段,而在古代這件事情也是時有發生。讓人覺得奇怪的是,男女差異也不小,為啥古時候女扮男裝就會被發現呢?這點就要從,古代人固有的思維和男女差別說起了。
其實,女扮男裝不要說古代了,現在也不是很好分。現在不少女生打扮的比較中性,短發穿T恤,性格說話都很man,你第一眼也很難發現其性別。更不要說,在當時早已被男尊女卑思想固定的古人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真的有人敢女扮男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