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知識 > 古代遮臉絲巾叫什麼

古代遮臉絲巾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6 15:13:42

① 古代女子遮臉的面紗叫什麼

古代女子用來遮面的面紗叫冪蘺,一般用黑紗製成。

② 刺客用什麼遮臉酷

面具吧,比較冷

用絲巾,比較適合女的或是絕色的男子(個人覺得,把絲巾的尾端別到發髻上會很有感覺<僅限古代文>)

③ 唐朝女子穿戴的絲巾叫什麼

唐朝女子身上穿穿戴如絲巾的服飾叫作帔帛,是唐朝婦女服裝中的主要附件,一般是用輕細的紗羅裁成長巾。這種長巾有素色、單色,也會根據不同的洗好在上面印染或綉上不同的圖案或花紋。唐朝女子披用帔帛時,要將其披繞在肩背上,兩端下垂或隨意繞在手臂上,一般會與窄袖衫、半臂、長裙一起搭配。而從唐朝帔帛中發展出來的有圍巾、絲巾等如今常見的服飾附件。

④ 古代女子手中拿著的絲巾起什麼作用

你好;
1
在古代封建社會,對女子的言談舉止要求非常苛刻的,絲巾作用之一是用來掩面,所謂笑不露齒,掩面而笑。
2
起到一種裝飾作用
3
古代嬪妃請安,長將絲巾搭於胸前,實際上也是一種身份象徵,不同的社會地位才可以綉上不同圖案。
4
古代造紙業不發達,也可以向我們今天的手巾使用
希望可以給你有所幫助,謝謝

⑤ 古代小姐們衣服上的絲巾叫什麼

叫霓裳或羽衣吧,給人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很飄逸。

⑥ 古代女子雙臂間挽著的長條絲巾叫什麼

古代女子雙臂間挽著的長條絲巾叫披帛。

披帛,隋代壁畫中已有披帛,唐代廣泛流行。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披帛的來歷:

據專家們考證,披帛不是中土固有的服飾,可能是來源於西亞,更詳細點,是來源於波斯,而波斯人披帛的習慣,則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

(6)古代遮臉絲巾叫什麼擴展閱讀:

披帛在中國的發展:

1、南北朝時期

隨著佛教東傳,南北朝時期佛教題材的壁畫中,已經出現了身披披帛的女供養人。唐代開元以後,長長短短,寬寬窄窄的披帛開始出現在每一個追逐時世裝的女性肩上。這樣說來,一條條披帛,竟然也是國際化的成果了。自信開放的大唐女性們奉行服飾上的華麗精巧。

唐玄宗就曾頒下詔令:宮中二十七世婦和寶林、御女、良人在隨侍和參加後宮宴會時,都須身披綉有圖案的披帛。而宮女們在端午節時,也要披較為華麗的披帛,稱為奉聖巾或續壽巾。

2、大唐時期

美麗的大唐女子,站立時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靜謐,走動時飄逸舒展如風拂楊柳,動靜相得益彰。這種附加的服飾,延伸了身體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不是為了實際的用途,僅僅就是為了營造一種生動活潑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然而這不是魏晉時候可望而不可即的虛幻美感。

高髻、披帛、半臂、袒領服,少有地線條感和人體美相結合,它所依賴的不是傳統的倫理規范,也不是公眾社會對女性的戒備心理,那是在偶然性的因素之下,女人們短暫地煥發了審美想像力的產物。披帛這種「時裝」,借鑒了當時風行的西域舞伎的舞衣。

唐代的女子們從舞台服裝中汲取靈感,而日常穿著也可以升華為表演服裝。在後來的京戲《天女散花》里,梅蘭芳舞動長長的飄帶,那一定也是對披帛象徵性地極端發揮。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

在室內或宮中花園里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

3、宋代

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服飾逐漸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

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漢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了。

⑦ 古代女子戴在頭上的斗笠還有一塊紗巾叫什麼

帷帽。原屬胡裝,最開始的樣式叫冪蘺,一般用皂紗(黑紗)製成,四周有一寬檐,檐下制有下垂的絲網或薄絹,其長到頸部,以作掩面,至隋唐把四周的垂網改短,亦稱「淺露」。

據說昭君出塞戴帷帽,亦名昭君帽,據記載帷帽為晉代所創,漢代並沒有帷帽,宋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已經指出,但閻立本所創的昭君出塞影響很大,因而歷代也錯稱為昭君帽,一直延續至今。

唐代永徽年間婦女戴起了「帷帽」。式樣為一種高頂寬檐笠帽,在帽檐一周帶上薄而透的面紗。十分有趣的是現代閩南的惠安女頭上的笠帽及裝束都與那時的相似得很,真是令人叫絕。西方婦女對帶帽罩面紗的習俗也有了認同。

唐彩繪釉陶戴笠帽騎馬女俑,帶的就是帷帽。唐彩繪釉陶戴笠帽(帷帽)騎馬女騎俑圓臉、闊眉、朱唇,頭戴緊裹髻發的帷帽,帷帽之上加一頂時髦的笠帽,乳白色上衣外套帶花邊的黃色半袖,下著淡黃色條紋長裙,足穿尖頭鞋,騎在一匹紅斑紋黃馬上,勒韁前視,神情悠然,高貴文雅。

窄袖袍服和間裙都是受胡風影響產生的裝束,尤其便於騎馬出行等活動,而帷帽是唐初非常流行的出行裝備。可以說這尊戴笠帽騎馬女俑是初唐時期仕女出行的真實寫照。

唐朝時一個寬容、開放、自由的時代,婦女擺脫了立交的羈絆,可以經常外出,拋頭露面,到郊外踏青遊玩。聽戲、看球、逛廟會,盡情玩耍,而且穿著、婚姻、表達感情都甚少受限制。

唐代,尤其是中唐以後,婦女出門已經不再坐在轎子里,而是很神氣地騎在馬上,揚鞭策馬,在街市賓士穿行,享受自由的快樂。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眾多騎馬女俑形象正是唐代女性自由生活的真實寫照。

⑧ 西域女子頭上戴著的絲巾叫啥

帔巾。帔巾是新疆各族婦女喜歡的一種頭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民族民俗展廳,陳列著各具特色的帔巾,有絲、毛、棉等多種質地,刺綉、印花、補花、鏤空等方式裝飾的圖案,這些都是心靈手巧的新疆各族女子精心製作的,反映了她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無論是毛織帔巾還是絲質帔巾,都凝結著歷史,表達出古人的審美情趣。

⑨ 古代女子的服飾:一條挽在手臂上的絲帶那叫什麼啊

古代女子雙臂間挽著的長條絲巾叫披帛。

唐代婦女為使自己的服裝更富有藝術魅力,她們在外出行走時都在肩、臂上披上「帔子」,遮風暖背。在室內或宮中花園里披上比披子更長的帶子——「披帛」。

披帛,用銀花或金銀粉繪花的薄紗羅製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帶上,再披搭肩上,旋繞於手臂間。披帛分兩種:一種橫幅較寬,長度較短,多為已婚婦女所用;另一種長度可達兩米以上,多為未婚女子所用。

(9)古代遮臉絲巾叫什麼擴展閱讀:

披帛的來歷:

據專家們考證,披帛不是中土固有的服飾,可能是來源於西亞,更詳細點,是來源於波斯,而波斯人披帛的習慣,則可能是受到希臘化的影響。

襦裙與披帛繞肩拽地,似仙女下凡。到了宋代,女子「披帛」日盛,從皇家貴婦的「霞披」到平民女子的「直披」。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服飾逐漸消失。不過類似「帔子」的長、方圍巾以其實用功能仍在現代社會中流行開來。

而「披帛」,人們只能從敦煌飛天畫壁、出土陶俑、影視歌舞的古典劇目或漢族傳統婚禮中偶爾領略,欣賞其長虹絢霞般飄逸、浪漫、飛揚的神采了。

⑩ 女生穿古裝身上披的一條絲巾叫什麼名字

帔帛,古代女子的一種配飾,類似長絲巾,行走時隨風擺,飄逸優美

與古代遮臉絲巾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裝褲子21碼是多少嗎 瀏覽:618
薴麻外套怎麼清潔 瀏覽:123
羽絨服lb是什麼牌子 瀏覽:475
襯衫上的黃斑乾洗能去除嗎 瀏覽:578
黑色牛仔褲上身搭配什麼好 瀏覽:380
定型褲子排冷什麼意思 瀏覽:869
火紅旗袍拍賣會 瀏覽:277
90白鴨絨的羽絨服多少錢一件 瀏覽:972
旗袍表演好樣的 瀏覽:571
為什麼穿牛仔褲老是掉多少錢 瀏覽:122
學生校服定做價位 瀏覽:800
為什麼大多數手套是藍色的 瀏覽:881
女士夏季裙裝女士風衣 瀏覽:750
穿上出汗的褲子叫什麼 瀏覽:362
羊絨衣有汽油味怎麼消除 瀏覽:651
阿里巴巴批發兒童裝網 瀏覽:343
羽絨服有洗衣液漬怎麼辦 瀏覽:137
新買的睡衣怎麼洗好 瀏覽:255
穿白褲子最好看的四位女星 瀏覽:963
一件襯衫一件呢外套多少度 瀏覽:179